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1-14卓蔚青
卓蔚青
【摘要】 目的:观察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8)和单独20%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8),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8%(45/48)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6.3%(3/48)、复发率2.1%(1/48)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的16.7%(8/48)、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较单独20%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好。
【关键词】 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 尖锐湿疣;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3-0140-03
尖锐湿疣的诱发因素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主要传播途径为性行为,外生殖器、肛周等是其好发部位,二氧化碳激光、冷冻、微波、电灼、外科手术切除等是临床通常采用的传统方法,但是其极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局部感染、瘢痕形成等,同时患者极易复发,将较大的痛苦及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带给了患者及其家庭[1]。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7年
4月收治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单独20%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与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或组织病理证实为尖锐湿疣;排除标准:将近2周内接受过全身及局部治疗的患者排除在外。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8)和单独20%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8)两组。联合治疗组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20~59岁,平均(32.3±5.1)岁;病程0.4~3个月,平均(1.2±0.1)个月;皮损直径0.3~2.8 cm,平均(1.5±0.3)cm;皮损数量1~37个,平均(17.2±2.6)个。在皮损形态方面,28例为菜花状,9例为乳头状,8例为鸡冠状,3例为其他。单独治疗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1~59岁,平均(33.6±5.2)岁;病程0.5~3个月,平均(1.4±0.2)个月;皮损直径0.4~2.8 cm,平均(1.8±0.5)cm;皮损数量2~37个,平均(17.7±2.5)个。在皮损形态方面,27例为菜花状,10例为乳头状,9例为鸡冠状,2例为其他。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皮损直径、皮损数量、皮损形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独治疗组患者接受单独20%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伤口处予以消炎,预防伤口感染处理,7~10 d后复诊,这时伤口基本愈合,清洁患处后应用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散(ALA)进行光动力治疗,具体方法为:将ALA倒在单层无菌纱布上,下附一层塑料薄膜,加入0.5 ml保湿凝胶配制成20%ALA溶液,将溶液混合均匀后外敷于疣体及疣体外1 cm皮肤上,外敷4~6层无菌纱布,予胶带固定。充分避光3 h后用630 nm紅光对患处进行照射,照光能量为90~110 mW/cm2,相距10~15 cm,照射时间为20~30 min。照射过程中如果患者有显著疼痛,则对输出功率进行适当调节,如能量低于65 mW,则将照光时间延长至30 min。7~10 d照射1次,3~4次为1个疗程。如果患者有新发皮损,则重复治疗,而如果患者没有新发皮损,则给予其1个疗程巩固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治疗,20%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方法同上,治疗疗程中及疗程后给予患者中药外洗治疗,具体药方为:黄芩20 g,黄柏20 g,苍术20 g,板蓝根30 g,醋香附30 g,木贼草30 g,夏枯草30 g。用水煎煮20 min,将药汁取出来,在患处薰洗浸泡,1剂/d,2次/d,20~30 min/次,2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感染、水肿、疼痛、糜烂等。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随访,如果患者皮疹治愈后半年内又出现新的皮疹,则评定为复发[2]。疗效评定标准:若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完全消失,随访半年内未复发,则评定为治愈;若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在1~6个月内复发,则评定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在1个月内复发,则评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8%(45/48),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3%(3/48)、复发率2.1%(1/48),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16.7%(8/48)、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光动力疗法属于一种选择性治疗新技术,主要针对增生性病变组织,基础为光、光敏剂与氧的相互作用,其中核心物质为光敏剂,一方面会选择性聚集在一些病毒感染性病灶中且在肿瘤组织中聚集浓度较高,光敏剂ALA是体内血红蛋白合成过程的前体物质,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原卟啉Ⅸ等卟啉类物质,在红光照射下能产生活性氧并选择杀死增生活跃的细胞,对疣体周围可能存在的亚临床感染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光动力疗法可以显著降低尖锐湿疣(特别是一些腔口部位如尿道口、肛周、阴道口等)的复发率,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如局部环境卫生、个人免疫力的因素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探索结合其他有效的方法来更大限度地降低减少复发率,减少患者痛苦[3-4]。
文献[5-8]研究认为,尖锐湿疣属于“臊疣”范畴,主要发病机制为湿热淫毒之邪在不洁生活的作用下从外感受,最终促进臊疣的形成,因此解毒利湿、理气活血是临床采用的治疗原则。中药外洗方中黄芩、板蓝根、醋香附、木贼草的主要功效为抗炎、抗病毒、利湿、祛风,对气血进行调理;黄柏、苍术、夏枯草的主要功效为燥湿解毒清热,诸药合用能够达到解毒利湿、清热活血的功效,尖锐湿疣预防复发重点在于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透气,禁烟酒辛辣刺激饮食,避免熬夜等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因素。在患处直接熏洗能够将药效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9]。文献[10]研究表明,在尖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疣的治疗中,中药外洗均具有极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20%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较单独20%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1816.
[2]贾四友,张静静,陈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新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2):86.
[3]徐萍,李红兵.中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和CO2激光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4,22(11):54-56.
[4]程鸽,李娟,叶江竹,等.微波联合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4(6):471-472.
[5]任荣鑫,郑和义.尖锐湿疣局部免疫功能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2):2000-2001.
[6]李德林.0.5%鬼臼毒素酊配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4):240-241.
[7]杜娟.CO2激光聯合光动力法治疗尖锐湿疣39例护理体会[J].中国性科学,2013,22(2):55-56.
[8]张云凤,缪飞,王宏伟,等.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局部免疫反应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5):309-312.
[9]舒辉.CO2激光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3,22(4):45-48.
[10]樊慧婷,丁世兰,林洪生.中药虎杖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545-2548.
(收稿日期: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