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相关)的效果研究

2017-11-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满意率内科人性化

张 瑶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内科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相关)的效果研究

张 瑶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探究在内科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效果。方法针对40例内科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以常规护理作为基础,同时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进行干预,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结果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95.0%明显较高(对照组患者为7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相关)的效果研究发现,其能够积极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借鉴。

内科;人性化护理理念;满意度(护理相关);效果

内科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和干预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较多的细节方面问题,因此患者治疗效果的充分体现多数需要对其进行对应的护理,改善患者临床情况,而常规的护理在进行的过程中,预期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另辟蹊径展开相关的研究[1]。本次我们针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的80例内科患者分组进行护理干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80例内科患者分组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本次研究在开展前,我们均对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进行了研究概况的阐述,针对了解研究情况同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我们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并进行标号和随机分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本次入选的80例患者均为年龄超过18周岁的成年人,且80例患者中已经排除可能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的患者,防止影响本次护理效果的客观评价。对照组患者共40例,其中女性21例、男性1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5.5~61.5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46.35±2.13)岁;观察组患者共40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1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5.0~61.5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46.28±2.0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P>0.05,故可比。

1.2 方法:对我院80例内科患者分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即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监测等,同时做好患者的护理日志,对于患者出现的相关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报告,便于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改善患者情况。观察组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作为基础,同时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①人性化的就医护理:在患者前来就诊的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对患者进行询问,同时对患者进行就医引导,同时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表示出对患者的尊重,为患者的就医创造良好的环境;②人性化的环境护理:对于内科患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多数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同时患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住院治疗,此时病房的环境对于患者就相对重要,因为患者的大部分时间处于病房内,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净化室内的空气,定时开窗通风,同时禁止在病房周围大声喧哗,为患者恢复和休息创造良好缓解;③人性化的细节护理:多数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不会应以将自身的不适或感觉表达出来,此时护理人员应该注重对患者进行细节化观察,例如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细心对患者进行询问,同时需要避免大声宣扬,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以便于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④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多数患者病情发生后由于疾病影响,会从心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此时我们应该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一方面获得更多的患者病情实际状况,另一方面对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缓解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从而使得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恢复。

1.3 观察指标[2]: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对患者大致讲述护理的满意评价标准,即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态度均较好,则大致认为满意,患者最后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在不满意、较满意和很满意三项指标中任选一项,最后我们对患者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其中很满意率和较满意之和即为总满意率(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经过检验如果P在0.05以内,则说明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在临床针对相关的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对于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的原发疾病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患者在恢复的同时,可能因为疾病影响产生多种不适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临床情况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制约着患者的及时恢复[3];此时对于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帮助治疗效果得以充分体现,就对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而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接触的过程中,牵涉到的细节性问题较多,同时患者处于疾病影响的状态,很容易在躯体或者心理方面感觉到不舒适,如果在进行护理工作的同时出现少许漏洞或不到位的情况,均有可能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产生排斥感觉,不但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可能激发护患之间的纠纷,因此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改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就成为关键所在[5]。临床采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并没有特异之处,因此很难针对应解决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相应问题,无法使得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产生较高的认可。一方面护理的效果不能被患者产生正充分的认可,对影响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积极配合,从一定程度上干扰患者的恢复,另一方面护理满意得不到提高使得院方的整体形象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尝试使用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理念是基于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考虑的,在护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切实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和,站在患者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在护理进行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性,在患者出现相关问题之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避免和处理,从而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6];在护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也使得患者认识到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同时愿意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在护患良好进行沟通的前提下,帮助患者得到及时的干预,使得患者提高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7]。

表1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本次我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针对80例内科患者进行分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后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95.0%明显较高(对照组患者为7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人性化护理理念在临床使用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内科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相关)的效果研究发现,其能够积极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借鉴,以期通过护理,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同时为院方树立良好的形象。

[1] 邢利芳.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5):89-90.

[2] 王小雨,刘欣苹,李爽.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5(5):93-93.

[3]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4):122-123.

[4] 孙燕平,潘莉莉.人性化护理在体检中心神经内科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0):266-267.

[5] 王晓东.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2):65-65.

[6] 杨少慧.人性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79-81.

[7] 殷黑兰,吴南妃.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36):8139-8140.

R473.5

B

1671-8194(2017)28-0247-02

猜你喜欢

满意率内科人性化
内转科型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