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7-10-21牛红英
牛红英
【摘 要】数学是重要的学科,学习数学对学生的逻辑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许多问题也可以利用数学来解决。而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石,但目前仍有教学质量差,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否有效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基础教学 有效性教学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加上小学也是学习数学的开端和基础阶段,此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比较低,认知和思维逻辑能力不足,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逐渐摒弃了“满堂灌”“一言堂”,越来越注重师生互动。所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出发,“对症下药”,来对当前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一番改进。
一、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学习阶段,小学生的心智和理解能力还比较低,不能完全吸收和汲取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而且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从而产生挫败感,失去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课堂情境之中,帮助学生理解得更加全面深入。例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部分,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相互提问加减乘除法相关问题,或小组之间进行抢答比赛,实行奖惩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游戏中加深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成果。再如可以运用情境联系创设的方法,通过故事将数学公式或原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节中理解数学知识和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活跃发展。
二、组织动手操作,培养思维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好动和好奇心理,让学生动手操作,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亲自实践胜过一次又一次地讲解。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角的部分时,教师可以先画出几个角,学生用多个小角的测量知道每个小角的顶点都聚在一个点上,就是半圆量角工具的中心,通过亲自操作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更快更好地明白量角器的用法和原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实践操作进行时,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從玩引导到学习中去,让他们认真观察,指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思维发散。更重要的是要在动手操作结束后,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归纳,并让他们将怎样操作的以及最后产生的结果讲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
三、精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容易分心,能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的时间比较少,超过一定的时间会感觉到疲惫倦怠,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依旧按照原本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产生抵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理解接受的能力,并以此为根据來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设置。教师应该在数学教材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和设计,精简教学内容,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突出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调节数学的科学严谨性和学生的天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也应该摒弃传统的逻辑思维,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将“一言堂”变为思维迸发的课堂。
四、公正有效评价,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公正且有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的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潜力,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提问来使评价发挥效用,优化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在提问过程中对学习基础落后或者较为自卑的学生进行鼓励和作出正面肯定的评价,更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教师做出评价时应该注意:一是评价的做出要公正客观,是非分明,对学生的错误不要做出极端性评价,而是要引导其改正错误并对其中的闪光之处和创新点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评价的语言要丰富,既要具有准确性,精准地对每个学生做出不同的表扬或批评,不能千篇一律。还要具备幽默和生动性,通过语言的艺术,打破课堂的枯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体现在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数学的基础——小学数学,当前情况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且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课堂,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至关重要。所以提升教学有效性要将新课程所传达的理念作为指导,改变传统教条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丰富数学的教学方法,精化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布莫打洛.浅析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J].教育研究学刊,2016(10).
[2]易翠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