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与“整体”:儿童两种阅读存在的转化
2017-11-01丁素芬
丁素芬
摘要:“碎片化阅读”不仅改变着成人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也存于儿童阅读常态中。“碎片”与“整体”两种阅读方式的价值特质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用哲学的观点看,没有唯一的“整体”,也没有绝对的“碎片”,“主体化读”“长程目标”“异质互补”“意义关联”是碎片化阅读与整体性阅读融合共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儿童阅读;碎片;整体;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B-0032-04
碎片化阅读“忽如一夜春风来”,进入儿童的阅读视野。“对抗”与“善待”是时下对碎片化阅读的两种态度,旗帜鲜明,各自为政。两者相比,更多的是讨伐之声,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断章式”阅读,正如“词语破碎处,无物之存在。”
然而,“碎片化”不全是今天的产物,孔圣人的《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尼采的真理哲言,都是一种碎片化结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更是合理的必然存在。儿童阅读,徘徊在“碎片”与“整体”之间,有没有一条转化的路径,实现两者之间的螺旋递升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相关理论,探寻、总结出四种转化策略。
一、主体“化读”——建立碎片与整体阅读的弹性区间
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提出生物的主体性和自组织理论。莫兰认为:“生物的最小行动都以‘我运算为前提;通过这个运算,个体自我中心地根据自己来处理所有的对象和材料。主体就是这样一个进行运算的存在。”[1]作为生物领域的“人”——儿童身上,有非同成人的自然意识形态,更凸显了作为儿童的主体之独特。儿童阅读,指向儿童的精神生存,直面儿童的内部世界。阅读起始,儿童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如兴趣需求、知识需求等,通过多元的渠道,选择或点片或整体的材料阅读,并自然形成精神意义上的“自组织”。这种探寻、提取和自然转化的自我阅读称为化读,这个过程体现了阅读外在材料和内在思维从“碎片”到“整体”的回环转换。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
1.横向采撷式化读
“采撷”原为“采摘、摘取”之意,今已从具象的概念延伸到更广义的物态和抽象空间。对于儿童来说,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而阅读更多体现为一种自主学习形态。采撷式化读是儿童课内外阅读的常效途径,采撷式批注是其外在的常用形式。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许多教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采撷阅读的习惯。学生采撷的内容可以是主题、形式上相关的系统“组块”,也可以是没有内在逻辑的“碎片”,这种横向的择优化读法,至少有三点优势:其一,源于阅读的期待,阅读过程是愉悦的,体现了阅读的质感。其二,拓宽阅读的视野,符合海量阅读的理念。其三,站在儿童立场,给予其独立阅读的空间,尊重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和独特体验,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
以课外阅读为例,每个学期初,我校各年级会依据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需要议定阅读书目。阅读书目分为两类,即必读书目和漂流书目。此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目阅读。每人准备一个采撷本,本子的名称、封面、内页由自己设计,目的是充分给予学生彰显个性的空间,就如个性化的阅读一样。学生在读书中采撷喜欢的内容,摘录到本子上,还可以留下阅读中产生的“思想碎片”。翻开学生采摘的,那里是一个丰富有趣的儿童场:
阳光没有声音,阳光却能带来音乐。第一缕阳光倾泻,像金色琴弦闪烁,鸟儿开始唱歌,叫声悠长快乐,被照亮的露珠落下来,飞溅起五颜六色。
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狹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捕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2.纵向追问式化读
追问是一种阅读状态。对弥散的阅读材料进行探寻、追问、凝炼、转化是一种纵向的化读。以漂流阅读为例。在漂流过程中,男同学对沈石溪的动物类小说很感兴趣,从《狼王梦》到《最后一头战象》《雪豹也有后爸》等,一本一本阅读;女同学对杨红樱的校园小说很着迷——《男生日记》《女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假小子戴安》,从读一本到读一系列;喜欢诗歌的孩子开始广读儿童诗、经典的诗歌集;热爱科普的学生开始读大量的科普作品;情感细腻的高年级同学读一些文笔优美的散文,如我校六年级学生“四叶草”文学社开展的丁立梅散文系列阅读活动,《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暖爱》《暗香》等散文集走进了他们的阅读视野。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的高子阳老师有一篇文章《维生素C的12课时教学》很有意思。从第一课时自学开始,接下来质疑、解决问题,讨论阅读策略,解开文体密码,寻找难以知道的材料,深入字理把生字学活,《哥伦布传》《航海日记》拓展阅读与讨论,特别的写作,学习检测,演讲与改变。上课地点从本班教室到网络教室,从家庭到大自然中。这样的思考,是针对我国中小学儿童阅读的点状与不通透现状而设计的教学。由一篇文向一类文阅读,实现横向的广泛和纵向的通透,唤醒追问阅读意识,变革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思维,由“散点思维”向“整体思维”发展。
二、长程目标——搭建碎片与整体相融的层级阶梯
阅读能力发展目标的制定依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特点,二是儿童个体的阅读基础、阅读能力和提升度的差异性。因此,阅读目标不能一刀切,而要根据阅读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制定不同层级的发展目标。一般来说,碎片化阅读始于原生阅读状态,又可以体现在整体性阅读之后的提炼。整体性阅读也分为初读阶段的整体感知和深读阶段的升华融合。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基于此,提出儿童阅读的三级长程目标。[2]
1.整体性设计——儿童阅读的全程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也是儿童阅读的全程总目标。小学六年阅读课程的整体框架设计需基于这个核心目标,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都坚持对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体验、阅读能力和语感的关注。每一次的阅读活动都是体验、积累和能力提升的综合过程,不可肢解。宏观意义的阅读目标具有指向引领作用,在整体性大阅读之下的各个分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
2.连续性设计——阶段阅读的递进目标
阅读的递进目标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制定,三层递进目标形成阅读成长阶梯。如我校“四季课程”背景下的四季阅读微课程,以“四季”为主题开展阅读,以经典的国内外诗文、师生的优秀创作为阅读资源,把学生的阅读视野从书本引向对自然万物的关注,发现家乡本土的四季之美。 “四季读写”课程依“探春—嬉夏—品秋—暖冬”的序列开展,按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层级阶梯形成“四季童诗读写绘—四季活动展练场—四季美文赏读展”几个板块。这个课程目标是螺旋生长的,在实施中既有自由拾贝的碎片阅读之乐,又实现了化零为整、穿珠成链的整体体系建构。
3.针对性设计——具体内容的课时目标
课外阅读是儿童阅读的主体。课外阅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外自主阅读,二是课外阅读课内指导。后者一般分为课外阅读推荐、课外阅读推进、课外阅读总结三种课型。每种课型的课时目标既有当节课的针对性,又体现整体的长程设计。一位老师在《五(3)班的坏小子》阅读推荐课上,主要设计了“看图猜人物—目录选故事—精彩先来读—书评引阅读”等环节。学生在未接触小说之前,教师主要以图文碎片式阅读融合大量的信息,让学生对书中主要人物的特点、精彩片断有初步的了解,产生强烈的阅读整本书的期待,从而进入杨红樱校园系列小说阅读的旅程。
三、异质互补——寻绎碎片与整体转换的多维碰撞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交流对于阅读的意义是重大的,交流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再阅读。个体的阅读感悟、思想不一定是最好、最全面的,经由思想的碰撞,能形成超越个人见解、启迪你我的新东西。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在小学中高年级课堂中比较多见。共同体学习小组的分配主要有异质组和同质组两种,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差异资源,一般采用异质分组法。
以阅读课中的小组共同体交流为例。
1.第一层次:基于“读”的原点
每个儿童在完成自主阅读后,形成个人的阅读认识,这是阅读的原点。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一课中,学生完成自读批注进入共同体小组交流环节,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如果你觉得同伴的想法很棒,或是在碰撞中产生了新的思想火花,可以进行二次批注。”阅读存在个性差异,此时原点与原点的交流不是平面的,而是多维的交织碰撞,是思想碎片的有序重组。基于原点的交流在阅读中无处不在,阅读漂流活动常常是全班共读一本书,学生在没有课堂组织的环境下也会对感兴趣的部分自主交流,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认识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片面走向丰满。
2.第二层次:基于“读”的再生点
经过第一层次的交流,学生的阅读体会有了提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可以基于阅读认识的再生点开展组际交流。相对于个人与个人的交流,组际间的交流更能体现整体性。每个学习共同体将本组的体会整合之后,由汇报员发言,其他组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认识,教师参与引导、组织、提升。这个过程更多的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网状互动,在交互反馈中动态生成,形成更深度、整体集成性的阅读体悟。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核心推进阅读中提出了一个问题:“生活中的爱斯坦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仔细品读印象深刻的场景,读出不一样的爱因斯坦。”在组际交流中,各小组的看法是多维度的,在师生的阅读交流中,读出了不拘小节、热爱科学、谦逊平易、童心未泯……一个立体的、真实的爱因斯坦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四、意义关联——编织碎片与整体共通的网状生态
阅读是一种关联。关联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的转换。从内容、结构的角度看阅读关联,主要有三种形式。
1.文体式关联
故事类文在儿童阅读中占据一席重地。故事类阅读材料分为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等。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祁黄羊》是一篇历史故事类文,同一单元的另两篇《三顾茅庐》《公仪休拒收礼物》组成历史故事组文。这组课文是阅读历史故事的例子,由此及彼,由读“一篇”走向读“一类”。按类(文体)划分,教材中还有童话类、诗歌类、写人记事类、写景抒情类、游记类、科普类等文章。由篇组类,串联类文,形成课内向课外的线型拓展,线线交织,实现由单篇走向整体的阅读。
2.主题式关联
仍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大多数单元有较鲜明的主题,如“名人风采”“亲近自然”“祖国山水”“人间真情”等等。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由《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三篇课文组成。三篇课文都讲了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軍人的故事,共同彰显了中国军人的崇高形象。像这样有主题关联的课文更适宜单元整体阅读,可以引导学生群文阅读,拟定单元主题,清晰单元编排结构,培养学生整体化的阅读视野。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阅读和分析,形成基于大主题下的整体阅读认识。当然,以内容划分主题,教材中也有部分单元主题多元,可以对其深入探究,进行单元重组。
3.结构式关联
“语文也是讲逻辑的。”稍加审视,就可见到语文教学的逻辑常被“人文”“情感”“审美”等遮蔽。阅读教学的逻辑是由多种层面构成的序列化、弹性化的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过程结构、方法结构等等。儿童阅读的原生态多表现为对知识内容的散点记忆,缺少知识体系的建构,更鲜有内在方法结构的探究。如何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把多种相对分散、局部性的认识,进行聚类、清晰化和结构化的处理,形成相对完整、丰富和更高一级水平的概括和认识。在儿童阅读中,教师要找到阅读材料的内在结构关联,课内阅读教结构,课外阅读用结构,由浅入深,由散点状阅读向网状的结构化阅读迈进。
碎片是绝对的,整体是相对的。心中有儿童,便有儿童阅读。儿童阅读的现实,往往是一种碎片化的存在。存在即合理,善待、包容、悦纳碎片化阅读,把不利价值转为有利价值,实现其与整体性阅读的融合共生,是对待儿童阅读的理性态度。正如学者费勇所言:“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儿童阅读,也可以修炼得更完美。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校长阅刊,2006(8).
[2]吴亚萍.在教学转化中促进学生素养养成[J].人民教育,2012(10).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