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言意共生”角度下的语文教学
2017-10-27侯明昊
侯明昊
[摘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生命意识,又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自身生命意识的语言形式。在学生对生命意识的发现、体认、表达过程中,文本语言形式与文本蕴含的生命意识的“共生”程度逐渐加深。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意识;语言形式;言意共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1302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消化文本时常常遭遇尴尬:有的语文课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知识准确,条理清楚,但是枯燥沉闷;有的语文课过于注重文本的内涵解读,大量人文信息游离于文本之外,令人产生节外生枝之感。一堂课下来,学生难说“真话”,难写“真言”,于是教师真教、学生真学就成为空谈。
语言文字依据文本的思想内容,组合成不同形式,因而文本的语言形式最能表现文本的思想内容。“生命意识”往往表现为人类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与追求。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意识的体悟,特别是生命意识中饱含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很容易感染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情境,让生命意识与语言“相遇”。
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生命意识,可以促成学生对生命意识的发现与体认;引导学生理解构成文本的多种语言形式是如何承载相应生命意识的,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表达自身生命意识的语言形式。在学生对生命意识的发现、体认、表达过程中,文本语言形式与文本蕴含的生命意识的“共生”程度逐渐加深。以“言意共生”为方向的语文教学,有效加强了学生“言意共生”的意识,学生真说、真读、真写的语言实践便有了保证。
一、感受文字背后的生命意识
语言文字是负载精神的物质形式,而“学习文字不能离开它们所代表的事物”[1]。这里的“事物”,包括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意识。不同于情感,语文教学中,当学生透过喜怒哀乐,感受到文本蕴含的更深层因素——生命意识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自我体认的冲动,并趋向“真我”的表达,此时,文本中的文字便有了生命律动的温度。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无忧无虑的五彩童年,进而帮助学生找到在时光飞逝中,童年渐渐褪色的感觉。顺势,教师暗示学生,童年失去的光彩可以在一个乐园找到,它就是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此时,在不需要教师介入的情况下,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的第二段。由本段文字组成的绚丽多彩的世界,自然弥补了学生褪色的童年;多彩、无拘束的童年,自然促发学生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当学生的眼中因文段背后的生命意识的感染而充满生气时,教师适时点拨:“碧绿菜畦、肥胖黄蜂、人形何首乌……这些事物不正饱含着大家多彩童年的回忆吗?”于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齐读文章第二段——口中涌动着的充满节奏感的字字句句,皆是学生对自己童年的追忆,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对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的体认。学生对于本段的背诵,也会是积极主动的。教师真教,学生真读、真背,便得到落实。
二、发现表达自身生命意识的语言形式
作家绘形、表意、传情,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2]构成文本的多种语言形式,能够有效承载文本中的生命意识。深入理解这些语言形式,可以深度体悟文本蕴含的生命意识。
在《犟龟》的教学中,学生阅读并概括出文本交代的各种困难后,内心自然生发出该如何面对困难的意识。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四段、第七段和第八段)谈谈犟龟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人天生的不服输的意识,激发学生快速到文段中寻找相关语句。当学生分别找到“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只要一步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这两个句子时,会自然地大声读出来。这时,教师抓住时机点拨:遇到了困难,如果将表示困难的文字放在“虽然”之后,“却”之前,那么,困难会怎么樣?克服困难的上进心会促使学生较轻松地理解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却……”并牢记于心。同样方法的点拨:战胜困难离不开相应的条件,那么战胜困难的条件要靠哪些文字来表述清楚呢?与条件相对应的结果,又应该由哪些文字来表述清楚呢?表条件和结果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经过理解,也能够印在学生心里。而这两组关联词,因其具备的逻辑关系,很好地承载了犟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时不服输的意识,教师便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两组“对读”文段(课文第四段、第七段和第八段)。当一组读到“困难”后,另一组则自觉地大声读出带有这两组关联词的句子(“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只要一步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并自觉地把“却”、“就”以及之后的文字以加重语气的方式突出。关于两个偏正复句的语法知识,不仅被学生自然消化,还为学生表达“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的意识提供了语言形式。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面对过的最难忘的困难,并顺势引导:现在,假如这个困难再一次出现,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呢?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动笔,借助上述两组关联词来言“心声”,学生便能够在真想、真写、真表达的过程中,既体悟到文本中蕴含的不服输、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又掌握了关联词“虽然……却……”“只要……就……”的用法。
此时,教师仍可以适时点拨:犟龟为什么能像人一样思考、说话、行动,并具有人的一些优秀品格?犟龟身上的勇气与坚持,同学们身上有没有?学生在深入思考后,明确:犟龟身上具有的品质是作者对读者的期待,特别是对学生们的期待;为了让犟龟这个形象很容易走进读者内心,让读者乐于接受这份期待,作家在文中用了很多拟人的修辞——文本中的拟人修辞与勇往直前的生命意识互为表里。
三、追求“言意共生”的意识
将“言意共生”的意识贯穿于语文课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深刻理解文本语言形式与文本蕴含的生命意识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以“言意共生”为方向的语文教学,加强了学生“言意共生”的意识:解读文本,学生入乎其内悟意,出乎其外析文,学生的自我情感得到升华,并与文本语言逐步融合,进而将文本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学生会有意识地把自己对生命意识的认识与理解渗透于读、说、写的语言实践中,在表达上,努力实现自己的语言向文本的语言过渡——文本蕴含的生命意识也在学生脑中渐渐清晰,并日益深刻,进而转化为其人生成长的养料。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教育——这首先是人学。”[3]而语文,作为“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4],应当是帮助学生借助语言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进而发展自我的“人学”。事实上,人们学习、运用语文的过程,就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而以“言意共生”为方向的语文教学,正是在追求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过程中,着力让师生养成“言意共生”意识的一种策略。在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下,师生“言意共生”的意识增强,教师真教,学生真学成为可能,语文教学也随之向着引导学生学语文、学做人的目标扎实迈进。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袁枚.随园诗话(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3]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涉芝,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周侯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