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到『一张桌子』
2017-11-14梅志军
梅志军
孩子们喜爱读的《洋葱头历险记》的作者贾尼·罗大里有一首诗,诗题为《需要什么》,里面这样写道:“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要有木头,需要大树;要有大树,需要种子;要有种子,需要果实;要有果实,需要花朵;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诗歌语言简单易懂,但寓意深刻:站在孩子成长的角度,我们要能静待花开,花开之后,结出什么样的果,种子落在什么地方,大树会经历怎样的风雨,最后做成什么用途的桌子。任何成年人都不能轻易下结论。站在阅读与写作的角度,一朵花就是阅读,那写作就是做成桌子,一朵花与一张桌子的差距何其大,所以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距离岂会只是一步之遥?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不到阅读这朵“花”与写作这张“桌子”之间的差距,在培育“花朵”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当的举动。现举隅一二,供各位同仁对照。
一、任意浇水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习性,喜阴的总喜欢待在没有阳光的角落,爱水的乐意每天都能接受雨露甘霖的滋润。但总有一些爱花但不懂花的人士,认为给花浇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什么花需要天天浇、用什么水浇,是从不讲究的。而这恰恰犯了养花的大忌。如果我们把“练笔”看作是给“阅读”这朵花“浇水”,那我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不能任意“浇水”,否则就犯了大忌。首先,哪些文本适合而且需要我们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练笔,这个需要我们老师在阅读之后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学段写作训练的要点和这一文本呈现出的语言范例是否有很好的契合点?如果有,自然要不遗余力地进行练笔。其次,不能为练笔而练笔,练笔前我们是否已经带着学生对范例做了斟酌品味甚至是解剖,让范例在孩子眼里更有“范儿”?练笔中我们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更为接近范例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先依葫芦画瓢呢?练笔后我们是否将“范例”和“练笔”进行巧妙的比对,让练笔中的亮点呈现,激发学生“欲与作家试比高”的豪情呢?
二、施肥不当
在很多人眼里,花儿的绽放自然与肥料息息相关,肥料越肥,施肥越勤,花儿自然越娇艳。所以,很多人也认为,要想学生能写出好文章,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就必须多从阅读中摘抄好词好句。而“摘抄”就好比给“阅读之花”施肥,那是不是摘抄越勤、越多、越久就越好呢?其实不然。首先,我们都知道,有时施肥过勤容易给花造成“肥伤”,而我们在阅读中过分强调摘抄,告诫学生每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摘抄,那也有“伤”,伤的是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激情,因有了“摘抄”这一金箍,学生阅读就变得索然无味,甚至于害怕。第二,摘抄越多越杂,如果我们不加以归类,那学生在提取的过程中就会造成混乱,写出的文章容易出现“四不像”——散文样的开头、童话般的情节、说明文似的结尾。所以在摘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绝不能是“甩手掌柜”,我们要指导学生建立一个井然有序的摘抄数据库,让学生储存起来省心,使用起来更方便。第三,酒是陈的香,但肥料储存久了就会失效。那我们让学生摘抄的好词好句,也应该让学生有机会拿出来“曝晒”,而不至于长时间没有见阳光而失去了“肥效”,也就是说,最好的摘抄其实是用起来。
三、人工授粉
现在的人急功近利,常常没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花开了更是急吼吼地人工授粉,恨不得花儿立即就结果,有了种子,长成大树,制成桌子。记得作家童喜喜曾经在《喜阅读出好孩子》中说到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常常不会在饭桌上,看到孩子吃完一块红烧肉之后捏捏他的嘴巴,想去寻找那块肉长到哪儿去了;但我们常常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学生读完一本书之后就发出感叹,这书都读完了,怎么他的习作水平还没有提高?于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了“读前推介课”,没有了“读中指导课”,也没有了“读后交流课”。我们把阅读变成了一则书单,将每学期每学年的阅读书目编成一张书单,告诉给学生和学生家长,至于他们爱不爱读、怎么读,无人问津;我们把阅读变成了一张试卷,将一本书的内容设计成了一道道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让学生在做题中阅读甚至是用做题代替阅读;我们把阅读变成了一篇读后感,我们总以学生撰写读后感作为一次阅读活动的总结和结束,也不管学生有没有读,读后感是不是从网络上下载的……长此下去,这阅读之花估计還没开放就会凋谢,还奢谈什么结果、长成大树、制成桌子呢?
童喜喜女士还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话祸害了中国人千年;书应该是粮食,阅读就像吃饭,既是每天的必需,更是潜移默化的长大过程。”所以说,读书虽然是输入,写作虽然是输出,但输入与输出,绝不会只有一个通道那么简单,毕竟它们之间还隔了“果实”“种子”“大树”“木头”这几座“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