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
2017-11-06蔡珍芝
蔡珍芝
(江西赣州市立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不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
蔡珍芝
(江西赣州市立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卧床老年患者150例,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梗死卧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施行常规脑梗死卧床护理措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下肢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8.65±2.13)d、住院时间(10.33±2.5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2±4.25)d、(16.89±4.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4 d、28 d、45 d AD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26.60±3.20)cm/s、腘静脉血流速度(20.95±2.55)c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率4.00%(3/75)、深静脉血栓发生率9.33%(7/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67%(14/75)及28.00%(21/75)(P<0.05)。结论 在脑梗死卧床老年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下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深静脉血栓;脑梗死;卧床;康复护理
深静脉血栓是脑梗死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下肢多见,可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据文献报道,脑梗死住院患者中约1/4~1/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以突发性下肢肿胀、局部不同程度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血栓自静脉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部,造成肺栓塞,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患者死亡,这不仅意味着治疗难度的加大,还意味着患者、家庭心理及经济负担的加重[1-3]。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梗死卧床老年患者75例,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梗死卧床老年患者150例,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75例,男45例(60.00%),女30例(40.00%),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82±8.77)岁。观察组75例,男48例(64.00%),女27例(36.00%),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59.65±9.0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①临床资料完整,经头部CT、MRI等检查措施,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脑梗死诊断;②脑梗死初次发病时间不足7 d;③年龄超过55岁,男女不限;④患者、家属以及法定代理人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如下: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②肿瘤患者;③凝血障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④参加本次研究前30 d内未接受任何具有血小板凝集拮抗作用的药物治疗及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治疗措施;⑤未卧床;⑥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阅读文字资料。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脑梗死卧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常规卧床医疗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宣讲,持续观察其生命体征,指导并协助患者服用,饮食护理,病房内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病房巡视等[4]。
1.3.2 观察组患者施行常规脑梗死卧床护理措施+康复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开展康复护理前需对患者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或引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风险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将评估风险量化,详细记录评估结果,针对不同风险给予相对应的前瞻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住院时期不同,饮食需求不同,若接受手术治疗,则在术后早期给予流质食物,逐渐向普食转变,以低脂、适当增加水分、高纤维、低胆固醇为主要饮食原则,将尽快降低血液粘稠程度,禁止患者接触烟草[5]。②早期运动,术后早期护理人员需定时改变患者体位,加强肢体肌肉收缩锻炼,促使血液尽快回流,定期给予被动按摩,督促患者主动活动下肢(10 min/次,3次/d),每隔2 h拍背1次,避免患者肌肉发生萎缩,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③给予低分子肝素经皮下给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可联用血小板抑制剂及具有抗凝效用的口服药。④使用间歇性充气装置,或专业减压弹力袜,给予机械性预防措施,促使静脉回流速度加快。⑤护理人员操作准确,动作轻柔,避开血管穿刺,尽量避免经过单一经皮穿刺点进行多次穿刺,以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⑥询问患者下肢是否疼痛,观察下肢是否出现肿胀,肤色、温度是否正常,足背动脉是否正常搏动等,定期接受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⑦如发现任何异常,及时与主管医师有效沟通交流,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SPSS18.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8.65±2.13)d、住院时间(10.33±2.5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2±4.25)d、(16.89±4.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4 d、28 d、45 d AD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4 d、28 d、45 d AD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4 d、28 d、45 d AD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时间干预前干预后14 d干预后28 d干预后45 d观察组(n=75)43.29±6.85 55.9±8.95 69.88±11.29 87.95±13.22对照组(n=75)45.08±7.06 50.15±7.59 57.46±10.01 74.28±11.85 t值1.575 9 4.243 4 7.128 6 6.668 3 P值0.117 2 000
2.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及血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26.62±3.21)cm/s、腘静脉血流速度(20.88±2.49)c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32± 3.19)cm/s、(15.33±3.28)cm/s(t=12.056 0及11.671 6,P均=0.000 0);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率4.00%(3/75)、深静脉血栓发生率9.33%(7/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8.67%(14/75)及28.00%(21/75)(χ2=8.0274及8.6066,P=0.0046及0.0033)。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长期卧床,或活动量减少的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下肢深静脉为高发血管,病情特别严重者甚至可造成肺栓塞,引发患者死亡。脑梗塞老年患者病情危重多变,尤其是已经卧床患者,其静脉血栓发生率远高于非卧床患者[7]。因此,如何在脑梗死治疗期间,针对深静脉血栓个体化高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就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初期针对深静脉血栓发生高风险因素进行准确评估,并给予相应前瞻性康复护理,股/腘静脉血流速度、ADL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干预后下肢肿胀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脑梗死卧床静脉回流速度慢、血液处于粘稠状态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给予如被动按摩、更换体位、主动肢体锻炼、穿着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等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护理措施具有明确效果,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出现深静脉血栓概率[8-9]。
据文献报道,高血压、肥胖,肢体活动受限、静脉血管内膜系统损伤、长时间卧床等均与深静脉是否发生血栓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需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风险评估,并及时前瞻性护理措施[10]。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需嘱咐家属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给予其有力支持,有利于患者康复,保持心情愉悦。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卧床老年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改善血液高凝情况、规避血小板发生聚集风险、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正常的目的,从而减少患者下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 韩诗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6(33):161-163.
[2] 刘丽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5):560-561.
[3] 林辛.循证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7(4):44-46.
[4] 谢鸿,李春霞,蔡淑珍,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3,5(6):481-483.
[5] 郭丽辉.外科术后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177-178.
[6] 漆少华,王玲玲,王淼磊.循证护理在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运用[J].当代医学,2017,23(3):145-146.
[7] 李小燕,彭彩虹,龙春梅,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全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1):2994-2996.
[8] 李静雅.进展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8):2593-2594.
[9] 富丽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4):28-29.
[10]董茂渝,符晓艳.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91-1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