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各指标比值与冠心病单支、多支病变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2017-11-06王肖引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单支脂蛋白比值

王肖引

血清各指标比值与冠心病单支、多支病变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王肖引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本组90例患者均为某院2016-01—12因胸前区不适行冠脉造影术者,诊断结果提示,90例患者中,非冠心病者26例(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患者共64例,其中单支出现病变者23例(单支病变组),多支出现病变者41例(多支病变组),分析3组血脂差异及冠脉不同病变程度(单支、多支)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非冠心病组较冠心病组患者(单支、多支病变者)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单支病变组HDL-C水平较多支病变组明显升高,均P<0.05;非冠心病组TC/HDL-C、LDL-C/HDL-C比值较冠心病患者(单支、多支病变者)明显下降;单支病变者TC/HDL-C、LDL-C/HDL-C比值较多支病变者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均P<0.05;Gensini相关性分析结果示TC/HDL-C、LDL-C/HDL-C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TC/HDL-C、LDL-C/HDL-C比值可作为临床预测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冠心病;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脏病,绝大多数患者合并有心功能不全且无论是致残率还是致死率均较高,给其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具有重要意义[1-3]。本文探讨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6-01—12因胸前区不适行冠脉造影术者,其中男66例,女24例,年龄22~79岁,平均(51.5±8.9)岁。诊断结果提示,90例患者中非冠心病者26例(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患者共64例,其中单支出现病变者23例 (单支病变组),多支出现病变者41例(多支病变组),3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仪器 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试剂盒 TC采用CHOD-PDP法,TG采用GPO-PAP法,HDL和LDL采用直接法,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检测符合实验室质控标准。

1.4 方法 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07:30前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 mL,30 min内高速离心机离心,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于-80℃保存待测。经统计并计算TC/HDL-C、LDL-C/HDL-C比值。分析血脂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单位:471000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方差齐性分析采用F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血脂各项指标与Gensini积分行线性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3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 非冠心病组较冠心病组患者(单支、多支病变者)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单支病变组HDL-C水平较多支病变组明显升高,均P<0.05(表1)。

表1 3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s) 单位:mmol/L

表1 3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s) 单位:mmol/L

注:与冠心病患者比较(单支、多支病变患者),*P<0.05;与多支病变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TC TG HDL-C LDL-C非冠心病组 26 4.3±0.3*1.2±0.1*1.6±0.2*2.5±0.3*单支病变组 23 5.1±1.2 2.5±1.1 1.3±0.3#3.1±0.7多支病变组 41 5.1±1.5 2.4±1.0 1.2±0.3 3.1±0.8

2.2 3组患者血脂指标比值比较 非冠心病组TC/HDL-C、LDL-C/HDL-C比值较冠心病患者(单支、多支病变者明显下降;单支病变者TC/HDL-C、LDL-C/HDL-C比值较多支病变者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均P<0.05(表2)。

表2 3组患者血脂指标比值比较(±s)

表2 3组患者血脂指标比值比较(±s)

注:与冠心病患者比较(单支、多支病变患者),*P<0.05;与多支病变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TC/HDL-C LDL-C/HDL-C非冠心病组 26 3.1±0.3* 1.6±0.3*单支病变组 23 3.7±0.5# 2.2±0.8#多支病变组 41 4.8±1.6 2.8±0.9

2.3 Gensini相关性分析 根据累及冠脉不同病变支数和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做Gensini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HDL-C、LDL-C/HDL-C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1(表3)。

表3 单支、多支病变患者与各项血脂指标的Gensini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所引发的乏力、气促、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且疾病存在反复性,是临床常见的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4],脂质代谢异常、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尤其是血脂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引起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血液中的LDL-C到达内皮细胞间隙后,被氧化修饰成OxLDL,而巨噬细胞大量吞噬OxLDL,使血管物质平衡遭到破坏,进而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脂质核心[5]。而TC和HDL-C分别是促进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代表性血脂指标,HDL-C可以促进细胞胆固醇外流,同时还能抑制LDL的氧化修饰,避免了LDL携带的胆固醇积存在动脉壁上,而引起动脉硬化,这说明HDL-C可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研究表明[6-7],TC/HDL-C、LDL-C/HDL-C比值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避免因TC、HDL-C等血脂水平出现一过性降低对预测结果的干扰。

血脂比值在反映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较血脂单项指标更加准确,血脂比值能够反映潜在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之间的平衡。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阶段,机体内单项血脂指标变化不明显,但血脂比值水平已经发生变化,因此,血脂比值判断冠心病的敏感性更高,可早期反映疾病变化[8-10]。

本研究结果提示,非冠心病组较冠心病组患者(单支、多支病变者)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单支病变组HDL-C水平较多支病变组明显升高,均P<0.05;非冠心病组TC/HDL-C、LDL-C/HDL-C比值较冠心病患者(单支、多支病变者)明显下降;单支病变者TC/HDL-C、LDL-C/HDL-C比值较多支病变者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均P<0.05;根据累及冠脉不同病变支数和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做Gensini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HDL-C、LDL-C/HDL-C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1。这说明,临床诊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只是单纯的依据单个血脂指标水平是不准确的,TC/HDL-C、LDL-C/HDL-C是综合血脂指标,采用血脂比值指标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更加准确。

[1]程龙.冠心病心绞痛口服给药临床研究申请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执业药师,2012,9(5):40-42.

[2]薛建忠,陈月,马卓,等.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13,10(3):466-471.

[3]梁桂杰,高伟,庞国香,等.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44(22):20-21.

[4]王晓美.评价卡托普利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J].北方药学,2016,13(4):79-80.

[5]张利,刘启明,周胜华,等.血浆正五聚蛋白3水平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杂志,2011,27(4):387-390.

[6]于红梅,戴其军,柯进.发病时LDL-C/HDL-C数值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2,25(1):36-37.

[7]杨杰.血浆TC/HDL-C和LDL-C/HDL-C比值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7(1):14-16.

[8]金慧,李猛.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医学信息,2011,24(10):6471-6472.

[9]李明春,初少莉,左君丽,等.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3):270-273.

[10]洪桂玲,郑文华.冠心病患者血脂指标比值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5):609-610.

2017-04-14)

1005-619X(2017)09-0969-02

10.13517/j.cnki.ccm.2017.09.033

猜你喜欢

单支脂蛋白比值
No.6 钟薛高雪糕单价突破150元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单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缺如1例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的预测效果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低密度脂蛋白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