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复杂性表现

2017-11-14刘佩斯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20期
关键词:精神性使用者时期

刘佩斯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1 设计目的性的变化与拓展

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当人类还处于铁犁牛耕时代之际,设计的目的性简单直观,人类智慧展现得一览无余。农耕生活时期人类生活所必要的农耕工具的出现,就是最具目的性的设计写照,设计的目的性简而言之就是满足人类的需求,设计简化了生活的难度,在当时加快了农耕运作,提升了效率,设计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在当时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设计慢慢地从艺术绘画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设计的定义得到了大众的认知。设计的表现风格得到充实,在宗教信仰及社会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之下,设计呈现出缤纷灿烂的局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多样,但其目的性始终源于人类的生活需求。在装饰性风格与实用性风格相互摩擦相互批判的同时,侧面的展示出了人类思维活动的变化,在基本需求达到之后,人类会把注意力放在色彩及形式等方面,设计的初衷仍在,但设计的表现在社会背景的作用下无限升温,形成了多种设计主张、设计风格、设计流派,这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设计之间宿命式的交叉拓展。

设计的目的性存在包括具体目的和抽象目的。具体目的而言直接对应使用者的需求,针对需求进行设计是最简单有效的设计,但在特定环境之中,使用者的需求达到满足之后,设计成品所附带的特性就会显现出来,比如便捷性,装饰性,舒适性,象征性等。

在某些特定时期,设计的抽象目的存在就有与使用受众存在很大的互通关系。普通车与豪车之间的关系就在于前者满足了社会需求,达到了具体目的,但后者在达到具体目的之时,又得到了身份、金钱象征等抽象目的。有些设计的目的性最初是具体的或者具体与抽象共存的,例如手表发明之初就是看时间用的,但手表发明之初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它也是一种象征,它就同时具有具体目的与抽象目的,但随着社会发展,现在的手表的具体目的逐渐淡化,最主要用来装饰或象征,它的抽象目的得到了放大。

2 设计的精神性活动认知

通过设计重新定位生活形态,以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使设计成为文化创意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形成生活文化,营造新的生活环境。设计的精神性活动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体现在每一个时期人类形成共同的生活文化和审美认知。封建社会时期阶级等级的划分十分明确,官服上的动物图案和帽子上的官翎代表着不同的官阶等级,这是一种身份的告知。官服的设计不仅直接揭示划分分明的官僚制度,更有高人一等的精神性的象征。设计的存在从阶级划分的表达到现在的个人精神性的享受,是社会活动发展更替的直接性表现。现代所有的商品几乎都分三六九等,在每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心理上的满足变得尤为重要。在科技进步发展卓越的时期,一些商品用品逐渐变为身份的象征,类似于封建时期官僚富庶们的衣锦华衣与平常百姓的粗织着装,设计的精神性活动认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3 人与人眼中的设计

人与人眼中的设计从根本上有区别。拿产品工业设计来说,在使用者的眼中在乎的是设计的价值,在设计者看来是成本的多少。设计本身是矛盾的,设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使用者对设计的价值很看重,在设计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使用者对自身的经济条件又有疑问,如果不是硬性需要,使用者就会逃离。

人与人眼中的设计所注重的点不一样,设计者所运用的材质、颜色、形式等都会成为使用者所关注的东西,尤其是在需求得到满足,同类产品过多的情况下,可能最基本的颜色都会成为使用者舍弃的理由。所以人与人眼中的设计不一样,要在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影响下,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关系之中寻求设计。设计所针对的人群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划分,针对的受众要有明确的规划。

4 设计的创新发展轨迹

当代所有的设计师都提倡创新一词,创新是设计的进步标识,设计基于生活,创新表达生活。古代的钱币从最初的概念发展到实物的表现,由轻变重再由重变轻是最看的见的创新,从最初的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再到刀币铜币及金银,最后出现了银票,这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设计创新的过程。

在工业革命后,机械化时代来临,设计的存在加快了社会的进步,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更是设计创新的极致表达。人类的设计创新源于生活,更源于自然,就现在的设计趋势而言,回归自然才是最大的创新。

5 设计的适用性存在

设计始终是适用于生活的,是为了人类生活的便捷而存在。在设计发展了多个世纪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反人类的设计,这是设计发展的错误体现。设计的好与坏没有一个根本的标准,反人类设计是所有人所诟病的,但针对其他设计尤其是说不出好坏的设计该如何评判始终是一个问题。既然设计者做出这个设计证明是有设计者的想法思维存在的,但问题在于评价是人定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对每个设计的评价也不同。

存在决定意识,每个人面对一个新事物始终会抱着自己最初的想法。设计的好坏展现在多个方面,评价设计的人注重点也在不同的方面,包括在实用性方面、设计形式方面、材质使用方面等等。但设计的好坏不能单从某一方面而言,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只能说设计存在瑕疵,而且这种瑕疵多是个人认为的。当代社会中,设计的好与坏没有既定的标准,但可以从人类的应用程度来看这个设计是否适用于生活之中,设计的好坏表现在人的适用性使用,如果设计者的思维没有考虑到是否存在可控的适用性价值,那么设计就会存在悖论。

6 结语

设计是人类发展的产物,设计的好与坏在于人类的使用认知,在于人类的审美意识,但某些定义设计好坏的方面,例如人类的审美存在各个时期各个人的意识存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设计存在的好与坏不能从根本定义,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设计存在于不同的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意识决定设计的存在意识。

抛开设计本身而言,设计在每个时期会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夏商周的青铜器祭祀,工业革命时期的阐述设计主张,当代社会的设计盈利性目的,这是设计的另一种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总之,设计的存在源于生活并适用于生活,变的是社会存在对设计形式表达所带来的变化,不变的是人类的需求在设计功能上的表现。

[1]李昂.设计活动的价值分析[J].包装工程,2012,33(10):147-150.

[2]李小丽.交互式虚拟包装定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J].包装工程,2005,(04):106-107+133.

猜你喜欢

精神性使用者时期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关于“精神旅游”概念的探讨
抓拍神器
木雕艺术创作的精神性阐释
宗教题材在油画中的美学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