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文本、作者、读者的三重对话
2017-11-06陈佰兴
陈佰兴
文学经典魅力是作者与读者双重加工释放,最终形成审美愉悦。这种魅力在于文学作品创作之处即融入了作者个人意志,而作家的意志巧妙满足了读者某种阅读期待。《故都的秋》的魅力,在于郁达夫将“清、静、悲凉”的个人感受融入到北平秋中,而这种感受又满足了读者对“秋”和作者的阅读期待。本文尝试分析文本描摹对象,与作者展开间接对话,剖析读者阅读期待,从而解读《故都的秋》秋味的多重意蕴。
一、自然景观之秋味——基于客观描写得出的感知认识
秋,不同气候看,不同时间看,不同地点看,不同关注点看,会有不同味道。郁达夫独爱北平秋景中的“破败庭院”、“秋槐落蕊”、“残鸣秋蝉”、“凉秋雨”。作者通过景物的选择,描摹其色调、数量、声响、形状、触感、温度,呈现出北平别样“秋味”——清、静、悲凉。你看那“庭院”秋景——破屋、破壁腰中、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数日光、静观蓝朵;牵牛花的色泽偏好,蓝色或者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再看“秋槐落蕊”——落蕊,生命凋零的姿态;轻踏,有声无声,凄清闲逸。无不透着清、静、悲凉。徐西前、赵文峰曾作细致分析:“写槐写蕊,首着一‘落字。写蝉写声,首着一‘衰字。写雨写人,首着一‘叹字。写树写枣,首着一‘风字。故都之秋,天上地上,无论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都伴以弱者的悲鸣,从而合奏起生命的悲歌。”
郁达夫在景的选择、描摹、评价时进行过斟酌,也可以说用什么样的文字描绘自己眼中的北平的秋的特点也是经过入微的考量的,最终得出有别于常人眼中的北平秋的独特味道——清、静、悲凉。
二、人生境况之秋味——融入强烈主观色彩的非理性认知
郁达夫在此文中“融进了太多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故都的秋,与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的,不如说是专属于郁达夫的,全然只是郁达夫的秋”。所以,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具有强烈主观色彩、审美取向、文学追求和人生经历观照的非理性认知的“秋”。他笔下的秋味——清、静、悲凉,实乃他的人生境况之“味”。 而这种“秋”味之所以清晰而浓烈,源于他对待人生的三种意识。
1.平民意识。
郁达夫的文学作品,有着强烈的平民意识。作者是以北京平民之心去赏鉴北平秋的。他独爱那破败的庭院,驯鸽、牵牛花、蝉、秋雨、槐树、枣树等,满眼之景是地道北京人生活常见之物。庭院喝浓茶,桥边话秋雨,闲看天空与落蕊,所为之事是平民日常之行为。心中秋味之浓淡,也是用平民有极易感知的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要比较描摹;游人如织的地方必是北平著名之景观,郁达夫是不去的。他始终以一种平民的视角,来感知北平的秋味。
2.文人意识。
作者在文中刻意表现“种种衰亡的生命”,是作者文人意识自发的作用,是文人对生命感伤与哀怜的本能的情感态度,体现出文人的高度自觉。文人意识还体现在对自己所爱之物的痴迷、疯狂。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就是想品够这故都的秋味;十年,在南方每年到秋天,总要想起北平的秋;若留得住北国的秋,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就是文人意识中对认可的事物近乎偏执的爱的集中体现:爱就爱得深沉,爱得执著,爱得疯狂。
3.苦难意识。
人生的轨迹对于文人而言是抹不掉的。如何面对苦难,前人多有参照——或激愤,或消沉,或进取,或通达。郁达夫的人生是苦难的。对他而言,北平是国家苦难、家庭变故、个人困窘的聚集之地。郁达夫通过对北平秋味的提炼:清、静、悲凉,向我们展示出他面对苦难的理性认识:清醒的认识到,但是绝不在苦难中消沉。就如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所传达出的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所以郁达夫以文人的敏感捕捉到北平秋的悲凉之味,也以文人之理性和通达表达出对秋的热爱和重逢的喜悦。
三、文化传承之秋味——抓住读者的阅读期待形成共振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所写北平的秋味引起读者共鸣,除去作者文字功底之外,更主要的是其所写秋味,满足了读者潜在的阅读期待。
1.恋旧情怀。
《故都的秋》中的文化乡愁具体是什么?我想就是那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也就是对过去的、旧的美好的眷恋。而对“旧”的眷恋,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读者普遍共有的阅读期待,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悲秋情结。
自然之秋很容易與生命之秋勾连起来。“秋”的生命形态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形态?郁达夫说“秋,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而且他说“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在郁达夫眼里,“秋”的生命形态意味着“深沉、悠远、严厉、萧索”。
“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读者对秋的独特感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结:相思,漂泊、怀远、感旧、不遇、失意、伤逝。类似于望梅止渴的心理预期,凡写秋之作品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格物文化。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是我国古代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我们可以发现,文人笔下不仅有对秋的体悟,还有对春的感伤,夏的阐发,冬的描摹。有对景的描绘,事的叙述,情的阐发,理的论述,这些很多源于对外在之物的“格”,而后获得“知”。
通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秋味的多重探讨,实际上也是中国格物文化的集中体现。人观察自然万物,悟人生理趣;人赏析他人言辞,明自己人生道理。不同的形态基于一种共同的文化心理和习惯——格物。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告诉我们,人生可以从自然之物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倾诉与自然之物,但更重要的是超越物,回归自己的内心。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郁达夫的秋味的多重意蕴:自然之秋味、人生之秋味、文化心理之秋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