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安桥西古村榨房

2017-10-24李广彦

中华手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菜油榨油出油率

李广彦

我国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每条河流如千手观音的玉臂,拥抱着锦绣江山。如果说长104千米、流域面积1199平方千米的渔洋河是其中一只妖娆多姿的“玉臂”,那么宜昌市聂家河镇就是“玉臂”上的一颗明珠。河畔有座吊桥名叫“永安”,桥东是古镇,桥西是深山幽藏着古村老屋。

渔洋河把两岸冲击成平坦田畈,古井山泉,水流稻田,油菜花香,榨房飘香……聂家河的“全国环境优美镇”荣誉名副其实。

这是一个农耕文化浓厚、地域特色突出、原生态留存较好的山乡。游人如果夏天来此,不但能听到浪花的欢歌,坐在车上都能嗅到榨油的清香。

吃过晚饭,家庭主妇收拾妥当后,会在锅中间点上一盏桐油灯,祭赵王爷,祈福年年吃得饱、穿得好……这是古人生活的一个片段。

人类最早一直食用动物油,直到榨油技术诞生,才开始食用素油。素油出现,大约始于汉代的“柰油”。柰是果木,也称“花红”和“沙果”,但并非真正的油。《天中记》提到,早时的索油是从“乌臼”中提炼出来的,但榨出的油还不能食用。

芝麻油是最早的索用食油,但也常作照明燃料。汉时,芝麻已有大量生产,但榨油技术并无文字记载。至明代,植物提取的索油品种日益增多。《天工开物》记有榨取各种菜籽油的方法。清代《调鼎集.油论》记载:“菜油取其浓,麻油取其香,做菜须兼用之。豆油、菜油入水煮过,名日‘熟油。以之做菜,不损脾胃,埋地窖更妙。”

在聂家河镇聂家河村,有一座老榨房,看上去不起眼,但却有着百年历史。这里保留着当地最原始的植物榨油技艺,炒、碾、蒸、踩饼、上榨、打锤、出油,七道工序皆由手工完成,榨出来的油清亮、味正,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菜籽油的营养。但这样的老榨房,在今天已难觅踪迹。

聂家河村人工榨油工艺流程较复杂。头天把菜籽炒熟,次日把炒好的菜籽碾成粉末后用木甑放人小锅蒸熟,然后踩成饼,再将饼错落排放,装进榨油槽,一个菜油饼上十斤,榨一次要用近百个。夏天里,三五个掌锤师傅赤裸脊背,腰系毛巾,握着油锤吆喝着,仿佛晨钟暮鼓般撞着。油槽的“进桩”在3米多长撞杆的重重撞击下,把菜油饼挤成渣,两袋烟的功夫,榨槽下方的小孔溢出琥珀色清油,香喷喷的菜油就这样炼成了。

宜昌市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中,聂家河传统榨油工艺入选其中。黄传志是聂家河传统榨油工艺的代表性传人,已经八十出头的他,是方圆百里最老的榨匠。他从14岁开始榨油,是榨房的老前辈。过去每到菜籽丰收的季节,他每天都会累得直不起腰。但现在,选择传统方式榨油的农民少了,一年就只用干十来天的活。儿子媳妇都住城里,他的手艺已近失传。

“我打了8年的锤,才升为大师傅。”黄传志指着另一位瘦削的伙计说。这是他的弟弟黄传坤,比他小7岁,曾经当过会计和教师。下岗后跟着他学榨油,一晃也是30多年了。

“当大师傅就要掌握全盘技术,手指一拈就知道粉子蒸好没。差火候黏不成饼子,蒸过了则降低出油率。”黄传志说,按照榨油的经验,100斤菜籽可以出35斤菜油。但这个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年份,菜籽的出油率并不同,“阳光好、水分足的菜籽通常出油率更高。”

黄传志去过长阳磨市、猇亭古老背等地榨油,每次都是东家包吃包住,工资从最初的八毛钱,涨到一元,五元,十元。“现在干一天的工钱是一百元。”

过去有很多农民会榨桐梓油、蓖麻油、棉籽油。传统榨油油质清亮、纯正,低温榨油营养保留完整,但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艺。现在村里榨匠只有十几人,基本年过半百,每位老榨匠只要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就会散发出菜籽油香。推开老榨坊虚掩着的门,咯吱聲萦绕心房。传统榨油方法理应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曾经有人想拆除老榨坊,但都被老榨匠们拦住。时移世易,村里人各奔他乡,而老榨匠希望这门技艺能代代传承下去。endprint

猜你喜欢

菜油榨油出油率
油樟叶不同生长期出油率的分析
柠檬植株4个部位精油出油率比较分析
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籽油的研究
纤维素酶结合碱性蛋白酶提高冷榨大豆出油率的工艺优化
菜油维持近弱远强格局
土榨油并非越“土”越健康
土榨油是否越“土”越健康
一担菜油
365个被菜油浸香的日子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