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指引浙江质量建设走在前列
2017-11-01桑士达杨献国姚升厚
□桑士达 杨献国 姚升厚
“八八战略”指引浙江质量建设走在前列
□桑士达 杨献国 姚升厚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省坚持把质量工作和品牌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响亮提出“向质量要资源,用质量保环境,靠质量实现全面发展”。由此,一揽子政策举措有效构建起相辅相成、融合互促的质量建设完整体系和制度安排,率先走上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带动的转型升级之路
“品质浙货,行销天下”——这是世人对如今浙江产品的中肯评价。可众所周知,作为创新热土和经济大省、市场大省及民营经济先发省份的浙江,在质量强省上也走过漫漫长路。以往多年,资源小省浙江,经济发展依赖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资源不可接续、环境不可承载、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众多低小散又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严重困扰、制约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产品遍布天涯海角,但是质低品下、价廉物差甚至假冒伪劣也屡见不鲜。当年,温州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而如今的温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中国服装名城”“中国低压电器城”。产品质量、商品牌子,不仅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产业的生存发展、人民生命的健康安危,更关系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信誉特别是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弱。
“八八战略”为浙江确立质量强省指引方向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为浙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谋篇布局的大手笔、大文章。“八八战略”聚焦的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两大关键,同样反映在质量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经济工作最早提出“既要GDP,又要绿色GDP”的重要理念;2005年,又作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等重要指示。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省委、省政府清醒认识经济发展阶段和质量实际,坚持把质量工作和品牌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响亮提出“向质量要资源,用质量保环境,靠质量实现全面发展”。从此,一个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发展路径在之江大地越来越明晰:2006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品牌大省”;2010年,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启动;2011年,制定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2013年12月,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战略构想,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轴的质量新体系;之后又将联动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和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简称“三强一制造”)纳入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省政府已连续四年将“三强一制造”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十三五”规划。浙江一揽子政策举措有效构建起相辅相成、融合互促的质量建设完整体系和制度安排,率先走上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带动的转型升级之路。
以打造“浙江制造”品牌为抓手,深入推进质量建设。“浙江制造”品牌是整体反映、综合体现浙江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区域公共品牌,以“品”字图形为标识、以“高标准+严认证”为主要方法,对符合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的浙江企业和产品通过第三方认证,使一大批高端浙货共同形成市场与社会公认的高端区域公共品牌。今后,只要在市场上看到有“品”字标识的产品,就意味着看到了高品质的浙货。这种以“标准+认证”的做法,符合国际惯例、国际规则,是一条市场化推进品牌建设的新路子。同时,积极鼓励自主品牌“走出去”,加快品牌国际化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注册国际商标、收购国际品牌。今天,在浙江大地上涌现出像阿里巴巴、海康威视、贝达药业等一批创新型高端企业。
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建设新型“浙江标准”体系。2016年12月,浙江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浙江进一步把握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导向,把标准化有力融入产业转型升级、生态资源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围绕“10+1”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完成纺织、服装产业和皮鞋等10个重点产品对标报告;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深入推进,公开的企业数和标准数均居全国第一;地方标准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共有地方标准647项,其中涉及公共服务及公共安全领域地方标准为225项,处在前列。
以质量提升行动推动浙江产业和服务质量整体跃升。《浙江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已发布实施,为全国首个;由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通过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公共服务、质量技术基础、制度等“六大供给”,为质量提升提供强力支撑;并以深入实施八大万亿产业、十大传统产业和服务业、建筑业、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为抓手,推动各行各业质量实现整体跃升。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对“浙江省开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给予充分肯定。今年9月4日,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签署《关于服务浙江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战略合作备忘录》,主要聚焦“一带一路”“国家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三强一制造”建设中的创新举措和初步成效
以“八八战略”为统领,浙江以加快建设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为目标,以打造“浙江制造”为主要抓手,提质量、创品牌、树信誉、拓市场,将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带动贯穿于质量发展始终,取得了积极成效。
坚持标准引领。在标准定位上,突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即“国际上没有同类产品标准的,应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国际上有同类产品的,则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标准架构上,构建“好企业+好产品”的标准体系。“浙江制造”标准不同于以往标准只对产品指标作出要求,还在管理体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企业提出追求卓越的要求,对企业给出提升方向。在标准设计上,将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到质量领域,特别是对产品售后质量承诺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设置多年免费更换、关键零部件维修等方面的服务承诺指标,倒逼企业更加重视产品品质,提高消费者对“浙江制造”产品的信心。同时,积极推动“浙江制造”标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国际合作认证帮助企业获得国际市场认可,为浙江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通行证”,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服务走出去。目前,全省已研制“浙江制造”标准234个,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坚持质量共治。质量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通力合作、齐抓同促。建立省质监局协同相关部门共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在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的权重,激励各级政府更加重视质量工作。发挥社会协同作用,向全省55个行业协会简政放权,将部分政府质量管理职能中的审查权等委托、让渡给行业协会。成立了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把“浙江制造”培育产品的推荐权、标准的制订和发布权、认证的监督权、品牌的管理权,充分授权让渡给促进会,走市场化推进区域品牌建设之路。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商标注册工作,企业自我保护、政府依法监管和司法维权保障“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在浙江基本形成。
坚持认证把关。走社会评价、市场认可的品牌发展之路,品字标“浙江制造”摒弃政府评定的做法,坚持让“消费者用脚投票”,通过引入权威性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品牌评价工作。在国家认监委的支持下,浙江省吸纳美国UL、德国TÜV等5家国际一流权威认证机构共同组建“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通过国际认证机构为“浙江制造”品牌背书,减少了出口技术风险和市场壁垒,直接打通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批企业尝到了“品字标”国际认证的甜头,目前已有83家企业获得139张“品”字认证证书,其中国际合作认证证书21张。
坚持品牌培育。标准是基础、质量是根本、品牌是文化。品牌培育为先,才能实施品牌战略。明确职责定位,把工作重点从评定转到培育上。在筛选上,以八大万亿产业、十大传统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等为重点,分类找出每个行业的“第一”和“唯一”,梳理出一批“拳头”产品、优势产品、成长型产品,建立“浙江制造”培育梯队,制定重点培育清单,分批次实施精准培育。在培育上,对符合“浙江制造”标准的企业,推动其参与“浙江制造”认证,发挥其“领跑”作用,带动整个行业竞争力提升;对条件暂不具备的优势型、成长型企业,组织指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在改造上,构建1家省级和4家市级“浙江制造”品牌训练营,引导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一大批企业通过质量品牌提升实现了进口替代,例如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国际最高(新)标准制造汽轮机产品,成功替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全球市场占有率近1/4。以各行各业龙头骨干企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老字号”以及智能马桶盖等社会关注产品为重点,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逐个抓品牌创建,打出一批满足高品质消费的产品,擦亮“浙江制造”金名片。比如,台州智能马桶产业通过品牌培育,2016年行业产值一跃超过40亿元,全国每10台智能马桶就有6台产自台州,并成功出口到西欧、北欧、东南亚等地区。
2016年度国务院对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结果日前公布,浙江省继2015年后连续第二次被评为第一等次A级,这是国务院对浙江质量工作的全面肯定。浙江省作为目前唯一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为国家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探路。杭州、宁波和永康等5个城市被命名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8个市、县(市)正在创建,命名城市和创建城市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反溯”“百姓买样团”等监督方式改革走在前列、领跑全国。联动推进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的创新举措,成为“中国制造2025”在浙江生动实践的特色亮点。
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政策建议
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执法体系建设。从各地实践和先进国家及地区质量监管看,我国现行质量法律和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在质量发展与促进、质量守法与执法上尚有不少空白甚至盲点,质量法规中的一些条款显得滞后,建议加快制定《质量促进法》,通过奖励优秀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实施全民质量教育、采取质量激励等促进措施,推动质量有效和优质供给;要强化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负面质量结果惩处力度,对害群之马绳之以法,决不姑息;通过建立企业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制度,严打假冒伪劣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要建立健全产品三包责任、产品召回、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等制度,健全多元质量救济机制。同时,建议加快修订《招投标法》,现行的招投标仍适用“最低价中标”原则,导致劣胜优汰、降低产品质量水平;建立行业成本价格体系,严把市场准入关,健全市场出清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有效防范“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向全社会释放鼓励创新、讲究品质、追求卓越的正能量信号。
切实加大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质量监管和商品检验,是产品到消费者中手中的“最后一厘米”。随着商品营销形式的不断变化,迫切需要各级质量行政部门进一步发挥职能、恪守职守、全面履职,老百姓期望以更多的手段加强行政执法和监管力度,尤须强化对农产品、食品、药品、饮品和电商、电器、房居、旅游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商品及服务的事前事中质量管理。今天,行进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的国人,非常盼望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的生活享受,非常期望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与国际接轨,非常希望外供内销“同线同标同质”,让中国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行得安全,让广大消费者无需出门出洋“海淘”“外购”!
有效激活社会组织在质量监管中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第三方信用中介服务在推进质量建设上的作用。目前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发挥不足,无法匹配质量共治机制功能需要。为探索采用认证的方式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以往由政府“自评”改为以第三方机构评价,建议选择、改造、完善一批行业协会,结合“放管服”改革,委托或者让渡掌握在部门手中但又行使不好的部门监管职权给行业协会;把行业协会打造成真正独立于政府和企业、有自主自律能力的“第三方”,使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监管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落到实处、落在细处,逐步建立行业自律与监管的工作机制。例如,授权或委托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开展质量监管与质量评价,支持其制定涵盖质量、诚信、违约责任等内容的联盟标准,推动行业内企业入盟履约,对违反联盟标准的企业,按照事先约定进行严厉惩罚。
建立健全“中国制造”公共品牌制度。有质量、有标准、有信誉的知名品牌体现的是高技术、高品质、高价值,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要素,最能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硬实力。“中国品牌日”已经设立,对引导全社会重视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宣传不足、效果不大。建议国家层面深入研究、精心谋划,似可参照品字标“浙江制造”制度,建立“中国制造”高端区域品牌制度,以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一步步引导企业和产业走向价值链、产业链的中高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重视和弘扬先进质量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崇尚品质、诚信守德、公民满意”的市场质量文化。在企业层面,要推动企业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源于企业自觉和内生的动力,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质量问题。在产业和社会层面,要积极弘扬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建立首席技师、首席工人带头人制度,广泛开展大工匠评选、职业技能竞赛和“两创”百业百匠等活动;加大对高技能和工匠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崇尚劳动、爱好钻研、尊重技能、争创“大国工匠”的社会氛围。
大力引培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一方面,质量提升有赖于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亟需加强对装备制造、工程设计、城建环境和新兴产业等领域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另一方面,从质量管理看,主要是基础性应用人才缺乏,职业教育忽视“质量工匠”的专技培育,高端产业“技工荒”不同程度存在。建议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完善由职业院校、成人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技师工作站和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锻造专业素养高的技工队伍。同时,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实行学历教育考试与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性结合的双轨制,在职业院校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鼓励高技能和质量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充分利用政府、行业、企业国际技术交流平台,培养一支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作者均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