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

2017-10-26陶雪琴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门诊冠心病血糖

陶雪琴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01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慢性病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糖尿病与冠心病是老年人的两种常见疾病,它们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异常是引发冠脉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因此冠心病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如何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这一庞大患病人群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建立综合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被认为是科学有效的慢病管理途径,能够保持患者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为观察评估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选取某社区医院门诊接收的160例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医院门诊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160例糖尿病并存冠心病,经门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及冠心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BG)≥11.1mmol/L;②Ⅱ型糖尿病;③既往有胸闷或心前区疼痛病史;④对本课题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妊娠期糖尿病或继发性血糖异常;②经冠脉CT及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诊断;③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④本社区居民方便进行社区护理及随访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54.33±8.71)岁,糖尿病病程3-17年,平均病程(8.49±2.15)年,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55.29±7.50)岁,糖尿病病程2-19年,平均病程(9.05±2.4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随访,在随访时进行护理干预,叮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注意膳食均衡,如超过3个月未就诊或患者主动提出要求可进行电话或家庭随访。

1.2.1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综合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综合评估。在一般健康评估中,由社区医院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及评估,重点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受疾病影响程度。在依从性评估中,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患者是否存在漏服、拒服情况,发现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并给予个体化指导。②加强血糖监测。血糖监测途径包括患者自我监测及门诊监测,无论是自我监测还是门诊监测都需要做好记录,向患者耐心解释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服用降糖药物或与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胰岛素,目标血糖:FPG<7.0mmol/L,2hPBG<11.1mmol/L。③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加之并存冠心病无法彻底根除,患者在长期患病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就要求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危害,减少患者恐惧感。同時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④饮食护理。糖尿病控制效果与日常饮食有密切关系,应当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多补充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促进钙镁吸收,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一般随访情况,对比随访次数。②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时间:入组至末次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两组或多组率的比较采用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随访情况对比 两组平均随访(16.40±5.61)个月,观察组未出现失访病例,平均随访(27.24±8.71)次,对照组有4例患者失访,失访原因:地址查访无人1例,拒绝社区护理3例,平均随访(11.55±6.70)次,两组随访次数比较差异,t=8.908,P=0.013<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与冠心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3]。大量资料表明糖尿病与冠心病两种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存在的代谢异常是诱发冠脉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后冠脉血管狭窄更加广泛,狭窄程度更高[4-5]。因此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需接受长期、规范的医疗支持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传统医疗保健模式中,专业护理往往因患者出院而终止,因此非住院期间的治疗无法满足此类患者的基本需求。国内外医疗中心曾尝试建立“糖尿病护理门诊”以期为出院患者或不便于接受医院护理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解决专科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6]。这种新型模式的提出拓展了糖尿病慢病管理途径,但由于随访地点相对集中因此随访过程中的失访率较高,如何在提高患者院外随访依从性的同时避免消耗过多护理资源已成为目前慢病管理的重要课题。

社区护理基于这一目的应运而生,更加适应我国当前国情,通过医院-社区之间的沟通协作扩展了糖尿病护理服务区域,社区护理不受时间、场地、设备的限制,能够为患者提供定点、持续的护理服务,方便患者就近接受护理服务,因此失访率更低[7]。在社区护理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完善、详尽的检查和病情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可靠的随访资料,及时发现冠心病不良事件并尽早干预[8]。通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随访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末次随访时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两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为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疾病转归,提升生活质量。本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在于样本来源单一,另一方面为样本量较小,在今后研究中需丰富样本来源,扩大样本量,并进一步延长随访调查时间,验证社区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周婷,毛志锦,付阿丹,等.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5):75-78.

聂永新.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8):134-135.

刘兰素.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94-95.

王惠明,张建凤,贾娟娟,等.合肥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853-854.

穆红飞,刘慧萍.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7):17-18.

叶晓红.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探讨[J].今日健康,2016,15(10):275-279.

朱玉霞,李惠琴.1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21):199-200.

黄东英.空巢高龄慢性疾病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及实施整体化护理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3):186-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门诊冠心病血糖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