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强求一律
2017-10-30王淦生
王淦生
前些时候回了趟老家,返程前一天,一个陌生号码打进了我的手机,对方说自己是我曾经的学生,还说一定要约我吃顿饭聊表谢意。说实话,虽然他已经自报家门,我却怎么也想不出他的模样,更想不起我究竟曾对他有过何种恩惠,让他在30年后的今天一定要当面对我表达感谢。
第二天一早,他驾车过来,当这位皮肤黝黑身材微胖的年轻人向我微笑着走来时,我一下子想起了这位在学生时代被许多老师视为刺头而与我却相处融洽的弟子。
他很聪明,但不爱学习,或者说不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循规蹈矩的学习任务。在校期间,或迟到或早退或旷课,到了教室里要么找人聊天,要么趴桌子上睡得昏天黑地。作业从来不做,考试也不耻最后。有一次,我问他有什么理想,他不在乎地笑笑,答:“我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理想?我对学习不感兴趣,将来想学修车,然后有一辆自己的车。”我说:“这也是理想!但光靠想不行,你得先考上汽修学校。维修车辆必须得懂机械、物理等知识,以你目前这种状况,赶大车还差不多!”第二天,我借了两本《汽车》给他看。两天后,他把杂志原物奉还,跟我说:“老师,你说得对,不学习根本玩不了车。”打那以后,他真的有模有样地学上了,物理成绩还排进了班级前列,顺利地考入了汽修學校。
据他说,技校毕业后他开了家汽车修配厂,后来有了自己的车。现在,他拥有一个车队,成了本地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
关于事业上的发展和成就他语焉不详,但我知道,像他这样的学生如果对什么感兴趣、入了门、钻进去,就一定能干出名堂来。然而,他却把他的“成功”归功于我,他说要不是我的一席话,要不是后来那两本杂志的刺激,他可能永远不会有今天。
我知道自己绝不是什么点石成金的高手,更没有他说得那么伟大,但通过这件事倒是可以总结出几条浅薄的经验。
一是教育学生要寻找突破口,把握契机,运用有针对性的方法。二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人生目标,鼓励或刺激他们为此努力。三是对学生不能强求一律,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马克思说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可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又凭什么将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育界一句动人的口号,可这“一切”常常被变成“一刀切”——将学生培养成了统一型号的考试机器。教育应该给每个学生一条“生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
“该干嘛干嘛”这句俗话用于人才培养其实非常合适。教育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每个人都应有他与众不同的人生轨迹。如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促使他们走上这条道路,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