APP下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7-11-15李新建李洪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李新建+李洪燕

【摘要】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以PCI治疗,观察组在PCI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予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TIMI和TMP血流分级;出血并发症,分为大出血、中出血、小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血栓等。结果:两组在治疗后TIMI和TMP血流分级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TIMI分级为(2.88±0.11)级,TMP分级为(2.83±0.76)级,均优于对照组的(2.13±0.32)级和(2.33±0.44)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联合替罗非班用药,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肌血流量,同时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较高临床价值,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5.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5-003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缺血性心肌疾病的一种,作为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典型类型,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病[1]。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常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衰、心律失常等。临床治疗主要是使冠状动脉血流开通,减缓血栓性闭塞、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常用治疗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但PCI术后,时常发生无复流、慢血流,同时增加血栓形成,造成心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和猝死,因此改善PCI术后血栓形成十分重要[2]。而替罗非班有拮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栓的形成,改善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现象。故笔者所在医院治疗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仅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探究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近期均无手术史,未服用溶栓药物,同时无先天性心脏病、心源性休克、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替罗非班过敏等疾病[3]。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6~76岁,平均(58.13±1.24)岁,发作时间在12 h内,平均(5.43±1.16)h;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5~76岁,平均(59.25±1.83)岁,发作时间在12 h内,平均(5.87±2.13)h。两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口服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07]600 mg,口嚼阿司匹林(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5901)300 mg,进行常规抗凝,然后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观察组在术前30 min注入替罗非班(南开允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74)10 ml,3 min内完成,然后用0.15 μg/(kg·min)微量泵静脉持续泵入36 h,对照组术前不予替罗非班处理。术中两组均以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d,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氯吡格雷75 mg,均为1次/d,维持1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流TIMI和TMP分级,并记录。以复诊方式随访2个月,统计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血栓等,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大出血(颅内、消化道、内脏)、中出血(不需输血治疗的中度出血)、小出血(皮下、牙龈)等[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IMI和TMP血流分级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和TMP心机灌注分级均比治疗前高;治疗后组间相比,观察组TIMI分级为(2.88±0.11)级,TMP分级为(2.83±0.76)级,优于对照组的(2.13±0.32)级和(2.33±0.44)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2个月后,统计两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急性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仅有1例心绞痛和1例慢血流,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有出血情况发生,但观察组仅发现大出血和小出血,无中度出血,对照组总出血率为21.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使得管腔狭窄,心肌缺血,而急性缺血达1 h以上则发生心肌梗死。数小时则造成心肌坏死,严重者几小时便造成死亡[5-6]。因此,此疾病应尽早治疗,增强心机灌注,缓解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情况。endprint

临床上PCI已成为主要治疗此类疾病的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研究显示,PCI治疗血管再通率为96.7%,但也有患者治疗后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7]。PCI在治疗作用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血管内膜损破,使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血栓,在冠状动脉,还易使得血栓脱落,发生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从而降低临床治疗效果[7]。所以,临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首要解决的任务便是术后抗血栓治疗。虽临床使用PCI术时,术中术后均口服抗凝血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但在短时间内难以充分发挥抗凝血作用,不能有效减少PCI引起的血栓现象[8]。目前来说,筛选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配合PCI术共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十分必要。

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替罗非班,能有效竞争GPⅡb/Ⅲa受体,阻碍血小板与凝血因子结合,降低血小板聚集,虽然替罗非班有出血的副作用,但在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出血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9-12]。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联合替罗非班后,其出血率反而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不会增加出血现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长期治疗不会因并发症增加而降低临床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PCI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TIMI和TMP分级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TIMI分级为(2.88±0.11)级,TMP分级为(2.83±0.76)级,优于对照组(2.13±0.32)级和(2.33±0.44)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联合替罗非班用药,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肌血流量,同时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较高临床价值,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珊珊.替罗非班用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術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2014,49(1):55.

[2]孙薇,刘蕾,时伟彬,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3121-3122.

[3]张丽,丁世芳,蒋桔泉,等.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56-1160.

[4]韩增雷,张玉英,曹庆博.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4):380-382.

[5]杨洋,夏豪,刘浙波,等.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11):2139-2142.

[6]李冬利,吕彤.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6):1135-1138.

[7]李森林.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血栓抽吸术后疗效的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14,11(21):74.

[8]张优,高传玉,李牧蔚,等.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4):273-277.

[9]卢健棋,何贵新,潘朝锌,等.安心颗粒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5):920-924.

[10]鲍丹,王贺阳,李毅,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5,15(51):70-71.

[11]陈明.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TIMI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6,14(2):97-99.

[12]马东星,刘惠亮,姚宏英,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476-478.

(收稿日期:2017-05-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慢或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芪参益气滴丸、双嘧达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