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7-11-14陈梦超
陈梦超
【摘要】 目的:针对ICU当中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予以适当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所起到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择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ICU当中发生感染性休克的住院患者8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n=40),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对试验组予以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照并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作以总结。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试验组的整体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参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试验组心率、心脏指数、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动脉压值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当中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予以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动态监测,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 ICU病房; 感染性休克;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1.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1-0093-02
在临床当中感染性休克(英简SS)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对ICU患者来说死亡率达到50%甚至更高[1]。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微循环系统出现障碍,进而造成各组织之间灌注情况不佳,诱发炎症,最终导致患者各项功能器官存在障碍,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最近这几年,国际对于ICU当中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予以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可以起到改善效果的作用较为认可,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及国际化发展,对于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临床实践也愈发成熟,有效降低在ICU当中患者的感染性休克致死概率,令患者康复速度加快[3]。在本文当中将对此进行分析,所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ICU当中发生感染性休克的住院患者8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均40例,试验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9岁,平均(52.11±5.23)岁;参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3~80岁,平均(51.98±5.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已经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可以进行对照分析。
1.2 方法
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密切注意患者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通知家属,在此基础之上予以密切护理及对症治疗干预。
对试验组予以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其一,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的发病都比较突然,因此心理压力比较大,在ICU病房当中存在感染性休克症状的患者心理更容易出现恐惧和焦虑等情绪,对此,医护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耐心和亲和态度向家属进行解释,以此来纾解对方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令患者能够全身心的配合医护工作;其二,生命体征监护,ICU当中存在感染性休克症状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比较快,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随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每隔15 min需要测量一次血压情况及脉搏情况;其三,药物治疗,使用适当的药物保证患者的血压值稳定,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适当强化药物护理,先保持小剂量药物使用,之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加量治疗,随时记录患者使用药物的基本情况,密切注意各个组织器官灌注的情况;其四,机械通气,在ICU病房当中的患者必须要适当的接受机械通气方面的护理,治疗期间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其五,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及临床价值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为家属提供一些指导资料,辅以口头指导及微信指导,令家属能够配合医院的治疗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照并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观察项目主要包括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意识恢复、24 h之内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好转、意识恢复、48 h之内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显著好转,或者是经过抢救后无效死亡。整体有效率为有效率和好转率的总和)、治疗前后的CPR指数情况、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情况(HR)、平均动脉压值(MAP)、静脉血氧饱和情况(SvO2)及心脏指数值(CI)。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有效25例(62.5%),好转11例(27.5%),无效
4例(10.0%),整体有效率为90.0%(36/40);参照组:有效19例(47.5%),好转10例(25.0%),无效11例(27.5%),整体有效率为72.5%(29/40)。试验组的整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21,P=0.045<0.05)。
2.2 CPR指数比较
试验组:护理之前为15.69±2.54,护理之后为5.29±0.87;参照组:护理之前为15.68±2.61,护理之后为7.25±1.28。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前CPR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0,P<0.05)。
2.3 临床动态指标比较
护理之后,试验组心率、心脏指数、静脉血氧饱和度明顯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动脉压值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ndprint
3 讨论
在本次针对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于ICU当中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起到的临床效果展开的分析当中,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试验组的整体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参照组(7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护理之后,试验组心率、心脏指数、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动脉压值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成果说明,对于ICU当中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行以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成果也在俞建娣等[4-5]的研究中得以证实,说明比较可靠。
最近这几年以来,针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有了较为理想的发展,其临床病因机制、治疗药物、营养支持措施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多研究发展,不过临床死亡概率依然居高不下,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够降低死亡概率对于广大的医护人员来说也成为了比较重要的研究重点内容[6-7]。从整体上来看,临床当中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发生于全身的疾病类型,其主要特征是人体器官发生功能性损伤。和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将患者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服务环境[8-9]。综合性的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监督用药、心理干预等方面,进而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依从度,提升治疗整体效果。根据相关的调查与研究表明,使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感染性休克症状的患者来说,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水平,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10]。
综上所述,对于ICU当中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予以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动态监测,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推广以及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肖燕.PIC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2,21(12):377.
[2]谭菊开.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3):27-28.
[3]周森.提高集束治疗依从性对ICU患者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學杂志,2012,22(15):3242-3244.
[4]俞建娣,赵伟英,王志娟,等.综合性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06-308.
[5]柴琼.综合护理措施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改善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30-32.
[6]管晓晓,颜默磊.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90-93.
[7]鞠红宇,JUHongyu.综合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33-234.
[8]苗楠,皮秀梅,克依木,等.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52-53.
[9]李忠勇,包新月,廖培军,等.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662-1664.
[10]安秀珍,马宝萍.ICU感染性休克病人的82例急救护理[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0):417.
(收稿日期:2017-0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