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2017-10-21金彦彤
金彦彤
【摘 要】语文课程在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增加文化知识储量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在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储量以及培养学生必要的职业能力素质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课程中部分教师片面过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析,忽视了与职业岗位需求的结合,影响了职业教育特点的体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对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进行改革是发展的客观需求。下文对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其各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均应体现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中语文教学是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人文素养的体现有着很大的影响,但部分教师目前的课程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计和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在未来的发展中,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应当在加强文化知识讲析的过程中融入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实现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培养作用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语文课的定位必然与初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育有巨大区别,除去知识学习的基础特点外,应该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审美及品格塑造方面进行提升。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很多院校以“专业办学”定位为由,大幅消减语文课,对其在育人的作用上忽之略过。故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应当得到重视及体现,开齐上好语文课程,并在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知识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真正提升职业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借助听、说、读、写等方式来完成语文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都会得到提升,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分析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因此,在高职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之下优化语文课程教学,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
二、职业背景之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应当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将其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职业能力培养目的的背景之下,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及教学计划应当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增强就业竞争力。这就要求高职语文任教教师多与专业课程任教教师进行交流,对该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语文相关知识需求进行了解,从而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及基础文化知识的针对性。
(二)优化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形式及内容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中,其课程的进行相对稳定,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对课时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划分,规律性的完成教学活动,但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背景之下,语文课程教学需适应不同专业的就业需求,而不同专业在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安排存在差异,因此当前的语文课程教学能否根据专业实践安排进行调整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当前的高职语文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授课形式上能否结合专业教学特点进行一些改变,如把课堂搬到实训场所,结合实训过程进行教学,这也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中多思考、多尝试,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思维定势,真正实现高职语文课程的优化。
(三)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对高职语文课程模式
在高職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专业及综合文化素养,以满足未来职业岗位中对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职业语文教育的课程模式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再设计,在设计中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课程模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分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塑造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同时兼顾学科知识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强化口语表达能力和基础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结语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不仅是学生基础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学生文字表达以及语言交流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从教人员要重视在职业能力培养基础下的语文课程改革,借助系统性和针对性兼具的语文课程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陆根,杨西彬.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语言文学研究,2009(18).
[2]湛杰.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高尔夫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曹俊明.“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