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文本阅读中融入情感教育初探
2017-10-23贾贝琴
贾贝琴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情感化英语教学也就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设法为学生创造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或利用两种对立情感的可转换性,努力变否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为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7-011-1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进而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科学知识和人文信息的过程。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情感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情感教育是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新编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包括的题材广泛,既有人物传记、环境保护等人文类文章,又有科技、航天、地理、医学等社科类文章。这些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对其他国家的了解,而且还会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
一、通过阅读生活类文章,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例如,7A中,Unit 1 This is me!, Unit 2 Lets play sports!,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7B中,Unit 2 Neighbours9A Unit 1 Know yourself等。笔者在进行这类文本的教学时,都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语言输出。比如在教7B Unit 2Neighbours这个单元的阅读课时,学生读到了文本中邻居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美好场景。于是,在阅读中,我会让学生反复思考几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neighbours? What kind of neighbours do you want to have? What should you do as a good neighbour?这些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邻里关系,学做一个热心邻居,最后,我会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写一个小型的报告。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恰当地融入了情感教育。
二、通过阅读自然类文章,让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环保问题是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问题,是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这类文章在教材中出现的很多。例如,8年级上册5至8单元分别出现了以下主题:Wild animals, Birdwatching, Seasons和Natural disasters.这些文本的设置,都是让学生从小就要学着去关爱自然和生态平衡,学会保护环境。笔者在教授8年级下册Unit 8A green world Reading時,在课堂用美丽的瑞士风光的视频进行了导入,让学生思考:Why is Switzerland so clean?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了解这个国家为了环保所采取的措施,再问学生:Is it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并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学生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环保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撞击,他们也想让自己生活的环境像Switzerland一样美丽干净,激发了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激情。
三、通过讲授人物传记类文章,因地制宜地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的栋梁,因此学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会自主去学习探究,才会有人生的奋斗目标。阅读名人传记能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从而磨练意志并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中人物传记类文章主要出现在9年级,例如,篮球运动员Spud Webb(9A Unit 4 Growing up), 音乐家Tan Dun(9A Unit 5 Art world),好莱坞演员Audrey Hepburn(9A Unit 7 Films),宇航员Neil Armstrong(9B Unit 2 Great people)。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的这些人物传记体文章所涉及的人物基本上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在学习之前基本已通过其他渠道,如电影、电视或其他课程对该人物有所了解,因此,在阅读前的导入阶段,教师可巧妙地设置情景,利用提问或课件等形式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网络中的“源知识”,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并在短时间内引导他们进入积极的阅读状态,进而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进行阅读。
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较为详尽地了解相关人物的形象和生平事迹等,让他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人物的立体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如分析语篇、评价人物,使他们通过分析、讨论和评价文中的人物,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深层理解能力
在讲授这些文章的同时,教师应注意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确指出这些伟人所必须的品质,如clever, generous, kind, modest, hardworking, brave, confident, never give up等,使学生明白: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他们必须时刻牢记“No pain, no gain”,并随时为之做好准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也创造了对其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契机。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鲜活的,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教材文本内容,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这种渗透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有文化,有品德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0).
[2]张学仪.试论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原则和策略.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2).
[3]章兼中.外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