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17-11-14陈瑶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陈瑶

【摘 要】本文阐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明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考察物流企业,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职业需求开展实践技能培训;优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关键词】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物流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185-02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是其重要方向。分析职业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将所学用于工作岗位的实践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高校实践的教学定位不明确、师资团队教学质量不高等一系列教学问题,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之本。高职院校的教学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可针对职业岗位能力教学的方式完成对应的技能培训,从而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对接,进而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职业竞争力。

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教育部组织制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提出,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应与职业标准对接,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物流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职业道德,在经过专业学习之后掌握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后续的实践中所展现出的可塑性能力,以及负责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构建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理论课程体系,从而合理地开展学校的实践教学,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的教学强调的是工学结合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双向结合。以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培养符合企业真实需求的人才,避免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严重脱节,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展开双向合作。企业与学校之间加强合作,能够有效地形成校企之间互动的学习机制,共同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性校企合作化教学,开展工学结合式学习,从而掌握物流企业所需的整体能力与素质。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工作的实际经验,增强自身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际能力,还能在完成实践性学习之后直接任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三)体现职业教育民生之本

当前社会,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由此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依然返贫的现象有所增多,而此种现象正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需存在脱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物流管理专业与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行为受到制约,学会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处世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得以对职业道德具象化感知,而不是通过理论知识抽象化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敬业、守信、认真的品质,实现民生化教学之根本,让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得到改进。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民生之本。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通过对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学展开相关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对于学生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还处于对电脑操作、理论知识过度依赖的现状,而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人才培养方案过度模仿其他院校,而不是针对自身教学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情况,缺乏对本校实际教学情况的详细考量,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无法与社会发展所需相符合。其次,由于资金有限,教学资源仅限于模型操作教学。而此类教学软件虽然可以对绝大多数的就业岗位进行覆盖,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覆盖,但软件与操作平台上的实践操作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诸大差距的,这很容易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就势必要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一)明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培养这样的人才,要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企业发展的具体所需,借鉴取得显著教学成效的高职院校教学的先进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能力目标: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能力。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这三种能力,必须结合相关高校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并且有针对性地依照高校自身的教学现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以及具体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进程(如图1 所示)。

(二)考察物流企业,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为了能够达到毕业生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之间无间隙的对接,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展开一定的调研,其中涵盖了物流企业的具体业务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该行业在后期的具体发展战略等内容。以调查结果为依据,開设相应的优化拓展性教学课程,更好地对学生相关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以后步入工作做好准备。例如,经过对某一物流管理企业展开考察,发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物流行业的具体职业岗位有:采购员、仓管员、运输调度、操作员、开单员、客服人员以及物流专员等,在任职一定时间后,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可以晋升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部分学生可以在有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抓住机会从而获取更高的职位。基于此,确定人才培养方向。endprint

(三)根据职业需求开展实践技能培训

在开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时,需要针对相关职业的相应需求,将实践教学分为国内以及国际教学模块。国内模块的物流教学主要涵盖区域内的物流调研、物流服务、對货物的运输配送以及储存等相关内容。比如通过借助项目学习法,基于某一项目式教学将该学科的具体学习理念融入学生的任务完成中。物流实训项目的教学,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项目。比如针对客户需要将货物从A地运送至B地的项目,让学生完成配送方案以及配送的主要设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技能培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作出结合自身特点的选择。此种方法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更能够深入解决学生的疑点障碍,从而发动自身积极性去主动寻求解决方法,直至完成任务。因此,在各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职业所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出顺应社会发展的实践操作性综合人才,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优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多样性结合,通过具体的专业化认知、仿真实践操作以及实习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车辆、货点、仓库等基础性物流设施完成认知,熟知叉车、吊车、货架等物流设备,以及工业生产和物流企业之间的产品运输相应流程。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一定任务的市场调查,从而完成对物流管理行业的基础性认知。除此之外,通过让学生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具体操作内容,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准确掌握该专业的相关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校企合作的真实环境中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物流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以及操作要领,让学生能够自己单独完成操作,并且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物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玲.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ICRM评价[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

[2]许道云.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6)

[3]王玉侠.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4)

[4]郭明德,林文.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经济师,2012(12)

[5]周俊颖.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以《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为例”(2014JGB369)

(责编 苏 洋)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预测实验教学研究
工学交替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