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犹看春闺梦里人

2017-10-21胥向阳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身韵古典舞

胥向阳

摘要:《春闺梦》这个女子古典独舞是由戏曲舞蹈和中国古典舞身韵相结合创作出来的一个舞蹈。这个舞蹈在创作编排上吸收了戏曲中“青衣”这一角色特征,动作技巧、舞姿形态,舞蹈形式和音乐服饰上都根据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为标准,在舞蹈动作中,舞者用气息带动者每一个动作,灵活运用手臂和身体使每一个肢体动作都一直保持着“圆”。体现了古典舞最终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戏曲舞蹈;古典舞;身韵

一、《春闺梦》作品简介和人物形象分析

(一)作品简介。

《春闺梦》是由兰州军区的战斗文工团选送。是由著名作曲家马俊老师作曲、著名编导咚睿睿老师编创、和一个我很喜欢的舞蹈家秦熙表演的一个古典舞作品,这个舞蹈作品曾经参加过很多舞蹈专业的比赛.该舞蹈作品吸收了戏曲中“青衣”这一角色特征,在动作技巧、舞姿形态与音乐服饰上以古典舞“形、神、劲、律”为基础,为我们展现了一位由于被当时的封建制度压抑长时间处于深闺的少女,面对外面世界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走出家门,面对繁华的市井表现出对一切未知事物的好奇,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了意中人,心里小鹿乱撞既高兴又害羞的复杂心理。通过演员的生活化的动作表现出古代大家闺秀羞涩,内敛,但又不失俏皮的舞蹈特色,摆脱了戏剧中舞蹈的运用,是与古典舞身韵的相互结合,用现代的手法进行编创,充满了新颖。舞者不仅用细腻的肢体语言和古典舞的律动,还加上高难度的技术技巧以及形神兼备的表演使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世界,不仅舞姿优美人物个性明显,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也是紧紧地围绕着真实的感情世界,舞蹈中我们看到运用,四维转,并腿转,旁腿转等技巧,表现出女子的灵巧的身姿和动人的姿态,运用古典舞中的射燕等动作表现出女子灵巧的身姿。借助舞蹈者夸张俏皮的表情吸引观众的目光,让观众更加感同身的感受这个舞蹈的精髓,体会到作者创作这个舞蹈当时的心境。

(二)人物动作与形象分析。

《春闺梦》这个舞蹈采用典型戏曲化的服装,音乐,彩妆等,巧妙的融合在古典舞里。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个性鲜明、天真浪漫的少女形象。从一开始便随着强烈的鼓点响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位大约十七八岁的类似于“青衣”的女性舞者身穿代表活力的黄绿色青衣、头戴鲜艳的包头头饰、拖着长辫、背立而向。在京胡、二胡这种戏曲音乐里随着音乐的强弱,舞者随着呼吸优美的提沉着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尖。女子时而灵巧起手挑开门帘向外张望,时而自然地转身而退,然后音乐变得欢快,舞者伴随着鼓点一段快速的花梆步绕场,表现出面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第一次走出家门的兴奋,配上舞者灵动好奇的双眸,偶尔用双手撩开帘子好奇的向外面张望,当看到自己心爱的事物时高兴的在胸前拍手,随着情绪起伏脚下的步子也随即加快减弱,或是高兴地手舞足蹈或是好奇地瞪大眼睛,少女边看边乐,对新生事物的喜爱溢于言表,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舞者此时的心情。突然一声京剧里最具有代表的”咿呀“之声响了起来,舞者上一秒还在面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中,瞬间惊醒过来胸前按掌定点而立,好奇懵懂的眼神四处张望着,面对美好事物慢慢露出了微笑......此时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句诗句来形容是最为不过的了,舞者的情思透过眼神、姿态不自然间便如同细雨绵绵渗透到观众脑海之中,使观众对于一个情窦初开懵懵懂懂却又充满好奇的少女形象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使得人物的塑造更加完整。

二、《春闺梦》中展现身韵的“形”“神”“劲”“律”

(一)“形”在舞蹈中的展现。

“形”,就是外在的一种动作、姿态、体态。一个动作到另一个动作的变化,一个体态到另外一个体态的连接。“形”就是一种很直观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一种过程或者形态。他作为艺术的传播和变话体现了形象艺术的审美性。《春闺梦》的舞蹈中每一个动作都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变化,手臂和肢体一直都是保持着“圆”的样子。

(二)“神”在舞蹈中的展现。

“神”,泛指精神、气质、韵律。在古典舞中,舞台上舞者展示的动作、神态只有能够掌握了”神韵”才能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神韵”可以简单概括为3个字,分别是:”心“、”意“、”气”,“心里没有情感变化,身上跳的再优美也没有想看的欲望”还记得我的启蒙老师对我说过这句话,至今让我犹记在心。

《春闺梦》中处处都展示出了古典舞特有的“神韵美”。开场的“圆场步”遵循了中国古典舞中的“欲放先收”在急促的音乐中一气呵成的游走到舞台中央。走出闺房,看到外面大千世界运用,倒踢紫荆冠、探海翻身、卧鱼、旋转等舞姿技巧。巧妙的将戏曲舞蹈和中国古典舞身韵相结合,眼神的“聚、散、凝、合、收”将一个妙龄少女对大千世界的无限憧憬以及遇到心上人后娇羞却又迫不及待的心情展现得活灵活现。

(三)“劲”在舞蹈中的展现。

“劲”这个字从头到尾都贯穿在舞蹈动作中。《春闺梦》运行节奏是四分之二。首先音乐由弱开始动作也是很小的,手臂的起伏、身体的晃动和内在的气息都是慢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渐加强,等走出了家门好奇的起手挑开门帘向外张望,时而自然地转身而退,这时音乐就变得很欢快,舞者伴隨着鼓点一段快速的花梆步绕场,随着音乐在高潮部分动作幅度渐渐加大.此时的整个舞台被调动,舞者的动作在一度空间、二度空间和三度空间之间运用,跳跃式与停滞式相结合,展现出欢快、活波的景象。。

(四)“律”在舞蹈中的展现。

“律”看似简单的一个字,却包含了不同的2层意义。1是在活动中依照的规律,2是在舞蹈中动作的律动性。舞蹈中动作和动作之间地联系必须要“顺”。这“顺”就是“正律”,仿佛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但也有“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的反律,“正律”和“反律”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观念

[2]杨小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2011

[3]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

[4]陈居业.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解析

[5]隆荫培,徐而充.舞蹈艺术概论

[6]梁松涛.《十字固基本动作》 2015

[7]张静.《谈舞蹈的表演艺术》 2011

[8]浅谈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 道客巴巴

[9]张懿.《舞蹈表演的情感特质分析》 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韵古典舞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古典舞教学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典舞传统与现代的共识美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
谈古典舞教学中身韵与神韵的重要性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性、训练性、运用性的价值
古典舞“身韵”教学中“示范教学”的必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