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不求甚解”与“熟读精思”矛盾统一性

2017-10-22孙婷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

孙婷

摘 要:陶渊明“不求甚解”与朱熹“熟读精思”的学习观有明显区别,对现代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产生的作用与效果不同。但不能说两者就是绝对矛盾水火不容的,这两种学习方法都切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两种学习方法相互融合能指导学生实用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不求甚解 熟读精思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25-01

历年来古人对于学习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传统学习方法中孔子的“四结合法”,孟子的“自求”、“自得”法,司马迁“考察法”,韩愈的“勾要提玄法”,欧阳修的“记字日诵法”,徐霞客的“游历法”等等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其中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朱熹的“熟读精思”学习方法影响深远,学者对其褒贬不一。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二十韵》:“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首都师范大学鲁洪生教授《“不求甚解”误人子弟》:“不求甚解,误人子弟。”但也有学者认为“不求甚解”是好的学习方法,清朝吴楚材编选《古文观止》时还曾在“好读书,不求甚解”后面用小字加了一条评语:“是为善于读书者。”我国古今教育家、文学家也重视熟读。王守仁强调“但贵精熟”,夏丐尊说:“读得熟了,才能发现本篇和前后的照应,才能和别篇作种种比较。”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法对陶渊明“不求甚解”法与朱熹“熟读精思”法进行比较研究,解答两者之间是否矛盾,梳理两种学习方法之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1 “不求甚解”与“熟读精思”异同

1.1 異中有同

1.1.1积极主动的学习观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中后人大多关注“不求甚解”却忽略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是“不求甚解”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好”字,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有“好”才有“发言权”, “不求甚解”是为了“有会意”这一目标。所以陶渊明强调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消极怠慢。朱熹“熟读精思”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不断深入探究,“熟读”与“精思”相结合,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观。

1.1.2 由浅入深的学习观

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重积累,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可能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的掌握都是面面俱到的,这也不符合学生实际学情。“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好读书”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不求甚解”的高度。“熟读精思”学习方法更是注重知识的积累,对文章的理解落实到一字一句,学生需认真踏实的积累课内和课外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融会贯通,达到“精思”的学习目标。

1.1.3 实用有效的学习观

“不求甚解”的大量阅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扩展了视野。广泛的阅读积累增加语感的积淀,量的积累促进质的提高。因此,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来讲,有必要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

朱熹指出:“读得通贯后,义理自出”[1]P155,而熟读的目的又是为了精思,“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1]P153,就是说要反复思考、把握文章的脉络和贯通处。那么,如何“精思”呢?他提出:“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2]也就是说经过“无疑—有疑—解疑”这一过程,才能达到“精思”的效果,促进学生不断体会感知。

1.2 同中有异

陶渊明“不求甚解”学习方法主张偏重于获得整体感知,不追求过度的理解。哲学上讲究“度”,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求甚解”是在学生“精读”了,掌握了基本原理和精髓之后,再去“泛读”,增加见识,起到巩固的作用。熟读精思强调学思结合,整体感知后,深思熟虑,抓住重点,提炼主旨,深入分析。

陶渊明“不求甚解”学习方法具有“整体性”,读书时不死抠一字一句,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具有“灵活性”,林语堂曾说过:什么叫真正的读书呢?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不求甚解”恰恰就表现了陶渊明的“灵活”读书方式,自己判断哪些问题不需“甚解”,给自己足够的自由阅读空间。还具有“层次性”,在读书中,“寻言”—“得意”—“忘言”是一个辩正的体会过程。从“寻言”入手,“辨名析理”;“得意”熟读过后的豁然“贯通”,在某一瞬与作者的灵魂契合;“忘言”是“得意”后的精神超越的结果,层层深入,最后学习方法愈为成熟。

朱熹“熟读精思”学习方法具有“反复性”,强调反复读书,把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具有“具体性”,朱熹说:“后生辈诵书,须是量力,不要贪多,仍需反复熟读,时时温习是要法耳。”(读书法卷三页十七)。还具有“专一性”,朱熹说,:“读书不精深,也只是不会专一仔细。”(语类卷十一页十一)“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语类卷十一页十三)强调读书时应集中注意力,仔细思考,深入钻研某一问题,不能依据的随心而论。

2 “不求甚解”与“熟读精思”是否矛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3]。不求甚解注重的是在有限的学习阅读时间内,实现阅读量的扩张,阅读速度的提升。其“阶段目标”里,从第二学段开始“学习略读”,要求“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开始“学习浏览”,要求“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这些条文都渗透着“不求甚解”学习法。学习过程中也需“熟读精思”,领会书中的意义,学生要以自身原有的经验与新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概括、综合、归纳。要善问、深思,鼓励求异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3 结语

陶渊明“不求甚解”学习方法和朱熹“熟读精思”学习方法特点与侧重点虽不同,但是都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相互融合运用于学习中带来了实践性的效果。但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师生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课内与课外如何结合,怎样防止走极端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期望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两种学习方法中的统一性,区分哪些知识是要求落实的、确证的,哪些是允许发挥的、创造的;哪些必须甚解,哪些可以“不求甚解”。

参考文献:

[1]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M].长沙:岳麓书社,1997.

[2]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四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6:P1549.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