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研究

2017-10-26杜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结核肺结核护理人员

杜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对其临床治疗具有促进性的作用。本文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接收的200例肺结核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根据接诊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患者年龄为18-68岁,平均年龄为(35.7±3.6)岁。颈部淋巴结结核45例,胸壁结核25例,腰椎结核18例,胸椎结核12例。观察组100例,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35.9±3.7)岁。颈部淋巴结结核46例,胸壁结核24例,腰椎结核17例,胸椎结核1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性护理方法,依照常规性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与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系统化健康教育。利用集体讲座与个体化指导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教育活动需每周展开2次,每次时间从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依据患者病情,在规定时间与灵活掌握的方式实施,以患者无疲劳感为宜。首先,肺结核知识。为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首先就需要让患者与家属对肺结核的产生、进展、治疗与转归等相关性措施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促使患者对肺结核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2]。其次,规范用药。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坚持早起、规律、适量、联合、全程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自身服药存在一定难度的患者,如儿童与老年人,护理人员可指导其家属提醒和监督患者服用药物,以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治疗。再次,普及检查治疗知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的方法。确保取样新鲜。同时取样容器需清洁、干燥,并及时送检。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告知检查的必要性与注意事项,以便各项检查均能够规范进行。最后,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由于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部分的肺结核患者都存在免疫力低下的现象,需加强营养的摄入。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与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鸡蛋、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鱼虾等,确保每天蛋白质摄入的量达到100g。对于并不存在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鼓励其多喝水。鼓励患者多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如患者处于肺结核急性期,或伴随咯血现象,护理人员应告知绝对卧床休息。而恢复期的患者,可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如太极拳和散步等。另外,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按时复查,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复查一次[3]。将肺结核科的联系方式告知患者,以便患者在有任何问题时可及时联系,同时科室还应记录患者电话,以便可最终回访。(2)心理护理。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措施,应注意与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劝解、疏导、暗示等不同心理支持方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亲切、关心、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倾听患者的诉求,并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类疑问。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典型。同时也可邀请已经治愈的患者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此类方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各项临床治疗。(3)社会支持护理。在肺结核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家属展开相关的肺结核知识教育。指导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支持[4]。如饮食、消毒隔离、提醒患者服用药物、按时检查与良好生活方式等。强调家属、单位、社会对患者康复产生的重要性,并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以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继续各项临床治疗,遵循医嘱。

1.3 评定标准

患者遵医行为通过按时检查、按时用药、合理饮食、休息与适量运动、心理状态等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此次研究活动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利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以判断两组数据差异性,如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观察组患者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结核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具有局部性临床症状。临床中很容易出现漏诊。结核病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至患者化疗不规律,或者过早停药[5]。为彻底治愈结核病,临床医师在确诊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予以合理化疗方案,同时还需要肺结核患者自己提高遵医行为,以便能够规律用药,完成规定的疗程。遵医行为多指患者就诊后的行为与临床遵医的符合度[6]。通过此次研究活动,发现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遵医行为。由此也说明,为结核病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对改善患者就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李志静,孙捷,夏广惠,等.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对青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臨床研究,2016,24(6):6-8.

胡丽萍,邱巧玲.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5(8):265-266.

付康,卢和平,张天钰,等.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对流动性肺结核干预效果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3(22):157-160.

刘君财,林奕,赵秀芝,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719-2721.

彭东娟.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女性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4):800-802.

李璐璐.全程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5,7(3):238-240.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核肺结核护理人员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背上长“包”,小心结核作怪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