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罐与热敷治疗骨科卧床患者腰背痛的比较研究

2017-10-23张秦娥赖震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26期
关键词:腰背痛比较研究

张秦娥 赖震

[摘要] 目的 觀察拔罐疗法、热敷疗法治疗骨科卧床患者腰背痛的疗效差异。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2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骨科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干预组予拔罐疗法治疗,两次治疗间隔1 d;对照组予热敷疗法治疗,两次治疗间隔1 d,两组疗程均为2周。研究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合格病例分别为102和106例,采用两组疗效情况、VAS评分、SF-36评分以及安全性指标评估结果。结果 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VAS评分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周及干预后第4周两组间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组内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4周,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F-36评分除情感功能和社会职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共纳入受试者230例,试验结束时共脱落22例,最终完成208例。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任何重大不良事件的报告。 结论 拔罐治疗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腰背痛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且中短期疗效明显优于热敷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科卧床患者;腰背痛;拔罐疗法;热敷疗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26-0130-04

Comparative study on cupping therapy and hot compress therapy on low back pain in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bedridden

Zhang Qin'e Lai Zhe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upping therapy and hot compress therapy on low back pain in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bedridde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230 cases of orthopedic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conforming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in 115 patients,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upping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interval was 1 da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ot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interval was 1 day.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2 weeks. After the study, the eligible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02 and 106 cases respectively, the curative effects, VAS score, SF-36 score and safety indices of two group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2nd week and the fourth week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0.0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2 week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4 weeks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 In addition to the emotion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the SF-36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after intervention(P<0.05).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230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test ended a total of 22 cases fell off,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208 cases. Throughout the trial, there was not have any significant adverse events. Conclusion Cupping treatment for low back pain in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bedridden has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high safety, and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hot compress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lumbar back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endprint

[Key words] Orthopedic bed patient; Low back pain; Cupping therapy; Hot compress therapy; Comparative study

腰背痛(low back pain)是因背部及与背部有关的下肢疼痛(位于胸7至骶1及臀部)症状所导致的不适,表现为酸、麻、胀、痛及活动受限等,并且非肿瘤、骨折和感染所致[1]。其中医病名最早出自于《灵枢·五癃津液别》,内因多为肝肾亏虚,外因多为风寒湿邪[2]。2014年,我国骨科住院患者超过70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骨科住院病患数呈现持续上升趋势[3]。腰背痛是骨科卧床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4],严重影响到患者病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对于该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式,我院骨科特此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探讨拔罐疗法与热敷疗法对改善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腰背痛症状的疗效差异,旨在为该病的护理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试验为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有腰背痛症状的骨科卧床患者246例,其中男120例,女126例,排除住院时间不足2周的患者后共纳入2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干预结束后,干预组脱落6例、剔除7例,合格病例102例;对照组脱落4例、剔除5例,合格病例106例。

干预组中男50例,女52例;年龄21~76岁,平均(58.5±13.6)岁;住院时间为14~70 d,平均(20.9±6.1)d;BMI为(21.47±1.99)kg/m2;对照组中男52例,女54例;年龄22~81岁,平均(59.3±11.0)岁;住院时间为14~61 d,平均(21.3±7.0)d;BMI为(22.00±1.28)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BMI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诊断标准:(1)腰背痛病程长,反复发作;(2)单侧或双侧腰背部疼痛,长时间卧床或劳累后加重;(3)单侧或双侧腰背部肌肉轻度压痛,腰部或腿部活动时影响明显;(4)X线或CT检查无明显脊柱异常。

1.3纳入标准

符合腰背痛诊断标准;年龄不限;单侧或双侧疼痛,且疼痛时间超过1 d;如已接受过相关治疗,需经历30 d的洗脱期;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腰背痛,如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肿瘤、手术创面等;妊娠期、哺乳期或月经期妇女;不耐受拔罐和热敷疗法、不能坚持完成治疗疗程者以及中途转院者;预定施术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纳入后未按试验方案所规定的护理措施实施者;纳入后合并使用其他疗法或药物治疗者;未完成试验而中途退出者;依从性差、未按嘱托进行治疗者;收回知情同意书者。

1.5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病床上进行治疗,注意拉好帘子,保护患者隐私。干预组:患者根据自身疾病特点选择俯卧或侧卧于病床上,双臂置于身体两侧或体前,充分暴露腰背部。使用止血钳挟住干棉球裹紧,沾95%酒精点燃后,在火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速将罐子罩在应拔的部位,使罐体吸住。拔罐部位:先从位于背部后正中线的督脉大椎穴开始,采用闪罐法由上向下拔至腰俞穴,然后从足太阳膀胱经于背部的两条分支由上而下拔,途径膏肓、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等穴位。操作时注意火罐口温度,一旦发现温度过高即更换另一火罐,火把火焰不可过旺,以免吸附力过大造成患者痛苦。操作持续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进而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目的,切勿留罐时间过长致皮肤受损。对照组:患者体位及暴露部位同前。采用加热的消毒毛巾热敷疼痛部位,毛巾温度以患者不感觉过烫为度,每隔5 min更换一次热毛巾,整体时间控制在15 min左右。两组治疗均为每2天1次,疗程均为2周。

1.6 疗效评估

1.6.1 疗效评价 在干预后2周对两组疗效情况进行评价。参照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进行设定[6]:治愈: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不影响正常工作和活动;显效:偶感疼痛,不影响轻度正常工作和活动;有效:有一些改善,但仍有疼痛,影响日常工作;无效:疼痛未见好转,甚则加重,无法进行日常工作,影响生活。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2 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VAS量表[7]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的疼痛进行评价。

1.6.3 生活质量评价 在干预后2周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参照健康调查简表SF-36[8]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8个指标。每个指标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越好。

1.6.4 安全性評价 观察两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有无皮肤过敏、破损等不良反应发生。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分析。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两组疗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在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结束干预后2周)时测量两组的VAS评分,两组VAS评分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及干预后4周两组VAS评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组内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4周,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endprint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除社会功能外,其余各项评分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SF-36量表除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外,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安全性比较

本次研究共纳入骨科卧床患者230例,试验结束时共脱落22例,最终完成208例。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任何重大不良事件。

3 讨论

3.1 拔罐疗法

拔罐属于中医护理范畴,目前在临床中涉及到拔罐护理操作的科室也越来越多[9]。拔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古称“角法”[10],是指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以杯罐(竹罐、玻璃罐等)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从而吸附于身体一定部位,使之产生局部淤血现象,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气血,祛邪扶正的功效[11]。拔罐疗法凭借简便廉效等特点,近年来获得了广大患者的欢迎[12]。拔罐的功效包括祛湿散寒、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清热、调节阴阳、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等多种作用,治疗范围已经涉及到内外妇儿多科室的多种疾病[13-15]。现代研究表明,拔罐时产生的负压会让局部软组织充血,毛细血管擴张,进而形成局部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的状态,能够促进皮肤血供,提升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增强血管壁通透性以及细胞吞噬的能力,促使纤维蛋白溶解,故加速炎症吸收[16,17]。此外,还拔罐具有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以提高痛阈,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18]。拔罐临床运用广泛,但目前尚无关于骨科卧床患者方面的临床报道。本试验采用较为严格的临床试验方案,进一步验证拔罐疗法在治疗腰背痛方面的临床疗效。

3.2 结果分析

本试验中两组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提示拔罐疗法的疗效优于热敷疗法(P<0.001);两组VAS评分情况比较提示拔罐疗法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热敷疗法(P<0.001),组内比较结果提示两种疗法对腰背痛均有一定疗效,虽然两组干预后2周与4周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从两组组间比较可以看出拔罐疗法的短、中期疗效较热敷疗法更为稳定(P<0.001);两组SF-36评分中,除情感功能和社会职能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拔罐疗法较热敷疗法更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上结果验证了拔罐疗法确为治疗骨科卧床患者腰背痛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而且,以往的研究报告表明拔罐治疗腰背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9,20]。

3.3 不足与展望

本试验的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骨科病房的卧床患者,是单中心试验,结果可能缺乏足够代表性,建议在将来开展多中心的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此外,本试验采用的疗效评价标准均以主观评价为主,缺乏客观指标的佐证,未来开展的试验应纳入更多的客观性评价指标。

综上,拔罐疗法对骨科卧床患者腰背痛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症状,且中短期疗效明显优于热敷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雪文,潘玮华,丁晓华,等. 改进移动患者方法预防ICU护士职业腰背痛发生[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51-453.

[2] 邵兵华. 电针配合易筋经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体育学院,2015.

[3]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年中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511/358675.html,2015-11-28.

[4] 卜国森,杨丽,木胡牙提,等.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12):1482-1490.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

[6] Macnab I. 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erve-root involvement in sixty-eight patients[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1,53(5):891-903.

[7] Fairbank JC,Pynsent PB.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J]. Spine,2000,25(22):2940-2952.

[8] 欧凤荣,刘扬,刘丹,等. SF-36量表在疾病生命质量谱构建中应用[J].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213-1221.

[9] 刘倩. 中医护理学教学改革浅析[J]. 光明中医,2017,32(1):147-148.

[10] 孙海舒. 《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

[11] 王迪. 艾灸结合拔罐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12] 周煜. 不同中医外治技法治疗静止期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

[13] 曾科,王建伟,洪珏. 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英文)[J]. 针灸推拿医学,2016,14(4):300-304.

[14] 李冬波,范波鸥. 温针灸联合叩刺拔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7,49(2):135-137.

[15] 赵文树,黄洪伟,赵文麟. 拔罐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评价[J]. 现代中医临床,2017,24(1):27-29.

[16] 崔帅,崔瑾. 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12,37(6):506-510.

[17] 洪寿海,刘阳阳,郭义. 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2,32(2):261-263.

[18] 刘婧,黎厶嘉,易光强. 刺络法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3):445-447.

[19] 高树中. 拔罐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的研制体会与说明[A]. 中国针灸学会,2009:4.

[20] 张玉萍.牵引与针刺拔罐理疗治疗腰痛症51例[J]. 中国社区医师,2012,(20):227.

(收稿日期:2017-06-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腰背痛比较研究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实习前护生腰背痛认知现状及知识需求调查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某部战士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分级治疗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