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04王玲
王玲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要求老师在授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内容丰富,形象鲜明的教学材料,并赋予一定的感情,再加上老师灵活生动的语言和艺术表达能力,描绘出一个精彩的语言情景表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理解教学的内容和知识。
关键词:初中教学 ;语文学习; 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创新思维,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是一种非常受现代教学欢迎的教学方式。语文这门学科,作为一门开放性强的学科,非常适用于情景教学法,特别适合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同时还能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让教学目的更容易达到。
一、在语文课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一)开拓学生视野。
老师如果应用得当,巧妙的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将能够融合学习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来。这样的教学无疑能让抽象的知识更直观的得到展现,让学生更方便的理解和学习,更深刻的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情景教学法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更优美的自然风貌,感受到更丰富多彩的人生,开拓眼界。
(二)激发学生兴趣。
情景教学法中,加入了多种其它教学手段,还加入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因此创造出非常生动的情景来进行教学,相比起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文字内容和老师单调的口授来,这样的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通過应用情景教学法,老师还可以将初中教材中许多内容丰富而又优美的文学作品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挖掘他们的内在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这些能力得到最大发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这一教学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当前情景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应用情景教学法
这并不是说情景教学法就能适用于现在的任何教学课程,虽然已经被证实能够在许多课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教学情景更丰富,美感增加,体验增强,让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说服力增强。部分教师没将教学内容特点与具体情景教学法配合,教学的情境显得比较生硬而脱离了实际。出于情景教学法缺乏创意,难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创设的情境过于生硬随意又不切实际,完全不顾文章的体裁;而由于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的频繁使用,缺乏新意的教学,让学生的积极性都难以调动了,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二)设计的情境缺乏有效根据
情境的话,顾名思义就是有情有境,部分教师不重视“情”的融入,仅仅强调“境”的设计,使得教学严重缺乏情感。举个例子,当讲解《白毛女》这篇文章时候,将讲解主旨的时间用来讲解白毛女的住所衣着,使得教学没有效果。再比如在进行叙述性教学时候,出于烘托场景、凸显内涵的目的,教师其实可以充分依靠现代化电子媒体技术来讲解,同时适当考虑为学生举办各种和讲解有关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活跃课堂,这和前者就有质的区别了。
三、改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可行性措施
(一)激发情感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开始进行情感体验,是第一步。情绪、情感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积极,具有推动作用的正向情绪和情感体验;另一种是消极、负面的,起阻碍作用的负面情绪和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当然是需要唤醒学生积极健康的正向情绪。激发学生正向的情绪和情感,也能快速调整学生学习状态的捷径。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就是在引导学生转向注意力,由松懈、松散的状态尽快调整至集中、专注的状态。关于激发学生正向情感情绪的策略很多,观摩不少初中语文名师课例不难发现,老师多以互动性的游戏、猜谜语、谈感想等方式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也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和调动。只要学生正向情绪释放得好,那么教学便能容易地步入正轨。
(二)促发情智
第一步是专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迸发较为随意,呈无序状进行,因此要以思维的理性来冲和,实现情与理的协调,促进教学的深入发展。当教学步入正轨之后,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学生的情感状态。当学生的情绪过于膨胀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疏导,保证教学进程的顺利推进。学生的情绪体验过旺,容易无视教学状态,反而导致其注意力偏离学习中心。所以,老师要及时引导,或用提问的手段引导学生关注点的调整,或者以提示的方式提醒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情感过盛,会压制学生智性思维的运转,降低其活跃度。如果随着教学的持续,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较为低迷,那么,老师也要灵活创设刺激点,再次刺激学生的情绪。
(三)借助背景资料,为教学推波助澜
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借助有关的背景资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例如,生字词的注音和释义,有助于学生快速读懂课文内容,为学生掌握课文体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奠定基础;而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又可以深化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一些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凭借自身的生活体验无法完全领会,所以借助必要的背景资料,势必会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推进学生的思考和參悟,从而领略到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经典之作。语文背景资料多种多样,而呈现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师应该选择,适宜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予以展示。如今语文教学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形式各具特点。老师可灵活选择呈现的方式,或用精美的圖片、或用优美的文字、亦或是影视资源等等。
(四)拓展延伸,把教学带入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只不过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有益的平台,让学生在其中实现语文体系的自我构建,将知识组合成为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初中语文教材所呈现的语文世界毕竟还是冰山一角,因此,还需要老师拓展延伸一些教学之外的学习资源,以此补充和丰富初中语文教学。社会生活是大语文天地,初中语文的补充与拓展需要向生活语文各个方面去发散。让学生在感受、学习中,能够具备多重的眼光、视角,以此感受语文的多元性。
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并且应该合理使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深入地研究情境教学法,不断的创新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创情境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
[2]陈华君.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作用及其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