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17-11-14杨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育模式互联网

杨峥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转变医学教育模式,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医学生在新的教育模式下能更好构建知识体系,具备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确实有效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育模式;医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与改变着学习方式和科研环境,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益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把信息化建设提高到关乎国富民强的战略高度。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提升社会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1]。

1 “互联网+教育”对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

1.1 医学教学资源获取途径的改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医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教育”的应用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不再依赖于单一的教科书或图书馆。各种在线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海量的教育资源。授之以鱼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更新的医学知识。据统计,医学教科书和专著的平均半衰期为7年,医学文献期刊的半衰期为5年。临床医生平均每天需要阅读19篇专业文献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速度。“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各种优质医学教学资源可以通过MOOC平台、高校精品课程、创客、电子书包等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第一时间获得高质权威的教学资源和一线科研成果,而不再是良莠不齐、莫衷一是、未被科学评价的医学信息。

1.2 教师教育模式的改变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再拘泥于“课本、黑板、多媒体”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将教学中的“主宰者”角色转变为“主导者”。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和“数字一代”学生,教师需要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熟悉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的虚拟学习社区,实现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的远程共享,从而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2],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3 医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医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仅通过简单的学校教育是不能达到要求的。医学虽然是一门需要传、帮、带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始终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局限于简单的课堂教学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的。所以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转变学习模式,依托互联网开展MOOC课程、微课课程、网易公开课程等各种优质的网络在线学习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掌握最新的医学发展动态,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更有效地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2 转变自身定位,提升教育技术能力

在“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教师教育模式面临着转型,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同样逐步转向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研究和实践技能俱佳的多元化、开放型的新型教师。教师应当明确自身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成为一名真正的知识方法的传授者和学习理念创新思维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扎实掌握所授课程的知识框架和基础内容,充分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构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使用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在提升自身专业教育技术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团队建设。目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开展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需要一个专业团队的共同协作努力,才能集众家之所长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基于移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课程教学服务体系。让学生真正有兴趣愿参与的线上线下互动学习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焕发新的活力。

3 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

“互联网+”时代学术信息交流发生全新的变化,在为信息获取带来方便与全新体验的同时,也使原就纷繁凌乱的信息环境更为复杂。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海洋中鉴别、获取、管理、展示与应用信息是每位医学教育者和医学生都必须正视的问题。在亚太地区首届“网络时代学与教—实践、挑战与背景”国际研讨会中明确指出“信息素养不仅已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成为信息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目前许多医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获取信息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如何获取文献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较为陌生,以致于变得越来越不会使用现代图书馆了,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息。

“互联网+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下,面对多元化的广阔教育空间,学校还应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从校园的整体规划到图书馆、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都应考虑到信息环境和信息文化氛围的营造。

总之,在医学教育已经网络化,多媒体医学电子图书馆、远程专家会诊系统等信息系统已走入校园的今天,教会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与医学生学习和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势在必行。只有真正提高学生对“互联网+教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信息观念,主动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范围和价值,建构和完善科学的信息策略,才能培养医学生医学创新能力,激发其创新型思维,提高科学素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3],具备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 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2] 周 丹,资月玲,梁晓航.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育系统四要素研究[J].教育技术,2015,(12):38-39.

[3] 席 燕,王月香.“互聯网+教育”环境下学生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40-41.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教育模式互联网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