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教材进行随文小练笔的策略浅探

2017-11-07邢振居

新教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春风笔者

邢振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应根据文本,巧妙地设计安排一些“写”的练习,将读写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发掘文本内涵、联想丰富情节、迁移表达语言的目的。

一、解读文本,补写空白

教材中常常有作者刻意或无意留下的空白处,往往留给人们思考和联想的空间。比如唐诗、宋词及课文中的部分情节,描述比较概括和简略,我们便可根据这些古诗词和课文的“空白”,设计课堂小练笔,指导学生把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写下来。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教学《再见了,亲人》,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后,教师问道:“这篇课文既然是描写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答道:“都是志愿军在说,缺少朝鲜人民说的话。”“此刻,朝鲜人民又会说什么呢?你们能不能以大娘或小金花或大嫂的身份,写一段向志愿军战士告别的话呢?”抓住了这一空白,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遵循课文往下说,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来。在学生的笔下,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场景。如有学生这样写道:“叔叔,俺是顽强的小金花,让我给你唱《捣米谣》吧,我不哭,不哭……”有学生写道:“你们今天要和我们分开,虽然我的腿残废了,但我一点都不后悔。”……不少学生写得感人至深。本来课文只是写志愿军向朝鲜人民的话别,加上学生的练笔,则变为了相互话别的景象。学生在补写训练中,既加深领悟了两国人民深厚的、用鲜血凝成的情谊,又提高了想象力与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二、利用文本,进行仿写

宋朝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课文应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例子。我们只需依据文本资源,把握契机,恰当地进行效仿、迁移,在耳濡目染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学到文本中经典的写法,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1. 抓住文章的写法进行仿写。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山中访友》,描述了作者拜见了“山里的友人”,表达了人与自然的浓浓情谊。这一课写得很好,很值得学习。所以,笔者引导学生以“公园朋友”为题进行模仿。因为公园就在学校的邻近,公园的一切学生都无比熟识,因此就有话可写。笔者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把自己当成公园里的一员,运用比喻、拟人和修辞等手法,写出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如此的练笔有法可学,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2. 抓住文章的结构进行仿写。如《彩色的非洲》这课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学完这课后,笔者让学生运用这种写法——先概括后叙述,描写日常生活所见到的情景。学生有的写天上变幻的云彩,有的写龟山公园“鬼屋”里的恶鬼形态,有的写争奇斗艳的花朵……可谓异彩纷呈。这样的仿写练习,内容丰富,读写结合紧密,且操作性强,效果立竿见影,学生也乐于接受。如果持之以恒,学生的表达能力将会有效提高。

3. 抓住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行仿写。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作者按参观顺序叙述,描绘了大会堂的宏伟壮丽。文中段与段之间用过渡句连接得非常巧妙。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参观永安的佳节超市、电信大楼等,让他们按参观的顺序写下来,并学习课文的写法,写好两段之间的过渡句。学生兴味盎然,还能学习课文用数字说明、具体描述或打比方等方法,把所见所闻写得生动形象。

三、延伸文本,启发想象

要写好作文,发挥联想是非常重要的。教材中的文本有好多地方都留有联想的空间,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练笔,以诱导学生的联想,激起习作的潜力。例如在《咏柳》的诗中,作者见到柳叶细细的、尖尖的,于是就联想到了是“剪刀”——春风,裁出了如此美的柳叶。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联想:“在贺知章眼里,春风是一位裁缝师傅,裁出了美丽的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会是什么呢?你能写一写吗?”这时学生还有疑惑,笔者继续引导:“春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呢?”这样一点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被激活了,他们纷纷拿出笔来写。有学生写道:“春风是一位神仙,它一到人间,百花盛开了。”有学生写:“春风是一支画笔,把大地画成一幅五彩缤纷的画。”有学生写:“春风是一个闹钟,它一响,睡觉的小动物们都醒来了。”……这样的一个小练笔,就像一种“魔力”,激活了学生对课文、对生活的灵敏性和领悟力,唤醒了在学生脑海中酣睡的素材,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真性,找到感动,使学生的童心、童趣、童真得以释放、得以挥洒。

四、精选问题,进行练笔

语文教材课后常安排了一些问题,精选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书面回答,也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途径。因为,对问题的完整解答,往往是一篇文章的雏形。引导学生有条理、有逻辑性地回答问题,然后认真写下来,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也可以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北京的春节》课后第三题:“找出课文中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春节是怎样过的。”认真回答这道题,再写下来,实际上就是一篇《过春节》的短文。因此,必须将这道题的回答纳入教学的范畴。可以这么说,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学生不能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那就不能算合格的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认真品味,深入体会北京欢度春节的风俗之后,让学生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北京欢度春节的风俗,然后运用导语引入:“《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欢度春节的风俗:有‘腊八吃腊八粥‘泡腊八蒜,二十三‘春节的彩排、吃糖──过小年,‘除夕放鞭炮、包饺子、守岁,初一‘拜大年,元宵节‘办灯会、吃元宵等,孩子们可开心了!让我们一起再读读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感受他们的快乐心情。”接着让学生再次读书,笔者再这样引导:“每个地方过春节都有独特的习俗,大家能不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动笔写写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此刻学生的记忆被唤醒,他們纷纷动笔写了起来。从学生回答的情况看,绝大多数能仿照课文点面结合的写法,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家乡过春节的一些习俗。

课堂练笔,让学生尽情地描绘出美丽的画卷。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时机,当堂让学生进行练笔,只要指导得法,学生就会写得轻松,练得实在。长期坚持,必将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北门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春风笔者
老师,别走……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春风沉醉的夜晚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