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改革初探

2017-11-14冯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语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冯静

【摘要】顺应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趋势,改变传统英语语法教学模式,遵循以生为本,实践导学的原则来构建创新课程体系,把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23-02

回顾英语教学的历史,语法教学经历了从被重视、怀疑、否定到重新被重视的曲折历程。英语语法的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语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英语表达的规律,语法是组织字、词、句、段的关键。可以说,语法知识学习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语法知识的丰富与否,决定了一个人英语素养的高低。然而,语法知识十分庞杂,记忆性知识较多,内容涉及各个方面,结构较为松散,又十分枯燥,难以形成体系。在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忽略了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参与性,难以唤起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

语法教学的新趋势:郝兴跃(2004)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语法教学的新趋势进行了综述,他认为,目前语法教学的新趋势是把明示性语法教学与暗示性语法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表现是:(1)传统的语法教学让位于交际性的语法教学。(2)语法教学意义语境化。(3)语法教学融入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中,即不单独为语法而教语法。(4)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5)语法教学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语法教学的新趋势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做法,使语法教学意义化、兴趣化、实用化,从而更好地使语法教学符合大学生的知识状况、身心发展状况和不同专业的需求状况。

笔者在回顾语法教学历史,分析当前现状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一种新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1)增强学生语法意识

增强语法意识(grammar consciousness-raising)最早由 Rutherford 和Sharwood Smith 提出,指的是“有意识地使学习者具体注意目的语的形式特征”。因此,对于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基本语法知识的大学生而言,增强他们的语法意识是成功进行自主语法学习的关键。只有学生在日常自主语法学习过程中,时时注意培养并形成自己的语法意识,才能在英语语言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做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

(2)构建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够不断地接触到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最新的语法材料,如电子书籍、文字材料、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语法精品课程网站、语法学习网站以及名师在线讲解语法知识点等。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程,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以提高语法学习效率。

二、以語用能力为导向的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规则林林总总,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全部端给学生。我们需要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达到语法学习触类旁通的效果。另外每届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有差异,因此,语法教学内容的确定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研究表明无论是真实或简化了的语篇,都可以向学习者提供大量含有语言使用情景的目的语结构,让学习者建立形式与意义连接,从而克服了传统语法教学中脱离语境讲授规则的弊病,使学生在语法学习中形式功能并重。笔者决定在众多的语法教学方法中,选择以语篇为基础的语法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当今的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生活中各个侧面的语言材料,有文本材料也有音像材料,笔者对于每一种语法项目都精选新闻时事、文学故事等不同文体的语篇,并配以音像资料。教学步骤通常是:(1)组织学生收听、观看,获取对语篇的整体印象;(2)引领学生阅读语篇材料,观察某语言项目的使用频率;(3)师生共同探讨某语言项目的语用功能,建立意义和形式的连接。这一过程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方法,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语法项目的功能,或在老师对规则的讲述后由学生去发现规则在语篇中的具体应用;(4)加强形式和意义的连接。要求学生课下选择语篇材料,并在课上交流对某语法项目语用功能的认识;(5)就相应的语法项目进行写作练习,强调语言输出训练。知识和能力并不是一回事,输出过程中学生能注意到自己还无法表达出内容,促使学生做进一步探索,提高其语言应用水平。

三、课题式研究性英语语法学习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模式是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的产物,是由教师提供研究课题或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等自行设计课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途径完成研究 。学生在课题式研究性学习中摆脱了以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享有充分的自由,以主动的积极的态度去探究新的知识。每一个“研究成果”都源于自己的不断尝试和创新。课题式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发展思维,主动扩大信息量,变成了积极的学习者,并且有了展示自己能力和才华的平台。在课题式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的选择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课题的选择需要结合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兼顾需求性、实用性、整体性的原则。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可由五个环节(课题确定环节、资料收集环节、小组研讨环节、成果展示环节、成果评价环节)构成。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符合当前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趋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模式,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语言学习者和实践者。当前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了初步的发现、分析、探究知识的能力,这些都是在英语语法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前提条件。除此之外,课题式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思考具有实用性、延展性的课题,同时还要担当好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与评价者。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索、总结,在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课题式研究性教学一定会为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学习的两大基本模式。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突发的、自动加工的。内隐学习强调的是对语言的直接体验和直觉判断,让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内隐地习得语法规则,也有助于语言自动化的形成。外显学习则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是有逻辑性的、有计划、做出努力、进行控制加工的。外显学习使得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到英语的语言特征,并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进行监控。在学习过程中,两者相互平行,却又互为补充。实验表明,当学习者共同运用内隐和外显两种学习机制时,效果是最好的,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分别对应的是交际法教学和语法一翻译教学。从两者的相互关系来看,单纯采用一种教学方式势必割裂内隐、外显学习两大机制之间的通力合作,无法达到学习的最大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对语法规则进行明确的讲解”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只停留在“对语法规则进行明确的讲解”或“只进行语言输人,不讲规则”的阶段。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基础英语,掌握或认识英语基本的词汇和语法。因此,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应该在中学语法的基础上着眼于系统和复杂的层面,侧重于功能语法,将语法教学贯穿于整个听、说、读、写、译的过程中。

五、语法教学实例

下面以非谓语动词语法项目为例简单介绍笔者的教学方法。非谓语动词在英语篇中广泛存在,在讲授非谓语动词结构时,笔者给学生提供的语篇材料是奥巴马夫妇的圣诞节致辞,包括视频资料和文本资料。学生通过视频获取资料的总体印象后,开始就手中的文本材料进行研究。笔者要求他们主要搜索非谓语动词结构“to do”“v-ing”“v-ed”。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很快圈定了文中所有的非谓语动词形式。他们也感到非常震撼,没有想到非谓语动词会有这么高的出场率。紧接着我们开始探讨语言形式的功能和意义,笔者提醒学生回顾英语句子五种基本类型 SV 、SV C、SV O 、SV O O 、SV O C 的核心为 SV 即主谓结构,当出现了谓语动词之外的其他动词时,则需要采用非谓语动词形式,让学生明白非谓语动词大量存在的原因。

对非谓语动词功能的分析,我们分两步进行。首先探讨其句法功能,将圈定的非谓语动词按主语、宾语、状语、补语等进行归类,然后分析其语用内涵。由于不定式和动名词源于动词,且与名词的句法功能一致,学生容易混淆二者的用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二者所不同的语用意义,如在下列结构中:continue to recover,there is so much to celebrate;I have no greater honor than serving as your Commander in Chief,通过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二者的差异性:把动词特征和名词特征视为一个连续体的话,动名词则更具有名词性特征,往往指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将发生的事件,作为一个命题进行讲述,通常不涉及动作的执行者,具有确定性特征;动词不定式则更具有动词性特征,通常指未发生的动作,具有不确定性特征。

参考文獻

[1]张君.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改革模式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2.

[2]杜敏.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

[3]贾芳.课题式研究性学习与法学英语语法教学[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

[4]张君.大学英语语法“双驱”教学模式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

[5]王晓裴.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CBI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猜你喜欢

语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