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在高中散文教学的渗透

2017-11-06陈淑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文眼赏析散文

陈淑玲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也是将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和任务。

散文,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近几年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的一种文体。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培养其文化自觉, 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和赏析散文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一、捕捉情感,让学生感觉美

就散文而言,它不像诗歌,有深奥的典故;不像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不像戏剧,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一篇散文的构思,往往是作者带着偶然性、机遇性,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作者的随感而发。因此,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捕捉每一篇散文的动情点,体会散文的情感,从而感受散文的美。

我们知道,优秀的散文作家,常常是从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触发情感,而写下脍炙人口的美文。例如粤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几篇散文都是这样:一方荷塘,一抹晚霞,童年拣麦穗的日子……一一都成为引发作者情愫的景与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中的景、物与事,从而捕捉到作者涌动的情感。

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可以透过月夜荷塘上幽静、安恬的梦幻般景色,在荷塘漫步中赏月色、品荷塘,抓住了这几个动情点,从而去捕捉到作者隐含其中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感受到文章的奇妙之处,领悟到文章的深邃之意。

二、进入意境,引导学生在赏析中深情涵泳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境”由“情”生,“情”浓“境”幽,无“情”则不能入“境”。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带情”、“引导”是很重要的两环。教师只有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感化学生,带领学生一同在美妙的艺术殿堂遨游,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散文教学中,教师如同导游,带领着学生一同畅游。师生共入意境,深情涵泳。在赏析中感受、思索,作品感染了学生,学生领悟了作品,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散文教学就是再现散文以情感人的真面目。从这一意义上讲,散文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三、紧扣文眼,寻找行文脉络

紧扣文眼,其实就是紧扣文章的重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住文眼,需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放到“情动而辞发”的“重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文意思索。还是以《荷塘月色》为例,写作背景是暗无天日的1927年,全文蕴藉隽永,隐晦曲折,教师要紧紧抓住开篇“这几天颇不宁静”这个文眼,细心引导学生阅读。散文像风筝,飘远含蓄而难以捉摸。因此,教师要始终抓住文眼,细致引导,才能让学生也紧扣文章的重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当然,仅仅紧扣住“文眼”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理清行文的脉络。我们在指导学生分析文思时,还要指点学生明了每一篇散文的精巧的艺术构思,使学生分清层次、理清脉络,领会作者在看似平静的叙事中所蕴含的情思。

四、品味语言,升华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对于这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美文,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去品味鉴赏,并激发其感情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散文的一些精彩语段及词语进行赏析、揣摩,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荷塘月色》这篇优美散文,在赏析“月下荷香”这一段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领会“羞涩”“袅娜”等词语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趣。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语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动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

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便可体会文章的意境。由此可见,品味散文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美尤为重要。从而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学审美到文化审美的跨越。培养文化审美的意识,养成文化自觉的习惯。

五、从文化的视角观照文本,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篇篇文字如颗颗珍珠,只要我们具有文化审美的意识,总能发现取之不竭的育人素材,这正是文本的文化价值所在,是形成核心素养的主要元素。

现代教育带给教师以严峻的挑战,故步自封、自我满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读书,明日就将停止教学。读过这样的文字:“爱读书的教师总是喜欢倾听自己的心跳,总能唤起内心成长的渴望,给生命一种力量,给灵魂一个方向。”因此,只有在不间断的读书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才会溢满温馨的人文情怀,我们的课堂将会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让我们更加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浪漫和深邃。也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书中丰厚的营养才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骨肉,使自己一点点厚重起来、自信起来,并通过这些沉甸甸的厚重和阳光般的自信实现自我的超越。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在阅读中培养起来的,反过来,高雅的审美情趣又能有效地促进阅读的质量。

综上所述,散文教学是一座发掘不尽的宝库,为我们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资源。当前,在国际组织和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优势,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散文教学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使教学更科学、更合理,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合格国民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眼赏析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散文阅读有方法
巧用“文眼”,为阅读教学增效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