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效果

2017-10-26魏发庭宋金福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包虫病引流术实验组

魏发庭+宋金福

【中图分类号】R5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01

肝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慢性寄生虫病,患者病程较长,发病原因为人食用了被绦虫虫卵污染的食物,病变可累及患者整个肝脏,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我国是肝包虫病高发国家,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在西北、西南牧区发生[1]。现今临床上治疗肝包虫病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但选用何种手术方式仍无统一标准。本文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96例,对其中48例患者行內囊摘除联合外囊缝闭引流术治疗,另48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发现肝包虫治疗方式多样,应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案,保证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0.12±7.18)岁。实验组患者48例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1.02±6.89)岁。经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意义,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口选择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上腹反“L”形切口。术前患者予以10mg地塞米松,防止包虫囊液过敏。所有患者术后2周口服13mg/(kg·d)阿苯达唑,2次/d,预防源头蚴播散及种植。对照组患者行内囊摘除联合外囊缝闭引流术,具体方法如下:暴露手术视野,在包虫周围垫过氧化氢溶液纱布,防止囊液外流导致患者过敏性休克。穿刺确诊为肝包虫病后,对内容物吸出,待囊腔中的张力降低后,对囊壁进行切开并取出内囊,利用3%过氧化氢溶液对囊腔反复冲洗,杀灭头节并擦洗囊壁,对外囊残腔进行处理后,缝合后在其中放置低位引流管[2]。实验组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具体方法:显露囊肿后,根据囊肿大小及位置、囊壁与周围胆道、血管关系等对实施肝段、肝叶进行确定[3]。在保证术后不复发情况下,尽可能对正常肝组织进行保留。联合使用超声刀及双极电凝等设备,并对病灶逐步切除,对显露的脉管结构,视脉管粗细对其行缝扎处理或电灼,肝断面也利用电灼止血,在其中喷洒止血粉后在上面覆盖止血纱布,并在其中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由表1可知,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实验组患者,但腹腔引流时间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48例患者中,残腔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原位复发3例,占6.25%,实验组患者中未出现残腔及原位复发情况。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肝包虫病危害主要体现在包虫对体内器官压迫所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如上腹不适、腹腔积液等等。目前临床上治疗肝包虫病无特效药物,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内囊摘除联合外囊缝闭引流术是治疗肝包虫病的传统手术方式,具有操作方便、出血量小、创伤小等特点,但术中容易导致囊液感染,术后出现残腔较多,且引流时间较长,患者恢复较慢[4]。肝部分切除术也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可保护包虫病灶完整,防止病灶破裂外溢导致腹腔感染,但对部分正常肝组织切除,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及胆瘘等。肝包虫病手术治疗方式现今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判断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难点之一。本文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96例,对其中48例患者行内囊摘除联合外囊缝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另48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发现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实验组患者,但腹腔引流时间高于实验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李杰珍,李作安,李凤娇.肝囊型包虫病开腹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应用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07:18-21.

阿不来克木·马合木提,阿里木·买买提,张涛,景海涛,马吾浪·乌布利艾拉,艾力·马合木提.B超在肝囊型包虫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8:5483-5485.

何晓勇,孔建新.探讨肝囊型包虫病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6:226-227.

古丽拜尔·卡哈尔,阿地力·买买提,多力坤·买买提.阿苯达唑乳剂治疗囊型包虫病116例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2,4205:30-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包虫病引流术实验组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