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推进低碳生活实践的思考

2017-11-01陈帆

浙江经济 2017年18期
关键词:金服蚂蚁公益

□陈帆

创新推进低碳生活实践的思考

□陈帆

图/任延

居民低碳行为的实践

近年,我国各地就城市居民的低碳行为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经验。比较典型的是广东省的碳普惠制和蚂蚁金服的蚂蚁森林。

2015年7月,广东省发改委出台了《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这是全国首个促进小企业、家庭和个人碳减排的创新性碳普惠制度。2016年1月,广州等6个城市成为广东省首批碳普惠制试点城市,开展碳普惠制建设探索。广东省碳普惠制把碳交易的核心理念应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遵循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权”的原则,建立一套“碳币”信用体系,将公众的低碳行为以碳积分的形式量化并予以激励,从而更科学、更系统地设计和创新碳交易制度,体现碳交易的广泛性、公益性,使公民享受碳交易和低碳发展带来的红利。

广东省碳普惠制工作的实施涵盖了四方面内容,分别是建设全省统一的碳普惠制推广平台、建立省级碳普惠制减碳行为量化核证体系、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和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商业激励机制,涉及的低碳行为涵盖了交通、建筑和生活等多个方面,通过量化居民低碳行为减碳量,比如节水、节电、节气、减少私家车出行等,以获取低碳行为相关数据,从而衡量评价个人节能减排的行为,最终实现低碳行为的价值化。

2016年8月,蚂蚁金服在旗下支付宝平台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用户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在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甘肃民勤等地区种下一棵真树,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据了解,截至2017年4月底,蚂蚁森林用户已超过2.2亿,累计减排67万吨,累计种成梭梭树845万棵。

与一般大规模资金投入低碳环保项目不同,蚂蚁森林项目更注重普及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比如,每个人走路1公里上班,相应的减排量是113g;不去现场网点,而是在支付宝里轻松缴纳水电煤气费,每一笔相当于减排283g;在支付宝里购买一次电影票,相当于减排180g;在线支付一次,相当于减排5g等等,通过更加轻松的方式,对个人减排有更清晰的理解。

支撑亿计蚂蚁森林用户减排行为科学换算的,是由蚂蚁金服和北京环境交易所共同研究出具的个人碳减排算法。经过一年的实践,蚂蚁森林线上的碳减排场景日益丰富,线下的真实树种也日益增多。今年6月8日,蚂蚁金服宣布为“叫醒2.2亿中国人”蚂蚁森林成立个人碳减排专家委员会,推动出台全球首个大规模个人碳减排算法标准,升级现有算法。

在线上,蚂蚁金服作为平台入口,吸引着数亿的用户参与环保事业;在线下,合作方阿拉善SEE基金会承载着实体梭梭树的养成计划。公益以这种松散却有序的方式,把线上与线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无论是“广东省碳普惠制”还是“蚂蚁森林”,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创新地使用移动端平台,灵活便捷地吸引普通大众参与低碳行动,增强低碳行动与大众之间的互动性,能够让市民更加清晰地感知到个人低碳行为的减排量,从而让大众获得低碳行为的荣誉感和可持续性,引导普通人培养低碳、绿色的生活习惯。

两者亦存在一定的差异。广东省碳普惠制将社会公众低碳行为产生的减碳量以碳币形式进行流通,塑造了一种新型低碳发展共享业态:既促进公众低碳消费意识觉醒,又将商家与主要消费人群衔接,推动低碳生活,展示推介低碳产品,以“低碳+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从消费端促进生产端绿色转型升级,让低碳惠及每一个低碳者,让低碳变得“有利可图”。

而蚂蚁森林借助支付宝这一平台,将个人的低碳行为与碳足迹挂钩,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个人碳市场产品。蚂蚁森林更强调公益性,以一种“偷菜”的娱乐模式撬动低碳环保正能量,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对用户而言,公益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捐款捐物,还可以是捐步或者捐低碳。在社会公益和互联网经济的跨界合作中,公益场景得到最大化的拓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手做公益,表达善意和社会责任感,新的公益生态逐渐形成。

两种方式并无高下之分,都将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紧密结合,使碳减排与普通人的网络行为关联起来,是对居民低碳生活的良好实践,为大面积大范围推广低碳生活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低碳生活的一些思考

生活领域碳减排与企业、政府不同,它并不承担碳减排的法律义务,更大程度上涉及生活方式及消费选择问题,属于道德规范与自愿行动的范畴。与企业减排相比,生活领域碳减排具有规模效益好、减排成本低等特点,但是要形成全社会的减碳长效机制,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领域的碳减排与提高生活品质并不矛盾,推动生活领域的碳减排,要在改善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引导消费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努力削减高碳消费,逐步过渡到低碳消费。

其次,要进一步挖掘生活领域的碳减排潜力。低碳消费不仅涉及生活方式,也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诸多方面。低碳生活方式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求有机统一起来,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具可持续性。只有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标准标识以及引导性措施,才能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推动我国尽快实现碳排放峰值。

第三,建立完善的生活领域碳减排政策框架。推动生活领域碳减排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努力来实现。结合我国国情和城镇化进程,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政策稳定性,从强制性政策、激励性政策和引导性政策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低碳消费政策框架,分阶段、分区域、分行业逐步推动,逐渐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建立健全低碳消费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消费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从2亿多人自发参与蚂蚁森林项目不难看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觉悟有了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从仅关注自身利益的狭窄视野中跳脱出来,开始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践行力所能及的公益。从个人层面出发,树立低碳理念,倡导并选择低碳生活,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垃圾分类。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仍然以混合收集为主,处置方式以卫生填埋和焚烧为主。生活垃圾在收集、转运以及处置过程中都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科学分类,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缓解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压力、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更能减少原材料的开采,降低产品生产所消耗的能源。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对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展多样化、常态化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健全责任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形成严格的惩罚制度和监管制度,推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扶持和激励政策(如垃圾分类积分模式等),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公民多元主体的垃圾分类协调治理体系。

绿色出行。对于普通居民而言,来自于地面交通的碳排放占到其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碳排放较大比例。因此,引导公众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对于城市减排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对于绿色出行的宣传和引导,多呈现“口号化”“运动式”特点,并没有将绿色出行理念转变为居民的自觉行动和主动选择,更没有把绿色出行的理念贯穿到居民生活的每一天,实现绿色出行的常态化。对此,考虑将居民的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量化为“碳积分”,通过“碳积分”的价值化给予居民鼓励,如优先获得小汽车牌照资格、获得各项价格抵扣、道德荣誉等,真正实现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低碳时代已经到来,低碳生活走进我们的视野,并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只有建立科学的低碳生活方式,将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从单纯的政府管理走向全社会的共治模式,才能推动中国朝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才能取得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双赢。

作者单位:浙江省能源局

猜你喜欢

金服蚂蚁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高杠杆融资难以为继 央行叫停蚂蚁金服ABS产品
蚂蚁金服:区块链申请数全球第一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四川重庆签约蚂蚁金服,今年将有大动作
蚂蚁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