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良善与共生之反思
——借改造激活设计伦理与生态共生
2017-11-03熊承霞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文/ 熊承霞(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之良善与共生之反思
——借改造激活设计伦理与生态共生
文/ 熊承霞(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在当代,漫长的历史变迁,城乡样态逐渐在岁月的锤炼中显露沧桑。老旧的生活设施与现代生存追求难以和谐成共同的语境,时尚化的视觉张力与骨髓中徜徉的华夏精神难以达成默契。改造更新的迫切与怀揣各种“目的”的改造者共聚在城乡,数年间的大刀阔斧换来了乡村的“新颜”和城市的“洋态”,但人们在享受新视觉时,却猛然惊醒在“变异”与“同质”中。改造遮蔽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品味,成就了设计的“暴力”,设计丧失教化功能而使得社会事件和问题日益增多。乡村拷贝了各种美丽,城市追捧西式的科技时尚,那些经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破旧后残存的中国样式愈发“珍稀”。在改造中设计究竟应当扮演何种角色?驱动社会何种文化?传统儒道思想的伦理视觉在当代能否传承?良善再造有可能抚慰焦虑的人性吗?借厂房改造的契机,探讨改造设计中的“善意”,为那些命运堪忧即将废弃的遗产建筑探索“新颜值”之道,透过设计传播社会正义、激活普遍认同的伦理。
一、设计至善的内涵
经济推升企业更新换代,遗留下大面积的厂房与仓库。上海苏州河四行仓库较早被“善意”治疗。四行仓库的成功,启发一些城市依循历史文化“症候”,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干预下“变体”推行“善意的设计行为”,如天津的五大道复兴,武汉的昙华林改造,这些“善意”激活了城市沉寂的旧态文化原形,语境中穿插着当代品位。设计干预成功地塑造了“大众审美新形象”,表达出“人性的关怀”。但众所周知,设计的良善需要主客双方的尊重态度,抛弃商业市侩,在正义与良知的支配下激励产业拥有者给予建筑与建筑师的尊重。城市发展中尚有众多需要被激活的“犄角旮旯”,乡村小镇正挣扎在修复与践踏之境。
图1 军工路1100号改造原型与透平机车间
中国文化在数万年间的变迁中,留存着大传统前代就开始的“造物精神”。建筑如同经久使用的物件,在时空、地形和样态的事件中关涉社会性道德,成为上演伦理的空间。建筑在传统中国重要的作用是“中介转译”,传播伦理思想修束人的良知天性。自汉以来“独尊儒术”,儒家以“仁礼”作为社会关系总旨,建立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观照,每种造物叙事都成为修身齐家的伦理指南。然而城市的发展,传统的样态因陈旧而面临整顿,一些工厂建筑因功能转制而任人亵渎。以利益为最大化的开发商希望的是夷为平地重建,政府拥有的权力和能力徘徊在“政绩”开传统建筑内蕴的伦理价值,单纯就传统建筑技艺结构的部署,彩画雕饰的精微,工程美术与艺术的智慧移植,都值得“考古式”研究,这是他者文化不能够拥有的文化原型。
“设计的善意”包括两个内涵:一是内蕴的设计共生,人是一切设计的旨归,天人和谐为最高追求;二是设计与环境与人文共生,设计的善意体现社会普遍性追求。对于正迈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中国而言,设计之善正是矫正“设计暴力”与“设计过度”秉承的智慧。无论城市改建,还是乡村新生,人们必须依存的“法则”是以避免利益链条和迎合权力资本。是新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是“仁善”的传播。在全球化的当代,设计正构筑人性关怀,以善意的形态与思维唤醒社会,扩散仁善的伦理,回归生存的本质。
传统中国建筑从未授予学理认知,也没有与金石书画艺术地位同等。金石书法受到上至皇家下至士大夫的“宠爱”,表达文人的心性与修养,代表中国的艺术精神。明朝的小木作就曾获得良好的机遇,明熹宗朱由校对“木匠活”的追逐而成就“明式家具”。但大木作营造建筑却缺少社会主流“知识人”的参与,仅传承在无名匠人的师徒中,自然无法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又因为缺少专门的理论研究者,其传承状态少有系统提炼,常常在改朝换代之际,后代就开始推毁覆盖前代的建筑,以示当朝天威,并不考虑前代的技术合理。幸而在品味极高的宋朝,为阻绝虚报工程费而在全国推广“营造法式”,使唐宋的经典形态与技术精粹得到体系化标准保护。但正因为师徒家族传承,即便遭遇战争的摧毁,中国的建筑技艺也仍然一脉相传。定居的农闲时光,乡俗文化盛行为工匠提供了生存,时至今日在一些僻远的乡村仍然留有建造的华章。然而建国后至1980年代,经历多次国家的文化运动,“革命”不仅损毁了传统样态,最直接的是失去了优秀工匠。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又再次威胁手艺人的传承和生存。人人都在二级市场、媒介市场、商务市场赶捞资本,尽管国家以资金支持非遗申报促进保护,但要在短时间恢复文化和建筑的基因传承,则还必须是全社会的努力,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
二、改造实例中呈现“善意”
改造案例位于上海市军工路1100号,是一处内蕴工业特性的建筑,恰逢被高校收购而新生,目的是打造艺术学院的“师生共同体”。主体砖混结构,顶面棚式钢构。外观类似贝伦斯的“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正是因为外形巧合,使它免于拆除,如图1所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目的是幸福(eudaimonia),但是要想达到这种目的途径不是寻求快乐而是在于完整的活动”。人在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是各种思想行为的传播,自大传统前代开始,华夏开展“适者生存”的探索,以“礼乐治国”而延续文明。《礼记•曲礼》 “道德仁仪,非礼不成。”《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中庸》曰:“羲,宜也”《说文》曰:“宜,所安也”,这仪与宜核心展示人们对于生活快乐的追求,也可以说体现着审美,“审美活动是能超越与实用性功利性之上,为了愉悦身心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改造建筑处在110年历史的大学校园,该校为美国庚子赔款而建,初建时得到美国建筑师墨菲的设计规划,整体环境彰显美国“浸教会”的风格,同时渗透折衷主义样貌,不同于其他庚子赔款而建的中式折衷,校园笼罩在清教徒的宗教氛围中,如图2所示。尽管校园独特而魅力,但作为教化道德的场所缺乏民族风格,缺少建筑对学子的影响。正如齐康院士所言:“建筑生长于环境之中,它占有土地,并与周边的建筑群体发生关系,树木与道路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是为环境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建筑总体的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人类活动在一个时代中有它精神的一面,我们社会主义的城市就是要求物质和精神的双赢。”传统儒家智慧性地认识到建筑对道德伦理的影响,建筑的形制和规范皆体现人的社会伦理,将人对于良善的需求透过建筑而反映,建筑如同“活态的伦理视觉”。
图2 改造项目所在地的宗教建筑样态
图3-1 西门双狮与水池
图3-2 中轴高窗视觉中心
改造植入传统中国“参物序,制人纪”的视觉元素为定位,包括汉阙、斗拱、牌坊、拴马桩等。由于建筑东西横陈,跨度超32米,因此设置三处入口。建筑北临校园外围墙,南部有巷道,光线被高层建筑遮挡。整个建筑颓废凋敝,结构单调枯燥,因此增加雅致灵动之气为要点。周敦颐曰:“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景缔造环境的灵气,西门地势高而开阔,由此在西门挖0.2米的水池,援引双狮分立护门强调威仪与正义气场。狮子寓意智慧,双狮孕育灵秀才情。水池正中交错铺设青条石,仿若九曲桥,在风水学中暗合生生不息,配之四角排列的铜柱更添仪态。西门立面由垂直向下的高窗营造视觉中心,将建筑拉向崇高,高窗左右排列三组方窗,秩序中分的窗与门楣上非对称的墙面装饰互为调和,扩展原本单调的层次为多层次,延伸内部视线增强照明,建筑仿若获得呼吸空气的能力,如图3-1、3-2所示。
传统中国,建筑主要彰显“礼”,礼的实施和规范用来克制欲,因此礼建立在建筑的参照中,实际物质的外化使礼免于形式。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玉和帛在这里泛指所有高贵的仪式化的物质符号。“孔子所创立的以‘仁’‘礼’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学,其最重要的意义即体现在为中国文化由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转化、进而再自觉向外扩充所做出的努力上。”理解了中国建筑“礼”的物质外化,决定了东门的改造方案,搭建牌楼延伸仪式,牌楼间柱中浅挖0.6米的方形水池,移山西“拴马桩(望桩)”静列池中。青石雕刻的望桩凝重兀立。风雨剥蚀中更显古拙世俗,袒露秦人尚武之性。斑驳的桩体暗示千百年的民族沧桑。华夏的造物常常“模式同构”,拴马桩未必都是拴马,其方正立柱上圆雕的各类麒麟异兽,表达的是民俗之“礼”,如国家庙堂常以“华表”镇国,这个“拴马桩”可谓望柱的世俗变化,传递宅舍宫室的“礼之具”。“模式同构”下的望柱目的是彰显风范,“表劂校园”,使这幢建筑发挥“精神心理场”的作用,增加校园鲜明的建筑识别和象征隐喻。桩顶雕刻如迎宾状,以整体高低有序的布局形成心理引力,率先将人的视线吸引到大门,恰如戏曲开场的锣鼓点,先声夺人。在门楼的屋顶,有意识地安置了一处极具魅惑空灵的帐幔,视线由谨严礼度的空间场游离到传统中国的仙侠场景,如《琅琊榜》剧情在校园的呈现,如图4所示。
“棚户”北面墙体整体以飞扶壁钢架构成半拱廊壁,外部表皮用横条木构排列成半通透墙体,形成全景式水平长窗墙,改善采光问题。墙体正中新开设一门,形成整体功能的三次元空间。最创意的是顶面正中为水平式“空中长廊”,改变原有厂棚顶的简陋,长廊既隔热节能又飘逸,如同水乡河桥之长廊,极具空间仪式的共享效果。三角形波浪起折的屋顶,以传统的蓝色琉璃板瓦和绿化组合出鲜活的造型语言。排列秩序的板瓦在中国使用了数千年,亲切而有素朴的文化质感,不足之处是色彩,加入琉璃色和多彩植物则避免了色彩的灰暗。同时在屋顶的组合秩序中,以打散构成获得视觉韵律的同一,如图5所示。这些外化的语言营造校园中的设计伦理,笔者曾强调设计的治疗功能,“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应和凡俗的生存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的精神超越,而成为如文学或音乐作品中支撑出的精神力量。”
图4 魅惑空灵的帐幔
图5 魅惑空灵的帐幔
三、以内部空间实施生态共生
传统中国将良善呈现在造物中,庙堂宗祠表现出舒展敦厚之礼乐教化,宫殿城墙传递出巨硕静穆之仪,厅堂庭院隐喻的中正秩序,台榭轩亭沟通人文心性,公共鼓楼传达严正重拙之像,陵墓建筑寄情再生生命,中国建筑的可阅读性,透辟出整体社会推崇的“齐万物”标准。正如李晓峰教授所言:建筑师需要建立“建筑即媒体”的概念。建筑师还担当“传播者”的角色并负有社会传播责任。如果他们在建筑创作中,意识到自己同时也是信息把关者和媒体制作者,在研究建筑学相关问题的同时也将各类‘受众’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其作品的意义定将有更多的延伸。”
图6 伏羲女娲的造物法器
图7 剖面表述
图7 内部空间分层表述
图8-1 丛林肌
图8-2 丛林模
传统中国建筑可谓儒家思想的中介转化,以设计传播儒家伦理。正如杭间先生在《设计的善意》中的观点:“形而上地看,中国人近现代的生活质量,文化的尊严,传统和现代的纠结,可以相当夸张地体现在‘设计’的层面上,‘设计’以及它所体现的目的成为一种先进生活方式的象征,在中国不同时候的改革中成为许多先进人物向往和追求的。”儒家思想影响的造物精神核心是“践行”在物质中的比德,其传播的伦理主题早呈现在梁氏祠的画像砖中,伏羲女娲手握的不是某权仗或法器,而是角尺与曲规,这是现代意义的绘图仪,正是“造物”的践行实在,如图6所示。作为中国的造物之神,画像砖反映了中国自上古而传的“德治统辖万物”的态度。明朝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哲理概括了传统中国推行的本体思想,隐喻设计造物对人性的潜移默化。
本次改造的建筑不受承重柱的干扰,提供了设计的自由。良善的寓意也实施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三个相互联系又适当“距离”的空间模块,意欲融合“河滩、山丘、丛林”的生态共生,如图7所示。为了有效反映自然生态,内部装饰材料由“桑皮纸、白松木、亚麻布”组合。对于室内设计而言,最好的设计在于天然材料的运用,一方面是对材质生产者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居住生活者的尊重,这是“良善”的举措之一。设计中如果不能理解天然材料,又何谈“善意的设计”。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机械式发展和改造已经让人们麻木不仁,设计的生态共生意味着返璞归真。正如黑川纪章所言:“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没有森林和河川, 没有其他的生物, 人类也就不能生存下去。城市设计不仅要考虑为人类, 而且必须考虑与自然和其他生物的共生。”建筑作为城市的组成,城市共生的意义也就同样对建筑空间有效。
上左部的“山丘区”上层为多功能讨论区,下层是办公、阅览、会议、接待空间,明确指向公共和私有。墙面以极细腻的白松原木打造不同比例的方块形,构成网络化视觉肌理,寓意山丘原型,迎合生态“共生”,如图8所示。
图9 布幔穹顶悬垂
图10 和静空间
图11 南面的内部空间
正中“丛林”展示区,挑高6米使整体空间具有张力,满足教学交流与展览共叙恢弘。柔性织物布幔沿穹顶悬垂,在大量直线条的堆积下配以最纯粹的原木诠释简约美。与之呼应的地面是开放的展示区,左右分立的垂直展板摹拟“丛林”意象,展示墙同样以白松整体成型“门扇式”展板,不同的是降低方形网格密度,中间采用旋转式门轴控制展架方向,以备展品调整角度,制造观展时的有序和交互的灵魅动线,如图9所示。
右侧为“河滩”意象,独特地设计了一池方水,池中打造“秋水伊人”般的“和静空间”,用来承担茶会、小型报告和研讨。和静空间采用可移动屏式围合,辅助麻布门帘,飘逸而轻盈,开合之间完成公私空间转换,如图10所示。池水环绕赋予空间以静谧,激发生命循环机能,仿若回到人之初的“孕育”状态,映射良善的感恩情怀。
南面原有建筑为横排式连续空间,但采光依赖人工照明。有意识地将外墙与单间并置改造,用飞扶壁制造内廊的飞升。外墙由两组三角形山墙构成“举架”结构,强化出下部墙体的三组分区,以柳按防腐木定制明式垂窗立于左右,中部窗垂直架构在柳按栅栏上,向内倾斜45度,丰富立面左中右三处格栅的投射光线,营造亲和变换的效果,如图11所示。整体立面结构转承起伏,在不同的线性排列中,体现出大明秩序风范。一般而言人们印象中的线性结构为日式,垂直的设计有意说明中国对于木作的掌控无论传统中国还是现代中国都是不可替代的。
当代建筑和环境设计的创新忽视中国质素的提取,摒弃传统的习惯,以现实的生活迎合西方和日韩的部署,只能是削足适履,使传统样式湮灭无闻。“当西方经历现代文明深陷市场社会污垢转而向东方找寻“文明”,殊不知东方的传统精神早已在对西方文明膜拜后处于“深冻”或瓦解状态,而背弃传统中国精神的当代国人却还在西方的物质世界中满足并愉悦。这难道是世界性的消费社会怪圈的‘新陈代谢’?”
四、伦理视觉的善意激活
善意的设计在当代的践行表现在两种形式中:一种是对旧的修缮,以及修缮中对原本固有的形态的改良;另一种则是移植、增植,城市乡村中有大量样式单一的厂房,对它们施以华夏遗传基因的样式,是对传统文化原型的活态新生。中国各地受国际建筑大师的风格影响,张扬的“新美态”威胁着中国城市旧的风格,如同殖民时期西洋嫡裔的建筑派别在中国的暴力式“入侵”。中国历史上在开埠以前建筑的样态经工匠之手基本上是一种“类似”的样态,但开埠以后的西方的势力及经济则完全遮盖住旧有的样态,呈现“百花齐放”式西洋图景,众多城市都留有“万国建筑博览”区,述不知这恰好体现出“样式”的殖民,干扰着伦理取向。
今天新的西方建筑样态继续在喧宾夺主,唐突地挤迫华夏精神的绽放,这或许是温和式的文化攥改。曾有媒体统计中国的“美国国会大厦”有9处,且这些山寨“国会”大多用于“法院”或政府机构,难道要借助山寨“国会”彰显美国之“法”的威厉。正如《原始副本—当代中国的建筑模仿》作者比安卡•博斯克在参观内地仿制公寓建筑后所言:“他们卖的不仅是山寨西方公寓,还有更美好生活的梦想……。”为什么山寨和大师作品前仆后继地“为着他者的精神”绽放在中国大地,是带着中国质素的传统建筑落后了?人字坡反宇曲线、举架斗拱、纵横月梁、沥粉贴金,这些彰扬传统哲学思想、隐喻的中国伦理造物符号与当代无法协调?如果上述是隽永的美又为何未能在当代引发共鸣?传统建筑的“法式”,是设计对思想的深度延伸,因思想确立而终使设计被提升到精神与物质的超越中。同时也是对已有的地域样态、设计思潮、设计哲学的再认识。透过设计导引的社会普遍伦理,则是人性的培养。改造中积极探索传统中国样态的激活,是至德的善举和设计的良知。本案例的改造,某种意义是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为了社会的良善。
[1]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2.
[2]陈莉,依附与超越:中国古代审美的两个维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5(01): 93.
[3]齐康,建筑形态与传承[J].建筑与文化,2015(01): 35.
[4]李建,论孔子“仁”学的人本意蕴[J].道德与文明,2009(02): 52.
[5]熊承霞,设计治疗对社会德失的价值意义 [J].包装工程,2016(22): 86.
[6]李晓峰,建筑作为媒介的意义[J].时代建筑,2014(06): 62。
[7]杭间著,《设计的善意》[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0.
[8][日]黑川纪章,共生城市[J].建筑学报,2001(04): 8.
[9]熊承霞,传统营造叙事伦理之活化与新生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6(6): 111.
Reflections on Goodness and Symbiosis of Design——Revitalizing design ethics and ecological symbiosis through
在建筑改造的热潮中探索历史文化样态的传承与伦理视觉的激活,对时尚现代西方样态“入侵”后遮蔽本土民粹设计而进行伦理反思。通过改造工业建筑的内外空间而铸造良善视觉图景,焕发传统中国营造中经典样式的当代价值,理解传统建筑中传递的物质化中介符号作用,重塑儒家思想与建筑的生态伦理共生,实现建筑改造中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atterns and the activation of ethical vision in the upsurge of building renovation. Reflections on the Design Ethics in the Face of the "Intrusion" of Modern Western Forms of Fashio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pace and casting good visual picture, The Cognition of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of Classical Sty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Understand the role of materialized intermediary symbols in traditional buildings, Re - shaping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Confucianism and architecture symbiosis To obtain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spiritual valu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uilding.
设计伦理;生态共生;良善样态 ;造物之美
Design Ethics, Ecological symbiosis, Good modeling style, The beauty of creation
10.3969/J.ISSN.1674-4187.2017.01.009
熊承霞,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
(责任编辑 姥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