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远古祖先的传说》教学设计

2017-11-04龚有火

魅力中国 2017年4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法

龚有火

摘要: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是在于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以后可以用历史的眼光深刻的去看待问题。教师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初中历史的教学设计,使教学的内容形式更加科学,明确教学的目的,教师要能够具体且准确的定好教学目标。课程实施就要通过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则是把课程的理论真正变为教学实践教师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方式,重视历史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设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法

一、确定好教学目标

《远古祖先的传说》这个课程设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历史到底是什么?知道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来的;也能够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到底长什么样子,人类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火的;人类最早的群居生活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通过教材当中穿插图片培养学生识图和分析能力; 把图片表达转化为文字描述的能力;我们的祖先发展进化的整个过程虽然有些缓慢,但其沿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在进化;在远古时代的生活就得出,单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甚至无法生存,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整个群体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二、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入新的课程

教师从开篇一个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 “对于人类的起源这个问题,东西方的看法相同吗? 他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通过学生普遍认识且容易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这样既能够提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又可巧妙的把本节课程引出来。 在学生回答后又接着引出问题,然而真正的科学事实又是什么呢?接着通过讲述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而引出了我们的主题,我们都知道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那是怎样进化的呢?我们的远古祖先是谁?是什么样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寻这些问题。

三、讲授新课,导入教学内容

先通过看图,让学生引发思考。 锻炼学生识图、分析能力,通过图文并茂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而不空泛的指出重点让学生去记忆,使学生结合图像和内容更加牢记有关我国早期发现的人类的相关知识内容。 接着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元谋人,接着用问题再过度到下一阶段,在元谋人之后出现的下一类原始人是北京人,那么引出问题 “北京人生活地点和距离现在的时间。在发现北京人之前,陕西还出土了蓝田人这就是对教材内容的丰富与扩充。通过看图和对比学习之后,学生不仅仅掌握北京猿人体形态特征,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并结合这教材上图片直观的讲解介绍,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就能理解课文的重难点,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提问“人们后来在北京人洞穴里找到了很厚的灰烬,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并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很好的帮助,让学生从中知道北京人在使用火之后,在体质和生存条件方面都有改进, 可以说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这时候就是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时候,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通过问题能看到一些本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肯定,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 最后让学生思考课后的想一想内容 “北京人是怎样得到并保存火种的?②在使用火之后北京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这是学习北京人之后对基础知识的补充,教师应该从多角度的去开阔学生的眼界,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了一些新知识后,自己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想要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完北京人之后便是山顶洞人,讲解了山顶洞人的基础知识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后用表格对比回答“山顶洞人较北京人來说有哪些进步?”这样能够培养学生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分工并进行讨论总结的能力,这样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把知识重点建立起一个框架,便于记忆。 接着讲到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的知识点,同样用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河姆渡氏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陶器上刻有特殊的图腾——水稻和猪纹。这个时候就可以提问学生这个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条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大胆积极地回答问题,活跃课堂的气氛。最后这部分又引出一个问题: 半坡人的房屋为什么是半地穴形式的? 和河姆渡氏族的房屋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不断的对比提问,培养学生的比较与分析总结的能力。 最后一部分以炎帝和黄帝、尧舜禹的传说来收尾,讲故事总是容易让人着迷,故事讲得好也是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

四、课堂总结、进行知识梳理

课堂的最后运用多媒体展示来回顾总结这节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通过对每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小结,让学生能自己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聂延虎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和改进对策》,2015年24期

[2]邱云青 .《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及其问题》,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