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溢美的“评语”

2017-11-01姜达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评语师生微信

今年年初,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题——学生给老师写评语。按照学校的解释:以往都是老师给学生写评语,它蕴含着老师对学生努力方向的期待,也成了家校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与纽带。而让学生给老师写评语,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促进师生彼此了解、沟通师生情感、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教学互动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学校准备在各班进行发动书写后,还会将学生写的评语,通过班级板报、学校展板、公众微信平台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展示。

我当然了解此次活动的意义,学生的评语的确会成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教师的道德品质、专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等。我也曾经让学生写过类似“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在文中有的学生表达了對老师辛劳工作的感谢,也有同学指出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有时拖课,有时作业量偏大,有时上课电话铃突然响了,甚至是哪一次吃饭剩饭较多……对于学生写出的心里话,我也把它当作催人奋进的响鼓,促人清醒的警钟。

可是,让学生给老师写的评语“赤裸裸”地呈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我有这样的底气和勇气吗?莫名地我有了一丝彷徨。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也曾担任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六年行政工作,任教的地点从乡村到城郊到市区,从最薄弱的学校(海永小学,李庆明老师创办的“田园教学”试点乡村学校)到全市乃至全省的优质学校(通师二附,李吉林老师创设“情境教育”的省实验学校)。扪心自问,平日里勤勤恳恳,努力钻研,学生成绩优异,个人发展良好。和学生和谐相处,与家长交流融洽,在学校引领示范,曾获区师德标兵、市教学骨干、省优秀辅导员等称号,还有各类比赛的优秀指导教师。

让学生给老师写评语,我不怕,可进行公开展示——说实话,孩子是天真和爽直的,他们情感的表达总是那样真诚而直接。对你的爱,会毫不掩饰;对你的问题,也不会委婉。我能接受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可是家长和社会能接受孩子对老师充满善意的建议吗?如果也像以前作文中写到的一些问题,家长和社会会有怎样的舆论?我不敢妄加推测,也不敢做这样的尝试。

白岩松曾在一文中写到——“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有哪些行业的后面是带‘德字的?只有教师和医生,一个是师德,一个是医德。我们的前人够聪明,之所以这两个行业后面带‘德,因为他们维系人生中两个最重要的健康领域,一个是精神健康,一个是肉体健康。所以,社会对这两个职业的要求特别高。”可是在当下,独生子女成为举家之焦点的时候,对教育的期待有时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这样的职业期待,慢慢地就形成了社会默认的一种职业准则、职业标签。

我们老师在潜移默化中,也接受着这样的职业准则。似乎所有的问题,都会在智慧中完美地解决。教育真的都是“完满”吗?教师真的都是“完美”的吗?前不久,曾获“全美最佳教师”奖,被誉为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我校进行演讲。他开头的一段话,就引起了全场老师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他说:“有些学生就是教不好的,我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就像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治好所有人的病,我的工作只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事后,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在微信上转发这一段话,我想这里有积郁已久的抒怀,更有向往真实的憧憬。

学校催缴学生评语的信息又一次响起后,经过一番思量,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教室。站在讲台,有着近二十年教学经验的我,却生平第一次有了一种慌乱和愧疚——我让孩子们写一写对老师们的“颁奖词”。没错,不是评语,是“颁奖词”。孩子们洋洋洒洒,什么“温柔的目光”“和蔼的话语”“谆谆的教导”……修辞众多,仰慕、感谢溢美甚浓。羞赧之下,未及一一细览,便交了上去。

不日,展板出来了,公众微信平台也陆续推出了每位老师的数条“学生评语”。浏览大家的内容,也都没有意见,哪怕是“善意”的提醒。看来,平日都自诩“有些知识份子小清高”的同事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我的办法。看着“歌功颂德”的“评语”,有些刺眼,更有些无奈。

期待着,有一天,我们能踏踏实实地拿出学生真正的“评语”,哪怕是“一针见血”的……

(姜达,南通市崇川学校,226014)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语师生微信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微信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麻辣师生
微信
微信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