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惰性及引导措施

2017-10-25肖梦倚黄敏曾思澄邹欣芝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学生干部惰性

肖梦倚 黄敏 曾思澄 邹欣芝

[摘要]团学组织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中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其作为学生中的先锋团队,肩负着服务于同学、服务于学校学院工作的重任,是加强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主力军。而目前高校的生力军多为“90”后,其思想上比较独立且相对自我并且崇尚追求个性,过度执着于自我的发展与实现,在想法上比较活跃但不成熟,情感丰富但缺乏自制力。工作、学习上普遍存在着三分钟热度、责任心缺失等问题。随着繁重工作的开展,最终出现工作开展不及时,分配任务完成质量不佳等现象,逐渐形成工作上的惰性。而这种惰性的风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团学组织的工作顺利开展,更有甚者,会在学生之间产生负面的影响。针对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存在的这些问题,及时引导纠正,保证团学组织的职能发挥和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管理。

[关键词]团学组织;学生干部;惰性;引导措施

引言

在高校,团学组织全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该组织培养的学生干部是高校工作中,辅助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主干力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提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多变性、复杂性和突发性,在当今新形势下,高校团学工作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在任职后期,工作激情退减、工作质量较差、工作出现拖沓等现象,严重影响团学组织的管理。为健全团学组织的管理机制,需要及时解决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养成的惰性问题,加以正面引导、制定奖惩措施。保证整个团学组织高效、高质的运作。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团学组织学生干部队伍。

一、高校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工作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已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团学组织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案,建立了一系列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工作制度和教育管理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团学组织学生干部。随着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网络信息化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工作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及工作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今大学生的需求,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许多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任职期间出现做事虎头蛇尾的现象,上任前期开展工作十分积极,主动性强。但随着工作开展和课业增多,到了工作后期,出现接到上级任务后就直接转接给下一届学生的现象,且并无继续跟进该任务的相关进度。出现一问三不知,推脱责任,具体问题无人解决的不良现象,影响团学组织整体工作进程和荣誉获得。

(二)换届过程中常出现工作交接不细致,材料递交不完全的现象。新上任的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多采用按部就班工作模式,缺乏自我思考、创新性和有效应对能力。

(三)每一任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上任,都会面临指导老师重新培养工作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常常出现与指导老师沟通不当,产生换届过程中的短暂阵痛期。且新上任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团队理念不高,补位意识较差,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默契配合。

二、高校团学组织学生干部惰性养成的原因

(一)兴趣为主导,责任心缺失

现在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多为90后的学生,思想开放且独立,个性张扬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换届时部分学生干部凭兴趣竞聘上岗,未考虑岗位应该承担的责任。导致工作出现三分钟热度现象,任职不久就开始形成工作惰性,开展工作随性而缺乏纪律性和责任心。

(二)理想与现实的误差判断

许多团学组织学生干部抱着综合提升自我素质的动机加入团学组织,但如果指导老师的观念不改变,管理过分严格,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干部不断重复同样的工作,无法真正进行思考,打消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久而久之,学生干部会对理想的工作状态和现在无意义的工作任务赶到迷茫,开始厌倦繁琐而没有任何提升的工作,进而出现工作上的惰性。

(三)功利性强,缺乏团队意识

有少数团学组织学生干部把担任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岗位作为显示自己优越感的舞台,感觉自己有着令人羡慕的光环感。也有一些学生干部只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评奖评优的荣誉,而缺乏团队意识。在老师面前总是表现很积极,但实际开展工作时却拖沓任务,将任务分配下去就不再予以关注。此种工作态度将会影响其他学生干部的工作情绪,造成学生团学组织工作开展效率低,不严谨的一种错觉,影响整个学生团学组织工作的开展。

(四)学业与工作之间的平衡

参加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势必出现开展工作时间和学业上冲突的状况,需要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合理调配自己的时间,保证学业的同时,做好团学组织工作。许多同学无法平衡学业和工作,导致最终团学工作半途而废,造成团学工作交接脱节,影响整个团队的纪律性和工作节奏,对团学组织工作的开展造成不良后果。

三、改善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工作惰性

(一)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团学组织机构,清楚划分职务、明确岗位职责职能。制定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从任职至离职阶段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同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实行奖惩透明公开化管理,对团学组织学生干部违纪、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实行严惩;对干部有突出贡献的实行奖励,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表彰。同时采用“竞争上岗、任期聘用”的方式,提高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竞争意识,清楚认识自我,勇于挑战。

(二)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团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所擅长的侧重点不一样。避免出现过度使用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干部,造成整个组织学生干部工作心理的不平衡。团学指导老师应该综合考虑任务难度和干部素质,根据干部特点对应分配工作内容,并及时总结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合理调整任务分工。提升团队综合实力,实现团队高效率运作。

(三)团学组织建设专业化

为保证分团委学生会工作高效顺利进行,需加强组织內部专业化管理、针对性组织学生干部进行软件学习、文案编写、新闻采集和活动组织方式等实践培训。提升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思路的清晰度和工作能力,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工作研讨会”,总结反思团学组织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外院、外校开展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交流会,借鉴并学习其他优秀团学组织的工作制度和理念。建立专业化的团学组织学生干部队伍。

四、总结

高校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和学生活动开展的主力军,将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潮流和生活方式。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中大多数有着坚定的意志、鲜明的立场、明确的追求,并拥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并渴望通过团学组织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但许多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决断的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较弱,工作开展没有创新性。并且学生工作繁琐且耗时耗力,采用按部就班开展工作的方式,会导致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出现工作上的疲倦期,工作开始拖沓,责任心退减,逐渐形成工作上的惰性。惰性风气一旦大面积养成,将影响团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团学组织在学生中的负面形象。因此针对团学组织学生干部惰性这一严重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管理机制,健全奖惩制度,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交流学习,拓宽眼界,树立模范带头作用。了解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优劣势,知人善用、着力培养可发展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建立一支充满生机和战斗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保证高校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桂杉杉)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干部惰性
离散分布对惰性基弥散燃料传热的影响研究
无机惰性介质对面粉爆炸的抑制效果与机理
列举法的惰性——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新定义集合篇)
运动多枯燥 惰性需克服
刺破天空的“忍者飞镖”——美军神秘的新型惰性制导武器
基于惰性基质燃料PWR嬗变技术研究
谈高职院校中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