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017-10-21张飞豹

魅力中国 2017年40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电力工程自动化

张飞豹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电力补偿技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和光互连技术的应用更是体现了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的广泛。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工程自动监督与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势必会促进我国各行业的共同进步。了解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对我国整体的电力工程事业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最早起源于18世纪末期,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电力供应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然覆盖了社会电力系统工作的各个环节,为现代电力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现如今,中国正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电力企业更应该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对这一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推广,以此提高技术水平,保障电力企业的长远进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自动化技术概述

作为现代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自动化技术融入了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表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自动化技术在综合环境中的应用,使自动化技术逐渐渗透到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不断优化行业运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应用效益。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发展和应用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自动化技术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特点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的控制和监督领域内都致力于提供最为专业的服务,其专业性可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不会对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②自动化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各行业的工作能力和运行效率,使整个行业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同时保证整体运行环境的质量水平。

③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在自动化环境内对各项信息的优化,以最准确的运行方式来控制信息的變动,确保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的可靠性,这也是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应用中表现出的最为积极的特点。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其应用中有如下特点:

其一,技术涵盖广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运行时,需要结合许多不同的技术,而這些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大多受到广泛的应用。

其二,操作程序复杂繁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根基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操作复杂,程序繁琐。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场所、不同行业乃至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别,对各种硬件、软件进行区分设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更多的知识面。

其三,对电子技术的过度依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现其收集数据、信号等资料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运算处理和命令执行时的功能,都依赖于电子技术[3]。

三、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现在,我国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并不完善,只有一点点的不断取得进步才行。从系统内部来说,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各部门可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完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要能够把数据采集和配电系统等整合成完善的体系[4]。让电力系统的设计范围更广,让远程化技术的应用得以实现。缩短设计周期,方便设计工作,减少后期进行扩展的难度。在能源生产与使用上,电力系统应采用集约型的运行方式,采用分布式的发电系统。这是因为我国的能源消耗是巨大的,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全国各地,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电能,这就要求了发电系统需要更加高效。

同时,需要电力工程产业朝着能源节约型去发展。分布式的发电系统不仅可以让发电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能源的浪费,而且还可以做到调动更加灵活,运输更加方便,可以让部分偏远地区、能源薄弱的地区也能得到足够的电能供给,从而,解决偏远地区用户用电难的问题,带动偏远地区的工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

四、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将电网用户数据、在线离线数据、电网结构等信息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在相关设备正常运转状态下的监控、维护和管理。

1、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中将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进行连接,形成多向多站的信息网络,并且将数字通信、智能控制以及计算机设备等集成一体化的综合性技术。目前典型的现场总线有CAN、LONWORKS、HART、PROFIBUS等。这种技术通过相关设备和传感器,将电流、电阻等信息参数传递到主机上,工作人员根据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最终将指令发送到控制设备上。近年来通过对35KV级变电站等一系列的自动化改造表明,现场总线技术在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安装、维护等方面表现突出,同时给予用户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让用户自主选择设备品牌,市场潜力巨大。

2、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采集单一信号和三相电容器,三相互补。采用这种补偿方式对于主要用电为单相负荷的用户,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过补或者欠补,而且该补偿技术没有考虑到电压的平衡关系,且一般不具备配电检测的功能。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通过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补偿与快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传统技术单纯固定补偿的缺陷,能够较好的适应负载变化。并且采用先进的投切开关、科学的电压限制条件等技术模式,实现电容器投切的智能控制,提高补偿精度,同时具备缺相保护功能。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对电力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电力生产所承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渐凸显。在电气工程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下,提升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监控水平成为电力生产和运营管理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行业急需加快发展步伐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时要更多地考量电力生产和控制实情,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在功能设计和应用操作层面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将电力工程的电气自动化监控水平推往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刘磊,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 信息化建设,2010(12):322

[2]王傲楠.浅析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0):185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电力工程自动化
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应用研究
浅议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