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明清私家园林踏访

2017-11-03长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7年4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假山扬州

文/ 长北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设计史与传统造物 Design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Creation

江苏明清私家园林踏访

文/ 长北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江南是中国明清私家园林最为集中发达的地区。江苏境内,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同里退思园与扬州个园、何园、泰州乔园等,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笔者长在扬州,工作在南京,亲人在苏州,有逐一寻访、一游再游江苏明清私家园林的便利。老境卧游,追忆评点如下。

苏州现存园林中,建于元末的狮子林以高墙壁立、假山占地极广著称,只是假山堆叠成丛而少成峰,可对看而难攀缘。清人沈复《浮生六记》评,“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1[清]沈复《浮生六记》,朱剑芒编《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版,所引见第54页《卷4•浪游记快》。,真言无价。拙政园建于明中叶,以水面开阔、疏朗自然见长,总面积达62亩。园内借北寺塔远景,曲廊上方借补园“宜两亭”,花窗、长廊、地穴又使园林各区景色互借,“留听阁”取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诗意,是调动听觉参与视觉审美的佳例(图1)。近年,园区面积大为缩小,游人又大批入园,杂沓缤纷削弱了此园朴素明净的艺术个性。留园初建于嘉靖年间,同治间改用此名。五峰仙馆将中部原有园林分隔成东、西两园。西园以水景见长,花墙、回廊使大小庭院层层相套,分而不隔,于空间的虚实、大小、明暗、开合、藏露中极见匠心;东园以建筑为主,鸳鸯厅前有冠云峰,左右有瑞云峰、岫云峰,起峰高耸,传为北宋花石纲遗物,惜乎周边空间过于逼仄;东、西两园外,其余为清末至今陆续扩建。艺圃,为崇祯间《长物志》作者文震亨私园,以精巧雅致著称。入门折向,见窄弄障景,过窄弄,方见豁然洞开:东路有厅堂三进;西路主厅前凿池叠石,大池小池相通,占地不大能得高峻幽深(图2)。

图1 拙政园

图2 艺圃主景

图4 退思园,笔者摄于同里

现存苏州园林多建于清代,或于清代重修。网师园初建于南宋,乾隆时重建,大厅对面砖细门楼雕镂精美,为乾隆间原物。园内亭台楼榭无不面水,布局紧凑,陈从周赞为“小园极则”。沧浪亭,初建于北宋,清代重建。它巧借园外河道扩大园林空间,园内水石苍古自然。环秀山庄,乾隆间重建于五代金谷园遗址,道光间晋陵叠山名手戈裕良叠石。它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假山千岩万壑,入山径,景有高远、深远、平远,人可仰视、俯视、平视,洞、壑、梁、涧,变化万千,登临悬崖,真有身在深山大壑之感,允推为江南园林叠山第一(图3)。耦园,建于清初,厅堂多进连接东西两园,特色在于以楼环水并巧借园外河道以水环园。同里退思园,建于光绪年间,水面过半,环湖建筑如贴水面,令人感觉十分亲切,花窗嵌字亦属少见,楼上复道平直,不及扬州何园复道回环精彩(图4)。常熟燕园,始建于乾隆间,小而朴素明净,园内戈裕良叠石“燕谷”蜚声南北。苏州值得一提的园林还有:木渎严家花园,建于晚清,中路为厅堂,东路水景能得开敞,西路以长短曲折的游廊分割出数十个景区,空间极富变化而无局迫之感;木渎虹饮山房,传为乾隆行宫,厅堂轩敞,庭院宽阔,戏台飞檐高翘,园区湖石高峻,惜乎空间了无变化;怡园,同、光间在明代遗址重建,因在人民路,入门如入闹市,庭院较少隐藏,主景山水尚属开敞可观;听枫园,建于同、光间,绕过漏花屏门方见水池假山,小门折向厅堂,厅前丘壑幽深,自成又一幽静院落;曲园,晚清俞樾私园,狭长能得清幽,半亭长镜令人产生错觉,恍若镜框内别有洞天。最妙此园游人罕至。笔者游此园时,见退休教师围坐于石凳,依次吟诵《将进酒》,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图5 个园夏山,笔者摄于扬州

图6 何园环湖复道曲廊扬州

如果说苏州园林秀婉似吴娃,扬州园林则雅健如名士。清代扬州由盐业带动,经济文化臻于鼎盛,加上康、乾各六次南巡,使“扬州园林之盛,甲于天下”1[清]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所引见第72页,《卷下•维扬胜地》。,乾隆间李斗《扬州画舫录》引刘大观语云,“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2[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所引见第144页,《卷六•城北录》。。瘦西湖两岸,湖上园林如冶春诗社、西园曲水、小洪园、倚虹园、净香园等,巧借河道点缀天然。在钓鱼台圆洞门看五亭桥和白塔,建筑轮廓形成弧线松、紧变化的奇妙组合,景色相对,断而不隔,互相呼应,互相映衬。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平山堂西园,至今尚能得其自然。城市山林如个园、何园、小盘谷磨砖“地穴”、“月洞”、“门景”等,比苏州尺度大,线脚和转角较苏州刚中有柔,简洁利落;“洞窗”磨砖为窗宕,“漏窗”于窗宕内用青砖连搭几何图案,令人叹为佳绝。苏州园林漏窗常用蝴蝶瓦堆砌曲线图案,花窗则多用铁骨裹以麻丝,糊以灰浆,堆塑松、柏、鹤、鹿等图画,很少用水磨青砖镶砌窗宕。扬州园林不取堆塑花草、树木、鸟兽的“花窗”,洞窗、漏窗水磨青砖拼缝严密,打磨细腻,工艺考究,甚至一面墙壁列洞成行,“透风漏月”。

扬州个园建于嘉庆年间,著名在于四季假山:春山系洞门前石笋配以新篁,状如万杆竞发;夏山以太湖石堆叠,主峰分明,次峰辅弼,池内铺设步石,洞内透入天光,山顶架起飞梁,上下盘旋,曲折相通,山山藏洞,屋、洞相连,清泉滴响,深得“夏”之意境(图5);秋山以黄石堆叠成峰,石磴道通向峰顶琴室,石上有红枫交映,状似秋光烂漫;冬山以宣石堆叠,状如石上积雪,背景墙上磨砖砌出一排排圆形洞窗,风过飕飕作响,愈增冬之意境;宜雨轩居中,楼上长廊连接夏山、秋山。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建于光绪年间,以磨砖漏窗区分东、西、南三区。西区蝴蝶厅楼上下复道长廊,绕园又折向屋后小园,长达千余米,与楼下环湖复道长廊呈立体交通,将楼阁、假山等全园景色串连了起来。游人可从主园登楼,随复道折向,折向,再折向,从屋后小园假山峰顶沿嶝道下楼。廊下一排磨砖漏窗,造型之美、尺度之大、研磨之精、垒叠之巧,藏工不露,整饬大气;一排什锦洞窗,花式各各不同,磨砖堪称精绝(图6)。南区片石山房叠石,传为清初画家石涛画此蓝本。小盘谷建于光绪年间,磨砖门洞造型各各不同,游山廊下磨砖窗宕有书卷、亚字诸式,圆窗宕磨砖真如圆规画出。二分明月楼建于光绪年间,原庭院中假山成林,体大峰高洞深,假山前用碎瓦铺地成粼粼水波,俗称“旱园水做”,新修则零碎不成格局。扬州清代城市山林尚存:逸圃,建于民国年间;匏庐,建于民国年间。大量清代私园如以四季假山著名的八咏园等,曾被尽数毁坏,有望逐步修复。

图8 二分明月楼围墙外武承巷,笔者摄于扬州

图9 逸圃内巷中设“卷”并镌石匾额,笔者摄于扬州

图10 逸圃内小园一角,笔者摄于扬州

苏、扬二州之外,南京瞻园为明初功臣徐达私园,厅堂轩敞高大,北园开阔,叠石有雄伟气象,为明代遗物,可惜剪影为现代建筑破坏(图7);南园叠石丘壑幽深,为今人刘敦楨补造。无锡寄畅园造于万历间,咸丰时重建,以背枕惠山、巧借自然、冶内外于一炉、纳千里于咫尺而知名江南。无锡蠡园建于民国年间。入小门,原有假山窄弄障景,过窄弄,眼前豁然洞开,宝塔与太湖一静,一动,一竖,一横,一华彩,一淡泊,美得真令人窒息!今人不谙障景高妙,将蠡园扩成大园,小园围墙与假山甬道尽拆,宝塔与太湖成了艰难走完空旷绿地之后的尾声,元气彻底涣散,对比美也荡然无存!陈从周说,“一个好的园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园的历史,更应知道园的艺术特征”1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又说,“很多名胜地点,为了扩大空间,更希望一览无余……大是大了,得到的是空”2陈从周《梓室余墨》,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瘦西湖》。。小园改大园,毋宁说是花钱购买破坏。

江南园林多为士大夫退官隐逸而建。其外观都不显张扬,高墙深院藏于窄巷小弄,见士大夫心理的内敛封闭(图8)。园名多表现出园主意趣,如“网师园”之“网师”指渔父;“退思园”、“寄啸山庄”……从名字即可知主人隐逸于世的意愿。扬州个园抱山楼悬“壶天自春”匾额,廊壁嵌清人刘凤诰《个园记》石刻,从所刻“不出户而壶天自春”等语即可知主人的避世意愿;“愚园”、“随园”、“懒园”、“拙轩”、“惫轩”云云,可见士大夫人格精神萎缩之一斑。

江南园林中,水池、假山不可或缺,给人咫尺山林的错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中多设书斋、吟馆、琴室、经楼,厅、榭、亭、廊、卷各以不同的主题命名(图9),或嵌石碑于壁上,或刻石于假山,楹联、匾额在在可见,或在屏风、屏门上雕嵌绘刻:通过各种手段,彰显园林的诗文意境。苏州耦园石桥刻“形影相照”,榭题“枕波双影”,亭题“吾爱亭”,园景成为园主夫妻恩爱的见证;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三面环水,取宋人诗意“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匾额刻“月到风来”,仄仄平平,读来上口,诗因园韵味悠长,园借诗升华意境;苏州留园壁上嵌有褚遂良、苏轼、董其昌等人书法刻石。如果说西方建筑与雕塑接近,江南园林则赖诗文绘画升华山水意境。

图11 何园内磨砖什锦洞窗,笔者摄于扬州

图12 炳泉书屋室内陈设,笔者摄于扬州

江南园林尤其擅长以空间大小、强弱、藏露、先后的安排和宾主的呼应,形成线形流动、纵深延展的空间序列。线形延展使江南园林像丝弦,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尾声;像国画手卷,移步换景便柳暗花明,不断获得新的美感。大小不一、景色各异的庭园有时相隔,有时相套,有时并列,空间时收时放,虚实相生,墙角屋后皆成图画,使人如游万花筒中,(图10)。江南园林的最大成就,正是在层层相套、旷奥交替、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空间中展开线形延展的序列,使山水、花木与亭榭节奏起伏,依线型串联成为灵动有序的视觉空间。合院往往数进房屋数个天井,空间一收一放,一实一虚,形成明显律动;径所以迂回,桥所以九曲,廊所以绵延,都是为了延缓时间流程,强化空间感受。留园最妙用花墙、回廊、分割园内空间。隔则深,畅则浅。如果将留园内花墙、回廊尽拆,小园是成大园了,园中景物顿成散沙。可见,江南园林之美,不在各别要素的奇巧变化,而在空间组合的高妙;可见,江南园林整体之美远远大于部分美之和。

江南园林还长于用借景、对景、障景、框景、分景、夹景、添景、透景等手法,使园内空间通透,似隔还连,景色富有层次变化;使园外空间进入园内,打破窄小空间的界限,扩大了观赏视野,从有限伸展出无限。各式洞门、窗宕和花窗,使闭处能透,近处能远,小处能大,隔门或隔窗借景,又使景如镜中花、水中月,如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增加了园林景观含蓄的美感。每当明月当空,隔窗宕看一池波光,愈觉得湖边楼台花木迷离变幻(图11)。

江南园林尤其表现出对物境融合的关注。桥做成拱桥或步石,栏杆做成美人靠,建筑构件上雕以花鸟草虫、山水树石等自然纹样,以减少建筑构件的功能意味。花窗、门景、月洞等富有变化的曲线,使冷漠的墙壁变得风情万种。叠石摹写的是人或动物的生命情态。其造型漏透,孔眼漏透,与周围环境组合通透,可障,可分。小室陈设比厅堂陈设更见精巧且布置活变(图12)。总之,江南园林千方百计将大自然的不规则线条引入园林,将宇宙万有的生机引入园林。其指导思想正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江南各地园林各自巧借天然形势,有效地避免了无景造园生出的蹇促之感。镇江园林得江山之壮阔,无锡园林得太湖之淡远,杭州园林得西湖之烟波,南京园林有十朝古都的轩昂大气。清人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言,“江宁滨临大江,气象开阔宏丽,北城林麓幽秀,古迹尤多。苏州则以平远胜,所谓山软水温也。太湖诸山非不倩垒,而溪径率不深,惟杭州之西湖,则烟波、岩壑兼而有之,里山尤深邃曲折,四时皆宜,金陵、姑苏不能不俯首矣!扬州则全以园林、亭、榭擅场,虽皆由人工,而匠心灵构,城北七八里夹岸楼舫无一同者,非乾隆六十年物力人才所萃,未易办也”1[清]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所引见第46页,《卷下•广陵名胜》。,堪称江南园林解人。

The Discovery of Private Garden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江苏苏州、扬州、南京等地明清私家园林是江南明清私家园林的精华。作者以亲身踏访为线,逐一评述江苏明清私家园林审美个性及其修复造成的缺憾,并从数十案例中归纳出江南明清私家园林的审美共性。

Private gardens in Suzhou, Yangzhou, Nanjing and other place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the essence of private gardens. The author himself paid a personal visit to these gardens and made comments about the aesthetic personality and pities during the repairment of these private garden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e by one. The aesthetic generality of private garden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ll be inducted from dozens of cases.

江南 江苏 明清 私家园林

Jiangnan; Jiangsu;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rivate gardens

10.3969/J.ISSN.1674-4187.2017.01.007

长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史论、艺术美学、工艺美术。

(责任编辑 顾平)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假山扬州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扬州的秋日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调皮的小猴子
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