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7-10-25吴燕飞叶祥明程瑞动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23期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吴燕飞 叶祥明 程瑞动

[摘要] 目的 研究和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康复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病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方式,治疗3、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治疗3、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評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分别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各项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ASIA;FIM;BBS

[中图分类号] R6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23-00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40 cases of spinal cord injury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were given individualize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After 3 and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ASIA sensation, exercise and FIM scores, BI, and BBS scores of Berg balance scal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for all patients. Results The ASIA sensation, exercise and FIM score, BI and BBS score of Berg balance scales in 40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fter 3 and 6 months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 The ASIA sensation, exercise and FIM score, BI and BBS score of Berg balance scales in the 40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various func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daily lif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SIA; FIM; BBS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创伤,常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1]。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手术、药物、中医针灸及基因治疗等在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均取得一定效果,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2-4],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近年来许多康复疗法己广泛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中,研究证实,康复治疗有利于减轻或阻止继发损伤、保留和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且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负担[5-6]。本研究旨在探讨和研究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病例,受伤时间在30 d 内,符合SCI 神经功能分类国际标准第6版对SCI 的诊断,均经X线、CT或MRI的影像学诊断确诊,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言语、认知功能正常,具有一定理解和沟通能力,可配合检查和治疗。脊髓损伤患者ASIA 残损分级为A~D级,入院前未接受过系统康复训练。排除意识障碍、严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者及排除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76岁,平均(36.9±5.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所致32例,高空坠落5例,脊髓血管病2例,其他如病毒感染1例。损伤部位:T1~T10 19例,T11~L2 13例,L2水平以下4例,C8水平以上4例。ASIA 分级:完全22例,不完全18例。endprint

1.2 方法

包括变换体位及良肢位训练、利用电动起立床的早期起立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呼吸及排痰训练、肌力维持及增强训练、翻身训练、牵伸训练、垫上移动训练、坐位训练、转移训练、轮椅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每周6 d,连续治疗6个月。其程序为入院后取良肢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被动关节活动——垫上训练——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坐到站立平衡训练——站立到行走训练——步行及上下阶梯训练。另外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膀胱训练和排便训练穿插在整个康复进程中,指导陪护帮助患者训练。作业训练主要围绕脊髓关联的上肢、手功能恢复性训练,侧重于日常功能训练。上述训练1~2 次/d,每次15~20 min,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康复效果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法及功能独立性(FIM)进行评定。ASIA分为运动和感觉两部分。根据脊髓损伤程度和运动感觉分为5级:A级:完全性瘫痪;B级:无运动功能,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5存在感觉功能;C级:损伤平面以下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3级;D级:损伤平面以下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3级;E级:感觉运动功能正常。FIM评分(最高分128分,最低分18分)[6]。应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7]。应用Berg平衡量表评分标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该量表包含14个项目,满分56分,低于40分表明有跌倒的危险性,评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8]。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康复训练后所有患者的运动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1结果显示,治疗3、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治疗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分别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0例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礙[9]。脊髓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创伤。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常见并发症,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治疗不当可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功能障碍,对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严重伤害。脊髓损伤是外伤或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脊髓的结构、功能损害,表现出大小便失禁、截瘫、四肢瘫痪等反射异常症状,同时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0-11]。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原发性损害发生在急性脊髓损伤当时,由直接作用于脊髓的机械暴力,如剪切、撕裂及挫裂等,造成脊髓的即刻性细胞死亡。继发性损害发生在原发损伤之后数分钟,由于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致继发性细胞死亡[12-13]。

脊髓损伤后患者出现截瘫,而截瘫常引起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重建,改善生存质量是脊髓损伤的治疗目的[14-18]。

脊髓损伤后尽早进行按摩,关节被动运动和康复训练,可达到舒筋和松解关节,防止肌萎缩、足下垂,增强肌力及刺激脊髓神经后支而刺激损伤段脊髓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神经、肌肉和关节功能丧失,预防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并发症。运动疗法由卧床、轮椅、站立和行走四个阶段组成,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旨在改善四肢、腰背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19-20];作业训练侧重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目的是巩固前期肢体训练效果,同时增加肢体灵活度[21-23];朱颖等[24]将12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2周内)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各60例,分别在训练开始前和训练3个月后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和BI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证实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并发症,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脊髓损伤后患者本体感觉丧失,失去各个关节位置的反馈功能,从而失去站立平衡的能力,在佩戴下肢功能支具后,通过康复训练利用对视觉平衡或前庭平衡功能的再训练,达到站立平衡功能的重建,使步行训练成为可能。张勇等[5]将60例脊髓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30 例,均在术后2周出院,门诊随访至研究结束;早期康复组(B 组)30例,均在术后1周内转康复科开始康复治疗。A 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较B组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 组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早期康复训练能够降低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各项功能的恢复。田玉红[18]将78 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脊髓损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MA、ADL 和 Sheikh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证实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本组40例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接受康复训练,结果显示,治疗3、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BS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治疗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BS评分分别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黄勇[7]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说明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励建安,徐光旭. 实用脊髓损伤康复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

[2] 刘奕,徐贞杰,潘科,等. 应用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系统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2013,42(2):545-549.

[3] 沈敏,方栋,顾秋燕,等.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3):249-250.

[4] 夏彬,李亚丽,刘合玉. 31例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5):82-83.

[5] 张勇,宋宇锋,赵斌. 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26(2):26-27.

[6] 陈江华,王成云.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1):46-47.

[7] 黄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6):39-41.

[8] 侯永辉.规范多元化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4(20):314-316.

[9] 程先宽,孙岚,王征美. 脊髓损伤中医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850-851.

[10] 陈昱甫.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思路构建[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143-144.

[11] 于洋.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47-248.

[12] 吴映华,蔡颖,周莉,等. 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0):1581-1584.

[13] 勾丽洁,许世奇,刘旭东,等.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34(2):313-314.

[14] 王金玲,白田雨,王欣.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69.

[15] 王欣刚,官霞,郭青川. 针灸对腰段以上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12):1180-1183.

[16] 张军卫,孙天胜,海涌,等.早期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时间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2):115-121.

[17] 杨勇,骆艳红,曾本强,等. 骨科-康复科治疗单元模式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692-2694.

[18] 田玉红. 多元素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功能的疗效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2016,37(4):58-59.

[19] 张鸿萍.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209-210.

[20] 谢财忠.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C].第一屆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中国会议,2009.

[21] 刘春蓉,林娟,李勇强,等. 10例老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2014,28(12):1046-1047.

[22] 乔娜.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9:1345-1347.

[23] 庄焕霞,王彬.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19):90-91.

[24] 朱颖,陈延玲.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3):1203-1204.

(收稿日期:2017-06-23)endprint

猜你喜欢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日间康复训练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
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