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最初尝试

2017-11-15董奇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11期
关键词:独立自主共产国际

董奇

[摘 要]中共二大是共产国际存续期间唯一一次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独立自主进行革命的最初尝试。虽然中共二大形成的若干决议实质上在随后由共产国际代表提议召开的西湖会议上被强力扭转,但是中共二大所制定的革命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马克思理论的指导独立完成的。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共二大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自主解决中国问题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中共二大;独立自主;共产国际

[中图分类号] D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11-0015-04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然而,由于当时的客观环境所限,建党的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这样,建党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中共二大的肩上。中共二大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六个“第一”:“第一次鲜明地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第一次完整地制定了党的章程;第一次通过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定;第一次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作了详细分析;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对工会、青年、妇女运动的要求;第一次提出和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定。”

共产国际支持中国革命有着明显的地缘政治的战略考量。俄国作为革命的输出国,自然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在国际问题上,并不是完全拘泥于意识形态,其灵活的外交政策,不可避免地要与刚刚接触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早期中国共产党发生抵牾。中国共产党尚处在幼年时期,还离不开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助,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首先是为了解决中国本国的问题;只有在建立统一的中国后,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任务,首先是通过革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也正是在这种强烈的民族解放动机的影响下,中共二大独立自主地制定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两步走战略,揭示出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无数仁人志士一直在寻求国家富强的道路。推翻帝制,民国肇建,但是不久军阀割据,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战,成为战胜国。但是在巴黎和会上,因为德国为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被割让给日本,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919年5月,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运动波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外交的失败,使中国人民的民族危机感和屈辱感达到极点。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掀起了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在一国取得了胜利,但是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像多米诺骨牌那样轰然倒塌,预想的大规模连锁式欧洲革命并没有迅速出现。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列宁指出,最大的历史课题就是,必须解决国际任务,必须唤起国际革命,必须从我们仅仅一国的革命转变为世界革命。1919年3月,一战结束不久,共产国际成立,旨在全力组建和扩大各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俄国革命的经验,发动和领导世界革命。俄国通过共产国际全力支持欧洲革命,但均遭遇失败,苏俄更加孤立。列宁将目光转向东方,发现东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中的民族主义正在对殖民地宗主国和帝国主义列强造成剧烈的冲击。

1920年7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特别邀请了东方国家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会上,列宁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提交大会讨论。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系统地论述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各国共产党必须帮助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大会通过的《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指出:“殖民地革命在初期并不是共产主义革命,然而,如果它从一开始就由共产主义先锋队来领导,革命群众就将逐渐获得革命经验,走上达到最终目的的正确道路。” 在革命发展的第一阶段,应当是推翻外国资本主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推动东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共产国际的重要工作。

1921年7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形式上的创建。如何具体地开展党和革命的事业,就自然成为了中共二大的任务。

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又召开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根据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阐明了被压迫民族所面临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讨论了共产党人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同民族革命政党进行合作的问题。会议期间,列宁抱病接见中国共产党代表张国焘等人,并询问国共两党是否可以合作,以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问题。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初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指出,“民主政治未能成功,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这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源泉,也是人民深受痛苦的源泉”。提出“解决纠纷的唯一道路只有打倒军阀建设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为无产阶级奋斗,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但是在无产阶级未能获得政权以前,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设民主政治为止。”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担负着民主革命任务的政党应该团结起来。“中国现存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中国共产黨的方法,“是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以“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则,为党的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做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endprint

1921年11月,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签署《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拟定了中共二大召开前的具体工作,为中共二大的召开做好充分准备。

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原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会议共举行了8天。陈独秀主持了大会,并代表中央局作了一年的工作报告。张国焘在会上报告了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经过以及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情况。施存统报告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大会共通过了12个文件。这些文件大部分是在大会期间起草的,而其中两个重要的文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的主要内容在会前都已公开发表过。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中,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及远东民族代表大会精神,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初步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这就是: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策略是组成各阶级的联合战线;革命的任务和目标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的统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大会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同时明确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原则和实施计划。决议也符合共产国际二大《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中“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暂时合作,甚至结成联盟,但是不要与之混为一体,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也绝对要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的精神。 这一决议案的通过表明,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民党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并没有接受马林提议的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主张。

二大所通过的一系列文件为尚在探索阶段的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是在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参与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独立自主进行的。

出席二大的代表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等12人,有一人姓名不详。 尽管与会者事后对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的回忆有着诸多的冲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此次大会并没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这在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会中算是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共产国际存续期间唯一一次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其原因在于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与国民党合作等问题上和当时的共产国际代表产生了分歧。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党员很少,且以秘密方式进行活动,虽然在宣传教育、组织工人运动等方面积极努力,但影响力并不大。当时在中国帮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弱小,不足以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共产国际需要在中国寻求同盟者。1921年底到1922年初,马林到中国南方考察,与孙中山等一些国民党重要人物进行了接触,认为国民党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政党,而是由知识分子、华侨、士兵和工人组成的民族主义的政党。对于国共合作的态度,孙中山只允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马林认为,将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中,一是可以改造国民党,二是可以扩大共产党活动的舞台。马林回到上海后,向陈独秀提出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行国共合作,即“党内合作”的建议。马林关于党内合作的建议,对于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作为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建议遭到陈独秀坚决反对。陈独秀也征求了广州、北京、上海、长沙、武昌等多个地区同志的意见,各地反馈的意见大都反对马林关于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方案。因为遭到陈独秀及中共多数人的反对,马林离开上海回到莫斯科,寻求共产国际和苏俄的支持。

实行党内合作,对于刚刚宣告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一场严重的组织生存危机。在面对与共产国际代表意见不同的紧迫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需要尽快做出决定,在党内形成共识。陈独秀写信给维经斯基,阐述主张以获取支持。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也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自己政党的建设。此时,为了党内统一认识,同时也是为了阻止马林的提议在中国实行,中共二大的召开紧急提上日程。这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独立自主进行革命的一次尝试。

1922年7月上旬,马林正式向共产国际提出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报告,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在马林的提议下,中共中央于1922年8月29日至30日在杭州西湖举行了特别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问题。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的相关指示。马林提出:国民党不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党,而是各阶级联合的党,无产阶级应该加入去改进这一党以推动革命。必须与国民党建立友好关系,我们的人应该利用左翼去改变国民党的策略:他们应该加入国民党,但应保持自己的组织和报纸,并应继续在工人中建立自己的活动和组织中心。马林还强调指出,加入国民党符合列宁提出的民族殖民地问题提纲,并要求中共尊重共产国际的意见。对他的意见,与会的大多数中央执行委员起初并不支持,但经过马林的耐心解释,并经过充分讨论,多数同志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勉强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提议。西湖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还是难以接受党内合作的方式。但当时中国共产党毕竟还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必须服从其决定,在组织纪律约束之下,最终接受了共产国际的主张。

西湖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共二大的决议内容实质上被西湖会议所改变,即同国民党合作的形式由此前的“党外联合”转变为“党内合作”。共产党人的独立自主的尝试在共产国际组织纪律的约束下趋于失败。

中国革命的胜利固然离不开外界力量的支持,但是更重要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照搬照抄苏联的革命经验,没有盲从共产国际的指导,应该说是独立自主地开展了中国革命。中国国土广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只有中国人自己独立探索,從中国实际出发,才能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尽管如此,依然还是走了很多弯路,经历了很多挫折。从创建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就注意独立自主,这既是中国革命者的主观愿望,也是中国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的客观使然。中共二大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一次独立自主的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其影响是深远的。endprint

第一,从长远来看,独立自主开展革命是历史发展趋势。处在民族存亡危机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来挽救民族危亡。而俄国革命的胜利,与中国国情的相似性,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向往,极大地振奋了处在探索阶段的中国人。让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毅然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经历曲折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成功,这是历史的选择。

对于早期的俄国领导人来说,虽然通过阶级斗争,取得了革命政权,但是面对武装干涉,依然危机重重,尤其是存在着西部的德国、东部的日本的可能的侵略,新政权面临着强烈的生存危机。俄国把目光瞄准东方,与被帝国主义奴役的苦难民族结成同盟,共同打击帝国主义。在策略上,一方面与帝国主义国家开展外交,另一方面借助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情绪,支持建立相同意识形态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俄国东方策略的一部分。民族独立的诉求与外来意识形态,在中国复杂地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对于第一步战略目标为谋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随着力量的扩大,势必要突破束缚。从各国的斗争实践来看,独立自主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趋势。

第二,中共二大尝试独立自主失败,是因为条件尚未成熟。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希望独立自主开展革命,无奈中国处于派系林立、军阀割据的混乱状况,加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社会状况异常复杂。早期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精英型政党,范围很小。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尚处于幼年阶段,缺乏群众基础,缺少经费来源,所以很多方面依赖俄国的支持。这样,共产国际不可避免地把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事務。在此种局面之下,想要独立自主,谈何容易。

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完成的,而基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政治声望,陈独秀尽管没有参加此次大会,但是仍被选定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二大,即是中央局书记陈独秀首次参与全国党员大会。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均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尽管可以参照他国的经验,但是在组织形式、领导体制等方面均尚未形成制度常态的情况下,领导人的意志、个性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19年至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恰恰是在资本主义不是那样发达或者是很不发达的国家开始进行的。而对于备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落后的国家来说,要实现社会主义,首先必须经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需要联合国内的多方力量才能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非常曲折的过程,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最终还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努力下,才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共二大是一次独立自主摆脱共产国际控制的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中共二大提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在最低纲领指导下形成的建立“联合战线”即“党外合作”的革命策略,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结果,是很大的历史成就。陈独秀趁马林不在时主持召开的中共二大,是他的一次个性的“自由”发挥,是一次试图摆脱共产国际的独立行动,也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脱离共产国际预定轨道的一次尝试。中共二大确立的决议也成为中国革命的长期指导方针,这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武雄.党的二大——第一次从国情出发制定伟大的革命纲领[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7).

[2]戴隆斌主编.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Z].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644.

[3]张国焘.我的回忆[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99-200.

[4]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N].先驱,1922-06-20(9).

[5]列宁.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A].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第2卷[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43.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4-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79.

[7]马林.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报告(1922年7月11日)[A].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第2卷[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26.

[8]陈峰,高敏.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85.

[9]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52.

[10]朱洪.中共二大:陈独秀应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一次紧急会议[J].党的文献,2012(1).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刘 捷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立自主共产国际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红军长征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初步确立
浅议长征在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怎样做到“少教多学”
浅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倡导独立自主原则,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成绩
突出自主学习,彰显数学魅力
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