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2017-10-30瞿军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外课文

瞿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对各个年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了明确规定。对7至9年级学生有如下要求: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语言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兴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可是现在的中学生在说话能力方面是不乐观的,令人担忧。按理说学生从牙牙学语到升入初中,学习语言的时间长达十几年,已有相当的生活经验和应用基础,不应在说话方面感到吃力,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说话能力的训练虽已有明确要求和规定,但没有列入考试范围;二是没有自成体系的说话教材;三是许多教师仍被应试教育束缚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片面认识还左右着大部分教师的头脑,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干脆抛弃说话能力的训练。由于上述原因,学生的说话能力呈低谷现象是不奇怪的。

依笔者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应把握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说话训练要从基础抓起

不会走就想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必须从基础抓起,以后再逐渐加深,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最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点要从7年级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态度,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说话态度,说话训练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新生入校上课即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说话训练,与“听、读、写”齐头并进。课堂上,教师要有目的地提高学生说的意识,并提出要求:发言、讨论、问答要积极主动;说话要语音清晰、态度自然;语句连贯,意思完整明白;说话要有针对性。把学生从无意识地说引导到有意识地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为以后说话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说话能力的重要渠道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显然说话训练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就一堂语文课而言,说的时间很多,如朗读、答问、分析、讨论、课前3至5分钟发言等。可以说,说话的训练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因此,教师应在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说话训练落在实处。如前所说的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实际在语文课中占的比重并不大,日常教学中也不可能每天都进行,而更多的时间是以讲课为主。好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已摒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在45分钟内要通过多种形式交换许多信息。这样看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说话能力是最好的途径了。此外,教师在每讲一篇课文时要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尤其是佳作)。因为朗读课文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良好手段。如学习《春》一课时,我主要以学生朗读为主,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仔细品味朱自清的语言特色,并应用到实际说话当中。又如学习每一篇课文后,教师都应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对文章主要内容、写作特点、构思等,或用自己的语言,或用课文语言加以表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要认真思考,有异议的,教师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回答好的予以肯定,使之有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三、说话训练形式要多样

1.教师可设计课前3至5分钟的说话训练。学生既可选取课本上的材料,也可自行准备材料(如学生手中的优秀文章,电视中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优秀节目),利用课前3至5分钟進行讲述。要求讲述时内容具体,有条理,不遗漏主要内容,并能融入自己的感情。

2.复述课文也是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对课文进行复述是中学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课后练习也常设有此题。因为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学生通过复述课文不但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陶冶思想情操,最关键的是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有计划、有选择、有步骤、有方法地对学生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最终达到对说话能力的培养。

3.利用班会、自习时间举行讲故事比赛。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准备一些思想性、趣味性强,适合中学生口味的故事(如爱国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让学生在班会或自习课上进行讲故事比赛。讲毕,大家进行评议,指出优缺点,决出胜负。在评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针对课文内容的观点或当前形势等开展小型辩论会或演讲比赛。班级成员可分为甲乙两组,针对某一个具体话题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双方要能分析、比较、辨别,说出不同的意见分歧所在。发言时要扣住话题发表意见,观点要准确,有一定说服力。如学生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后,在班级我针对“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这一问题,召开辩论会。会前,学生分配任务,整理资料,进行积极的准备,会上学生辩论的激情非常高,辩论时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个别学生的辩词非常有深度,这次辩论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通过上述几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话训练要由课内向课外迁移

课堂固然是说话训练的主要场所,但毕竟时间有限,课外才是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广阔天地。所以说话训练要有目的地向课外扩展。教师在这里依然要起主导作用,有步骤、有方法、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学生在完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内容健康、趣味性强),对精彩地方做读书笔记,为说话训练积累素材。

2.让学生收看优秀电视节目,体会主持人及嘉宾的语言风格,学习他们的说话技巧,为己所用。

3.同学之间在课余选择具体话题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4.教师可适当布置课外说话训练作业,如让学生把一天经历的有意义的事收集整理,拿到课堂上讲给大家听,又如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后,让学生谈感想,谈收获。

总之,说话训练需要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尽管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去克服,但只要我们去努力实践,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把语文说话训练落在实处,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外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背课文的小偷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