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研究

2017-10-25曹月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曹月霞

摘 要:人与人之间要实现相互理解,就需要进行沟通,这也是人们获取幸福感的重要方法。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拥有较好的沟通艺术,能够有效的对班级进管理,提高班级的向心力。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沟通艺术

在小学时期,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处于基础阶段,这一时期也是小学生各种观念养成的重要期间。为此,在小学期间,学校需要做好教育教学任务,小学班级管理者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班级管理者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应运用正确、效果较好的、适宜的方式开展管理任务,班级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进而才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创造舒适、愉快的班级学习气氛与班级风气,最终才能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帮助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进步。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的重要性

1.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建设

为确保小学教育进一步发展,学校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建立。小学班主任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进而及时了解班级建设进行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立即处理,进而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建设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并保证了学校整体进步。同时,小学班主任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使其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间隙得以缩小,使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更加深入的联系在一起,并推动了校园教育整体环境的改进,推动校园环境建设不断的发展[1]。

2.有利于个性化素质教育的开展

随着新课程该科的不断深入,要求学校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个性化与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更好的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同时,还能够与学生构建较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认识并熟悉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与心理情况,再结合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这不仅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推进,还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及素质水平进一步加强,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小学班主任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加班级荣誉感,从而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1.富有爱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富有爱心,关心并爱护学生,做到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的班级管理者的爱,使其打开心扉;若小学生对班级管理者十分陌生、害怕,这就导致班级管理者无法了解其内心世界,进而造成班级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小学班级管理者应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用亲切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其做好朋友;对于学生犯的错误,需宽容对待,并像朋友一样,耐心的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让其看到班级管理者对其的好及期待,进而激励学生积极热情的学习[2]。

此外,在小學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班主任应放下架子,改变自己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做到一视同仁,从而让学生依靠、信任自己,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班主任应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当小学生犯错时,不能一味的责骂,这会给小学生造成心理阴影,更加的害怕与班主任进行交流,班级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管理主体,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同时,有的班级管理者存在不重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情况,甚至歧视这类成绩较差的学生,这就造成班主任无法在班级管理中实现有效的沟通;因此,班主任应做到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与优势,并鼓励其展现自我,进而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最后,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且比较敏感,班主任应掌控好言语的力度,若其言语力度较重,将会导致傲娇的同学出现抗拒情绪,内向的同学感觉伤害到了自己的自尊心,若其言语力度较轻,学生有无法记住班主任的教诲。

2.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班级管理者在开展管理任务时,应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班级管理规范,从而有效的对班级进行管理。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范,可为学生营造一种舒适、放松的学习气氛,并有效的避免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还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班主任教育的地位,促进小学班级建设较好的发展。班级管理者在制定班级管理规范时,应注意:规范的制定需符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进步,这就需要班主任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班级管理规范进行制定。此外,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规范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本班学生进行沟通,及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思考和了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口才能力得到训练,使其沟通能力得以提高[3]。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对于小学生而言,父母在其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一句话这样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深。因此,小学班主任需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从而一同努力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通常家长对于学生成长的关心分为:过分要求类、一般要求类、毫不在意型类。其中过分要求类的家长过分要求的孩子的成绩,如:要求孩子每次考试必须考第一名,若考不到第一名,就打骂孩子,这在极大程度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进而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对于这一类家庭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并积极与家长交流,使家长认识到其教育方式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进而帮助班级管理者更好的管理;一般要求类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并不高,对于这一类的学生,班主任善于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并与家长交流,让其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优势,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毫不在意型类的学生,班级管理者应重视与家长的沟通,让其意识到其的爱护、关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而给予孩子更多的珍视,避免学生出现极端的行为及留下不好的心理阴影。同时,班级管理者在与学生沟通时,应把控其言语力度,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从而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并与家长一同努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进步[4]。endprint

4.加强与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在小学生日常学习时,任课老师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有效的对班级开展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者应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者充分熟悉学生具体学习状态,还有利于任课老師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进而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其树立自信心。通常班级管理者与任课老师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为有效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者需积极同任课老师交流,化解冲突,并与任课老师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相互分享学生情况。

5.班主任“以身作则”

因为小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其说话的方式、做事的方式等大都是模仿自己周边的人,而班级管理者是与学生来往最多的人,其必须“以身作则”。班主任具体做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说话的方式、做事的方式等,为学生树立较好的榜样,起到表率作用;班级管理者在日常校园活动中,需做到讲文明,杜绝乱扔垃圾的行为,当看到地上垃圾时,需捡起放入垃圾同,从而给学生熟路榜样,当其看到地上的垃圾时,就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将垃圾捡起放入垃圾桶。此外,在与学生沟通时,班主任需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说一些不好的网络用语、粗话等,避免学生有样学样,使得这些不好的语言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5]。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级管理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也是一份特别艰巨的任务。因此,小学班级管理者应寻找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开展本班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断提高其沟通能力,将沟通艺术运用于班级管理中去,从而为学生创造优越的成长环境,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淑.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9):110-111.

[2]李丹丹.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才智,2015(27):8-11.

[3]王增英,曲继续.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44.

[4]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52.

[5]廖丽民.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46.endprint

猜你喜欢

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师生的沟通艺术研究
浅谈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沟通艺术的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