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拓展和创新档案公共服务
2017-10-21陈嘉水
陈嘉水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档案为公共服务是档案部门工作的重点。本文就县级档案公共服务的现状、档案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谈一些体会和设想。
【关键词】县级档案公共服务;现状;拓展与创新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档案公共服务越来越受到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密切关注。创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档案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档案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档案公共服务功能,创新档案公共服务机制,改进档案公共服务手段等成了工作的重点。下面就县级档案公共服务的现状、县级档案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谈一些体会和设想。
一、县级档案公共服务的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传统影响,我国档案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时间比欧洲一些国家晚七八十年。改革开放使档案走出神秘的库房,拉近了档案与老百姓的距离。以弥渡县档案馆为例,三年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六十至八十年代,在集体企业工作过的正式员工或国家修筑公路、国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招聘过的正式工作人员,可以参加社保,以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当时档案馆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比大街上还热闹。我们八点到单位已有查工龄、查转正定级表等等的人围在档案馆,十一点半下班了,还有人不停地来。两年间来查阅档案的人共四千多人次、调档大约4570卷次、复印27412页。使两千多人顺利参加社保。档案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遗憾的是,还有一些人员因年代久远、档案不全或档案未交到档案馆而无法查找等等原因,错失了这次机会。比如当年参加“三线民兵”的一千多人,因找不到当时的招聘名单、工资花名册等材料而未能参加社保,享受不到惠民政策。
目前档案馆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机关衙门”和“机要重地”的思想尚未根除,缺乏公共性的现代服务理念。服务手段陈旧、服务平台落后、服务资源不足、档案信息化建设迟缓等多种因素,造成档案馆还未完全融入社会、走进大众。这样既不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也不利于档案馆自身的发展。几年前,有一位在医疗服务站做B超的医务人员,来查阅有关长期接触超声波、辐射人员补贴问题的资料,看到我们还在用手工检索查阅有关档案时,大惑不解地说,我以为在电脑上一下就能找出来了。但我们科室人员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查阅,最终都没找到相关材料。
总体上讲,档案馆馆藏档案数量不足。馆藏结构单一。虽然档案馆实体档案增加了很多,馆藏资源日趋丰富,但还有许多应进馆的档案还在外面。馆藏档案的种类有文书、会计、专业、照片、声像、实物等诸多门类和载体。但反映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居多,反映民族文化、区域特色的档案过少,纸质档案居多,重复件过多。照片、录音、录像、电子等新型载体档案过少,不到馆藏量的百分之一。没有形成一个合理清晰的馆藏结构体系。需要加强档案实体及其管理工作。构建一个资源优化、现代科学的馆藏机构体系,增强档案公共服务的能力。
另外档案馆对一些行业和新领域的档案管理滞后,几乎是一片空白,更别提为新兴行业、领域提供档案服务。比如现货白银等。
二、县级档案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
就县级档案馆而言,由于馆藏档案资源有限,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档案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可以从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来谈。
近期目标,从以下几点谈谈档案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
(一)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丰富馆藏内容。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必须要以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档案资源作为支撑。加大应进馆档案接收征集的力度和范围。在接收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的同时,可接收征集一些反映本地区历史、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档案。还有艺术家、企业家、劳动模范等名人档案。使馆藏档案应有尽有。
(二)加大档案开放鉴定的力度。档案的开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是综合档案馆开展档案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档案开放的过程是档案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以前档案工作人员受重保管轻利用、重保密轻开放的思想束缚,而且档案开放鉴定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档案开放鉴定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应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成立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专门负责,制定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细则,确定开放鉴定工作的方法、程序和步骤,利用统一的业务标准,科学有序的指导该项工作。同时将档案内容进行考察分析,决定今后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的范围和层次。将馆藏档案开放鉴定确定为日常工作,分批次进行馆藏档案开放鉴定。
(三)强化档案编研工作。档案编研是档案利用工作的较高形式,是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便于档案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由于档案编研工作开展起来周期长、见效慢,只有增加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才能为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撰写出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实用性强、易于传播的编研作品;开发出有深度、有趣味性、时代性、休闲性、和有文化品位的编研作品。可以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农业、计生、民政、土地、财政、科协等问题,编纂出具有公益性、法规性、服务性的档案材料,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加强档案馆现行公开文件利用中心的工作。档案馆现行公开文件利用中心,是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已公开的现行文件服务。我所在的县级档案馆只收集到40个单位的现行公开文件,数量太少。需要提高各机关单位对现行公开文件利用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本单位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做好对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向档案馆移交的工作。明确移送原则、移送的部门、移送文件的范围。指定领导分管,明确具体负责的移送人员。档案馆指定负责接收文件的科室和人员,健全相关制度,做好相关文件的接收、整理、数字化处理等工作。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利用中心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五)发挥档案馆展厅在档案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近几年来,许多地方都新建了縣级档案馆,档案馆可以根据各地的历史、民俗文化、地方特色布置展厅。以馆藏特色档案为基础,经过必要的整理、编纂,形成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服务文化事业和群众生活。不仅可以依靠档案部门自身的力量,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招引专家学者加盟,共同開发出源源不断的档案文化产品。材料上可以是文字材料、图片、书画、音像等作品。还可以把档案馆展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展览教育功能,社会课堂功能。以档案史实展示当地的历史面貌和辉煌成就,作为人们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窗口。对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把档案馆展厅建成辐射周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展览中心、收藏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文化的区域性公共开放中心。
三、远景目标,从以下方面拓展和创新档案公共服务能力
县级档案部门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方式上应用灵活多样的现代信息技术,融计算机管理服务、缩微技术服务、光盘存储服务、现代通信网络服务、公共信息网络服务、视听传播服务为一体。建立网络宣传、信息上网发布、异地信息查询、E-mail服务等多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内容上,提供档案宣传和指导。介绍本馆机构设置,档案工作规范,档案利用制度,档案馆指南,宣传馆藏档案。公布已数字化的公开档案信息目录,使用户足不出户便可随时随地浏览网上各类档案信息和声音、图像等。发布档案编研成果。介绍与馆藏档案相关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情况,体现档案馆的历史文化特性。建立网上咨询系统,利用现代化科技完善自身的工作与服务,帮助利用者查找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为用户提供深层次、多样化服务。设立档案论坛,供用户和档案工作者进行交流和发表个人思想观点。
四、结语
总之,通过档案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把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程度、国力的强盛,用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档案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把档案馆建成一个文化性、多功能性、开放性、标志性和适度超前性的综合性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