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研究

2017-10-25王广秀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特点影响因素

王广秀

[摘要]英语是大学的重要学习科目之一,也是学生在日后生活中的重要技能之一,调节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对英语教学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概述了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大學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调节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特点;影响因素;调节对策

群体心理气氛影响着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教师要针对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特点,注重在教育中调节群体心理气氛,从而缓和英语课堂的气氛,推动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主要特点

群体心理气氛也可以称为心理气氛,是指制约群体内人们共同活动和个性发展顺利与否的全部心理条件,是群体内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群体心理气氛能调节群体成员的活动,并使群体具有某种特色。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情感需求,并注重好自身语言的感染作用,创造出积极和谐的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推动学生外语的学习。

(一)情绪性

情绪性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常见群体心理气氛之一,它主要是由学生因为某种因素而形成的情感体验最终汇聚而成。情绪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在另一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感官评判。例如,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型”教学模式,仅仅将书本上的知识一字不漏地复读给学生,课上的内容就无法最大化的激起学生的主观兴趣,学生的情绪性就会表现在尤为激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表现为消极怠慢,课堂效率就无法提升。

(二)动态性和稳定性

动态性和稳定性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另一常见群体心理气氛之一。动态性是相对于整个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变化来说,动态性指的是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变化性。教师授课方式、课堂活动的组织等都会对动态性造成重要的影响。相对来说,当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时,课堂群体心理气氛受到的影响会更大。稳定性是相对于学生的主管认识来说的,稳定性指的是学生对某个课程的认识所造成的心理气氛。如果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认识越深,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上就会更加认真,学生的心理气氛也就会趋向于和谐稳定。

(三)多样性

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多样性是同样是相对于整个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变化过程来说的,多样性是指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具有和谐、紧张、沉闷等多种气氛。例如,当教师进行提问时,英语水平优秀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较强,心理气氛就表现为轻松、积极,而那些英文能力较弱,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较低时,心理气氛就表现为紧张和沉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从不理解到理解,心理气氛就会从紧张到轻松,课堂的心理气氛就表现为多样性。

二、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英语基础能力

虽然英语教育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长,但是相对来说,我国学生的英文水平依然较低。而且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专注的仅仅是如何进行考试,而不是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特别是听说的能力相对薄弱。在教师授课时,依然有很多学生表示并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英语授课,并一再要求教师使用中文进行解释。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差,上课时就不能够及时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群体心理气氛就趋向于紧张和消极。

(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

学生自己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很少有同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英语学习的途径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师要求做的笔记和课本知识,不擅长寻找其他学习途径和学习材料,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的意识。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合作,不懂得如何去互助学习,团结合作意识差,对自己英语的学习状况和水平也缺乏评价和评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极其容易导致课堂群体心理气氛沉闷,很多学生由于心理原因,上课一言不发,回答问题战战兢兢。

(三)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是灌输知识。很多大学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是一味地将教材一字不差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在他们眼里就像是一只容器,知识就像是水一样,被源源不断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根本不考虑是否会溢出,也不考虑容器本身的承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案的设计都是以教师作为教学重点,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性,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这种“灌输型”教学模式也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经常感到无聊,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达不到期望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群体心理就表现为沉闷。

三、大学英语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调节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想创造积极、和谐、友好的课堂群体心理气氛,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相互了解和互相关心。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包括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在课堂上,一个了解学生的教师一定能够获得学生的关注,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定能够提出学生关心的话题从而赢得学生的热爱。而当一个学生热爱他的教师,也一定会认真学习这名教师的课程。通过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群体心理气氛,彻底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整个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准确地给出指导建议。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占主导地位,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的空间。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改变为“学生学,教师帮”的自主式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去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鼓励学生多思考探索,学生之间多交流讨论,适时给出一些提示,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学生通往正确答案的道路上指出一个方向而不是把学生直接送到目的地。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沉闷气氛。

(三)创设情境,增强学习动力

在英语教学中,情景设计非常重要,而要组成一个良好的情景,就需要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通过三、四个人为一个小组的方式进行互动讨论或者情景演练,学生能够轻松突破英语学习的难点。例如,要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情景模拟对话训练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能让学生敢于说英语、乐于说英语。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语言文化氛围,创造一个口语交流的有利条件。另外,教师也要开始从中文教学到全英文教学慢慢过度,让学生适应口语教学,提高听说能力。其次,最重要的是采取一些集中性的口语训练,第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口语中出现频率高的话题,让学生提前回去准备一下,第二天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行组成小组用英文对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同学间对于不熟悉的字句和表达可以相互沟通借鉴,教师也进行适当地指导,也要与同学们进行一定的交流,了解同学们的口语中的问题,再总结出该话题经常涉及到的词汇、语句以及一些地道的习惯用语,进而与同学运用所总结的内容进行对话,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对于一些口语较差的同学,教师应多鼓励引导,给他们信心,不要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家庭类、少儿类的美剧、英剧、电影给学生,例如,老友记、摩登家庭、辛普森一家等等,再让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剧中的十分钟左右的场景,轮流进行表演,学生自己选择剧本、自己安排角色、自己学习口语发音技巧和地道口语,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帮助,纠正发音问题、连读问题以及语气问题等,这样,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增加了学习口语的乐趣,也实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自学能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抵触感也会逐渐消失,有利于积极和谐的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出现。

随着新教育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大学英语课堂中群体心理气氛对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消极等问题,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合理的情景,推动英语课堂形成一个积极和谐的群体心理气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能力和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责任编辑:封丽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堂特点影响因素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平时成绩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探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式主题演讲的有效性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中内容教学法的反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