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的应用对策

2017-11-04袁江友

魅力中国 2017年4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袁江友

摘要:在初中教育过程中数学是较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且在学生初中学习阶段占有中重要地位。由于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并产生心理障碍,严重阻碍今后的数学学习。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的应用对策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国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方法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抽想象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跟掌握相关的学习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来获取最终的数学答案,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性能力。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的应用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经验。

一、合理利用小组

为了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进行分组,以保证学生可以在同一競争环境下公平竞争,同时将“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教学理念充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并且要求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充分了解自己需要肩负的责任,作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学生需要既要充分了解自己需要肩负的责任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为小组的其他成员负责,促使学生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充分了解到“相互依存、促进、补充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学习理念的本质,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进行,初中数学教师应让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以优带差,充分明确组内学生的位置,并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做到积极听取同学见解并用于将自身的观点表达出来,真实有效的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中,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1]。

二、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并初步了解课程知识后,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的自身优势,向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要求学生结合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在组内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小组内部讨论的过程中将问题的具体分析充分的体现在小组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寻求正确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有利基础[2]。此外,教师在结束课堂教学后应根据学生之间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层和练习,并依据学生的课后练习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指导,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当较低层的学生完成这一层应有的练习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逐渐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有效培养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时,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在课堂上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课后练习,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组内学习、组内解题的方式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3]。

三、为学生创建思考平台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建思考平台。只有经过不断地思考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并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加深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4]。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掘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思考与探索,而教师也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为学生创设提问情景,引导学生根据数学教师所构建的问题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从中发现问题,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显著提升,在发现问题以后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相关的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分析问题,最终获取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教学主题围绕问题进行,充分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抽形象思维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今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有利基础。

四、在自主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第一动力,而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单纯的使用理论教学一味的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模仿与记忆来达到学习目的,将会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与学习[5]。因此,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掌握数学相关的知识、解题技能及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而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彼此的合作探讨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不竭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预留出一段思考时间,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来获取数学答案,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答案进行验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得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奠定有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淑花.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z1):600

[2] 蔚文强.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8):40-40

[3] 张敬池.初中数学教学的自主学习探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2):76-77

[4] 于巾洪.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5(7):103-103

[5] 张红达.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14(45):1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