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2017-11-14蓝庆华
【摘 要】本文探讨创新教育路径实施思路,以期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020-02
作为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创新教育,主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
(一)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社會的进步、国力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越显突出和重要。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也只有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才能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新人才需要教育创新培养,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创新上的支持。高职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实质内涵。高职教育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经济发展、企业需求关联最为直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办学竞争力
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人数逐年增长,高职院校布局从省会城市向次中心城市发展,基本上实现了“一城一校”,高职院校也被誉为“办在家门口的大学”,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实现办学规模发展后,校际之间在招生、专业、就业等方面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许多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走内涵发展,将聚焦点由学校硬件建设转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以质量凝聚发展力量,优化专业结构,创建优质专业品牌,办出特色鲜明专业,提高就业层次质量,实现更加充分就业,让学生拥有职业发展更大的空间和能力,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办学竞争力,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共同认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竞争力,离不开创新教育,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赢得社会和用人企业单位对办学的认可,以“出口旺”带动“进口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高职学生具有兴趣广泛、精力旺盛、富有激情的个性特点,高职学生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利因素。但由于高职学生在高考录取时分数多数相对较低,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求知欲、上进心普遍不高,自信心不足,部分还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不敢提出问题,也不善于发现问题,缺乏“质疑”的意识和勇气,大部分学生都习惯于“你讲我听”的接受型学习方式,学习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同时,高职学生多数是“90后”,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等、靠、要”思想较浓厚,缺乏实践的勇气和信心,畏惧生活中的困难,不敢直面问题与不足等。引导高职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行为,实施创新教育,对高职学生创新人格进行重塑,才能消除这些消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四)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也日趋激烈。由于高职院校多数是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办学历史较短,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提高还需一定时间。同时,还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布局在次中心城市,社会用人受地域的偏差影响,使得高职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高职学生如何在竞争中突出优势,选择自主创业是高职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实现就业。而实施创新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实现创业成功,因为创新是创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路径思考
(一)加快创新型师资队伍培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木价值取向的教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组织者,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要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新理念、新手段教育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用新方法、新技术指导学生,这样就容易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作为教师既要拥有广博、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最新进展、最新成果。教师不但要懂得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懂得技能的实际操作和技术方法,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凝练新理论。
(二)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只有理论入脑、观念驻心,才会有明确的行动方向和高度的定力。实施创新教育,要创新教育理念,一是办学理念要从传承理论知识向提高内涵质量、特色、能力转变。高职教育在实现规模发展后,要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加强素质能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力、创新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高职院校不能只是固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对知识讲授,培养不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所培养的人才也不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实施创新教育,要构建创新的教育体系,包括创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评价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等,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教学观念要从教师主体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转变。从人才成长规律来说,创新型人才多数具有较为鲜明的性格特征。要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本位思想,要按照教学相长特点,把学生看成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起课堂引导创新、启发创新的作用,要把更多思考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培养他们会学习、善思维、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教学方式方法要从注重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转变。高职院校主要面向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第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与大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相比,突出强调“技能 ”和“应用”,教师教学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理论够用”的同时,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endprint
(三)构建创新教育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积极构建创新教育保障体系。一是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一套以自主化、多元化、人本化等为核心的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能,为每一个学生成才成长服务。二是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学校要实行院、系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制度,充分落实系(部)办学自主权,改变对教师评价的方式,让教师真正参与到创新教育中来,在课堂教育中真正实施创新教育。三是创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以分数为评价要素的体系,建立全方位的目标评价体系,形成全面管、全面教、深入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教师投入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搭建创新教育学习平台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师掌握创新创造的基本知识。一是要为教师搭建学习创新知识的平台。掌握一定的创新理论知识,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对创新实践也很有帮助,作为教师,特别是各学科的专任教师应当掌握必要的创新理论知识。二是要配备创新创造学专职教师。学校要将创新创造学纳入高职学生必修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并配备创新创造学的专职教师,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创新创造离不开创造与实践。一是加快建立创新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校园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师生创新实践、实验活动创造条件。二是制定创新创造活动激励办法,如设立创新活动专项奖励基金和创新专项奖项等,明确创新创业的成果、专利、收益分配归属等敏感问题,也为师生创新成果申请专利提供服务及经费支持,使职、权、责进一步明晰,激励师生积极投入创新教育。三是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育人环境。在各种评优评比中,加大创新指标在评比中的权重,鼓励师生参与创新活动。四是与政府相关部门、科技协会建立协同创新团队,充分利用双方在政策、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创新,协同攻关。五是校企联合共建科技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中心,为师生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平台,让师生有更多参加各种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夏昌祥,杨永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2]李耀先.国外学校创新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4(4)
[3]丁磊.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作者簡介】蓝庆华(1964— ),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