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才供给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7-11-01夏丽丽沈姗姗胡文海
夏丽丽,沈姗姗,胡文海
(池州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九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才供给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夏丽丽,沈姗姗,胡文海
(池州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依据对九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才资源的普查数据,分析当前九华山旅游人才队伍的供给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打造一支优秀的旅游人才队伍,以适应九华山建设国际性佛教文化观光胜地的需要。
九华山;旅游人才;现状;对策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15九华山素以“莲花佛国”闻名中外,30多年来,九华山旅游业实现了突破式的发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将九华山建设成为“世界佛教文化观光胜地”,[2]这也使景区旅游发展的国际化步伐越走越快,人才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也必须与景区发展相匹配。以九华山风景区为例,依据对景区旅游人才资源的普查数据和走访座谈资料,阐述景区当前员工队伍的总体规模、基本结构以及取得的成绩,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九华山风景区人才队伍建设。
一、调研过程
调查在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开展,2016年1月至2月课题组完成了数据的初步调查统计工作,调查对象以九华山管委会、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九华山各大旅游饭店、旅行社、星级农家乐旅游单位以及九华山历史文物馆、文化馆、文物管理所等相关单位为主体,各单位指定专人填报并核实九华山旅游人才调查表。2016年3月课题组再次对九华山管委会、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核心单位开展实地走访座谈,对统计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获取样本5587份。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中国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的指标说明,旅游人才资源是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旅游从业人员,以学历为标准共筛选样本1976份,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
二、九华山旅游人才现状
(一)旅游人才总体规模
1.人才总量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九华山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企业以及涉旅文化机构等单位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587人,其中旅游人才资源①总量为1976人,占旅游直接就业人员的35.4%。
2.旅游人才单位分布
九华山旅游企业拥有人才数量处于绝对优势(1586人),占旅游人才资源总量的80.3%,其中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作为旅游行业的主要单位,人才资源占总数的七成;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涉旅文化机构拥有人才数量分别占17.5%和2.2%,总体上看,九华山旅游人才流向较为集中(图1)。
图1 九华山各旅游单位人才分布图
3.各单位旅游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②比重
行政管理机构、旅行社和电子商务等其他企业的比例最高,均在70%以上;旅游景区、旅游饭店人才比例分别为57.0%、31.9%;旅游车队、涉旅文化机构、农家乐等单位人才比例均小于15%。可见,旅游企业中,虽然旅游饭店的就业人数众多,但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行政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等单位对旅游人才的学历要求相对较高。
表1 九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才统计样本特征(单位:%)
(二)旅游人才结构特征
1.旅游人才岗位结构
按照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指标代码表》岗位类型划分标准,将其归为五大类:行政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技能人员、旅游服务人员[3]13-18。九华山各岗位人才分布状况为:旅游服务人员比重最大,占30.1%(595人);专业技术人员位居其次,占21.1%(417人),行政管理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人数相当,分别占17.5%和17.0%;服务技能人员所占比重最小。
2.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九华山旅游人才以青年人为主,35岁及以下的人才占总数的近七成,年龄结构呈现明显的年轻化态势,与全国旅游行业结构相一致[4]46-47。性别结构上,男性略多于女性,结合单位分布来看,在旅行社和旅游饭店这类服务性企业,女性比重较大,这是由于女性具有耐心、细心体贴、富有亲和力等心理特质,使其在导游、饭店服务员等一线服务岗位中更具优势,但在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旅游景区,男性更占优势,尤其是在管理层的性别构成中,男性比重明显高于女性。
3.学历结构
九华山旅游人才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大专学历人才占绝大多数(67.5%),本科学历占30.6%,研究生学历人才严重不足,仅占1.9%,不利于九华山旅游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发展。从各个单位来看,行政管理机构以本科学历旅游人才(53.1%)所占比重最大,且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有11人,学历层次整体较高,而其他单位均以大专学历旅游人才为主,旅行社、星级宾馆、农家乐、涉旅文化机构中拥有的大专学历人才比重均超过70%。
4.专业结构
在1976位九华山旅游人才中,旅游专业(导游、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才仅占28.3%,旅游相关专业(工商管理、外语、地理、电子商务等)的人才占20.0%,而专业背景与旅游行业相关性不大的占比则高达51.7%。从各单位分布来看,除了旅行社专业对口率高达83.9%,其他单位专业人才对口率都较低,尤其是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从外语方面来看,第一学历为外语专业的较少,且语种单一,大多为英语、日语,小语种人才十分稀缺。据统计,2015年九华山入境旅游接待量高达35万人次,而目前的外语人才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九华山入境旅游接待的需要。
5.职称结构
目前九华山旅游人才资源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仅占总量的24.6%,其中初级职称的人才占大多数,中级职称人才仅3.5%,高级职称人才十分稀缺,仅占总量的0.8%。以导游为例,九华山270名导游员中,初级导游占绝对主体,仅10位导游获得中级职称,而高级导游员还处于空缺状态。
6.职级结构
九华山核心单位旅游人才中绝大部分为一般业务员,中层管理人员占17.8%,高层管理人才占7.6%,职级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其中旅行社、星级宾馆、旅游景区中高层管理人才相对充足,而行政管理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十分匮乏,仅占0.3%,职级结构明显失衡。
7.工作年限
除旅游行政机构职业稳定性较高之外,九华山旅游人才总体工作年限较短,工作5年以内的人才占绝大多数,特别是星级宾馆,工作年限呈鲜明的递减分布态势,“大进大出”现象尤为突出。
三、九华山旅游人才发展主要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一)九华山旅游人才发展主要成绩
1.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九华山不断加大旅游人才开发力度,大力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资源,旅游人才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从总体上看,九华山旅游人才需求呈现旺盛的增长态势,目前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587人,其中人才资源1976人,人才队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根据池州市旅游人才统计结果,九华山已聚集了池州市近1/3的旅游人才,说明九华山作为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地区,为吸纳旅游人才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九华山拥有安徽省三大旅游集团公司之一——安徽省九华山旅游集团公司,以及全市唯一一家主板旅游上市股份公司——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加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使得各项优质旅游资源得以有效整合,人才的选聘、培养、考评和激励机制更加科学规范,如九华股份针对大学生制订了梯次培养规划,利用辅导员制、见习制、约谈制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通过轮岗交流、竞聘上岗、挂职锻炼、破格提升等方式开发、使用人才资源,为吸引和留住优秀旅游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优势明显
九华山拥有一支规模较大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相对于其他县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行政管理人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学历普遍较高,基本适应九华山旅游行业管理的需要。根据省旅游局、市旅委的工作部署,九华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工程,旅游行政人才队伍逐步优化,整体服务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二)九华山旅游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人才总量供给不足,需求缺口较大
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鼓励、国民旅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九华山迎来了旅游快速发展的机遇期。2015年,九华山接待国内外游客高达971万人次,旅游市场的高速扩张,引发了对旅游人才需求的持续升温。然而根据本次调查统计,九华山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587人,旅游人才资源总量仅1976人,远远跟不上九华山快速发展的旅游步伐。池州市提出到2020年旅游人才总量要达到2.6万人,作为池州市的龙头地区,九华山目前的旅游人才总量还存在较大缺口。
2.旅游人才国际化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在旅游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国际化是旅游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5]7-8。九华山目前的旅游人才国际化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除行政管理部门外,均以大专学历人才为主,研究生学历人才屈指可数。二是专业化程度不高,九华山旅游人才所学专业构成复杂,除旅行社人才中旅游相关专业达到83.9%,其他单位专业对口率都较低,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等科班出身的人才十分稀缺。三是外语人才紧缺,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对外沟通、信息获取、营销宣传等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九华山旅游人才中精通英语的人才不多,精通小语种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偏离了九华山走国际化道路的发展目标,降低了本地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资本。
3.旅游人才流向集中,新业态人才稀缺
九华山旅游人才主要分布在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三者合计占全行业人才总数的七成左右,是行业人才流向最集中的领域,农家乐、旅游车队与其他旅游企事业单位仅占全行业人才总数的三成,表明九华山旅游人才仍然主要集中在传统接待行业中。一些新兴业态所急需的人才,如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活动策划、乡村旅游、旅游演艺、旅游商品、文化娱乐、旅游教育培训等人才都非常紧缺,严重阻碍了九华山旅游业态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4.旅游人才队伍年轻化,流动性较强
从调查统计结果分析,整个旅游人才队伍非常年轻,35岁及以下的人才占九华山人才总数的67.7%,其中旅行社、星级宾馆中25岁及以下的人才均占30%以上,并且这一年龄段人才多分布于基层服务岗位。由于旅游行业基层服务岗位存在劳动强度大、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劳动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对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心理落差较大,一般年轻人很难长期从事,造成九华山旅游人才整体上从业时间偏短,离职率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九华山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旅游人才职称结构失衡,高级职称人才紧缺
行业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岗位提升是人才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条件。而在九华山旅游人才队伍中,75.4%的人才是没有职称的,有职称的从业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才也十分稀缺,如39家旅行社中,初级导游占96.3%,中级导游仅占3.7%,在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特色旅游企业中取得职称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目前旅游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职称体系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并且无论是在政府或旅游企业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职称对提高薪酬待遇影响都不大,导致大部分从业人员缺乏职称评定的意识,高技能、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6.旅游人才培训教育不足,佛教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作为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地区和旅游人才最为集中的地区,目前九华山本地没有设立专门的旅游培训教育机构,各类企业也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人才教育和培训层面,每年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次数有限,培训效果不明显,旅游人才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九华山是佛教文化名山,扩大僧才规模、提高僧才素质是弘扬九华山佛教文化的重要措施。九华山佛学院成立于1991年,是地方性中级佛学院,但佛学院在培养规模、招生条件方面都有一定限制,且目前处于停办状态。作为佛教文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佛学院的教学直接影响到每个僧才的素质,也影响到九华山佛教未来的面貌,因此恢复并扩大九华山佛学院招生规模,提升佛学院教学水平,加快海峡两岸佛教交流基地和地藏文化学院建设,是打造优秀的佛教文化人才队伍的当务之急。
四、九华山旅游人才发展对策
(一)加快制定旅游人才发展政策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创新薪酬体系,优先将高层次紧缺人才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行年薪制、配股制、期权制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提高普通员工的薪酬和福利水平。畅通集团或公司内部晋升机制,注意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设立旅游人才专项奖,积极鼓励九华山旅游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评优、创优活动,对各级技能比赛获奖人才给予奖励。完善旅游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鉴于九华山地理位置相对远离城区,对引进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在安家定居、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保社保、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足够的优惠条件,解决后顾之忧。逐步完善旅游职业资格认证和职称评定制度,将其与薪酬、晋升等挂钩,构建合理的职称体系。
(二)构建多元化旅游人才培训体系
加强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地方高校、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聚集行业内优质人才资源,构建旅游公共教育培训平台。鼓励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参加高级研讨班、高级论坛和短期进修等方式,保持与行业前沿的互动。迁址重建九华山佛学院,做好九华山佛学院僧才基础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旅游行业技能比赛,以赛促训,不断提升一线员工技能水平。加大对本市的大中专旅游院校,如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鼓励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开设智慧旅游、佛教文化常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创意策划、网络及新媒体营销等与当前行业紧密关联的课程。依托行业领域相关培训教育资源,建立九华山旅游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现自主定制化学习。
(三)加快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
互联网时代下,急需引进一批懂得网站建设维护、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网络营销人才,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积极开展线上平台销售,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不断创新B2B电商合作平台、B2C产品营销平台,为九华山旅游营销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引进佛教养生、佛教禅修、文化创意、实景演艺、特色民宿、房车露营、健康养老、研学旅行、旅游装备制造、低空飞行等新业态旅游策划人才,大力吸引外地艺术家、企业家来九华山投资,打造旅游新业态项目。
(四)加大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力度
面向全球发布九华山重大旅游建设项目、重点旅游科研课题,吸引国际旅游界专家参与或主持九华山有关工作;利用优惠的政策条件和优质的旅游投资环境,吸纳国际知名旅游跨国公司落户九华山,吸纳国际化旅游职业经理人才服务九华山。与国内外著名旅游院校、国际旅游人才培训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选派九华山管委会、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中优秀职员和高层管理者进行短期进修或专业培训,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技术,促进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升。大力培养外语人才,依托池州学院外国语分院、安徽外国语学院等师资力量建立九华山小语种人才培训基地,加强韩语、日语、德语、法语等小语种人才的培养。鼓励从业人员兼修多种语言,在奖励、晋级、福利待遇等多方面予以明显体现。
注释:
①旅游人才资源:本次调查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旅游从业人员。
②人力资源:即劳动力资源,指劳动年龄人口。
[1]周莉,唐敏.重庆市旅游人才十二五规划与发展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7-02-28].http://xxgk.ah.gov.cn/UserData/DocHtml/731/2014/9/23/185937274042.html.
[3]方法林,宋义丹,等.江苏省旅游人才战略发展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4]袁媛.中国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5]许欣瑜.基于胜任力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ourism Talents'Supply and Countermeasures in Jiuhua Development Mountain Scenic Area
Xia Lili,Shen Shanshan,Hu Wenhai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History,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247000,China)
As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talent is the core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According to the census data of the tourism talents resources in Jiuhua mountain scenic area,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talent supply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Building an excellent team of tourism talents meets the need to build Jiuhua mountain into an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ulture tourist attraction.
Jiuhua mountain;tourism talents;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F592.7
A
1672-447X(2017)04-0026-05
2017-02-28
池州学院科研项目(2016RW003);池州学院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6XJYXM7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363)
夏丽丽(1989—),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与旅游规划;
沈姗姗(1984—),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与旅游规划。
责任编辑: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