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语文教学
2017-10-21居马力·吐尔都西
居马力·吐尔都西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承载着着中国文化的璀璨特色,很值得继承与发扬光大。因此,探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方法
在整个文化体系中,传统文化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语文作为交流的重要工作,是文化的核心载体。通过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又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经了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难度,在中华儿女的传承过程中也受到了阻碍。我们应将当今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最佳的方法。
1.教师方面。
有些教师们只是想着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熏陶学生的情感。教师在语文教学课程之前进行备课时,仅仅按照高考考试大纲来总结考试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将学生的考试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教师给学生安排背诵文言文和诗词的任务,这是的教学过程非常死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使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文言文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个人教学素养比较低。因为一些高中语文教师自身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无法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以至于这些语文教师只能借助单一的教学辅助工具书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讲解,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使学生学习文言文及古诗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2.学生方面。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以及古诗词的过程中并不能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学生们的高考科目众多,他们的学业压力非常大,这样的现状导致学生更加抵触学习更深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体会文章中更深刻的情感,只是单纯的想着如何在考试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除了学生们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具有功利性之外,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非常大的惰性。虽然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文言文以及古诗词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课堂外,有很多的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书来帮助学生解决难以理解的问题。但是,这些工具书的出现,导致学生过于依赖这些工具书,使学生不能对文言文以及古诗词产生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加上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比较低,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文化底蕴以及加深情感交流。
二、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所变化。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文的题解、注释、分析、比较和师生讨论等方式把课文理解的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挖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如:教学《屈原列传》时要让学生明确全文中的议论部分寄托着的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司马迁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之前,这些人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通过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受作者在叙述史实中饱含着的强烈的爱憎感情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进取精神和改革现实的积极意义。
三、借助教材中的古诗文,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文,然而古诗文却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文化具体表现如下:古人的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饮食文化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意蕴挖掘出来,探索古诗文背后所蕴藏的感情。另外,教师还要特别重视读者这一群体,细细领略作品中的文字,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们以屈原的《离骚》这篇课文的讲解为例子,本篇课文表达了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学习完本篇课文之后,学生要了解到《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写作手法。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要将本篇课文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都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
四、渗透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可行策略
高中语文老师在其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对语文课文中的每一篇文章中多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进行深入挖掘,将课堂中的讲课重心从其它方面转移到传统文化观念、文章中的文学底蕴以及对文化的教育方面上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展示每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应该让学生们探求更深层次的从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民族的心理、公众的价值观念以及公众的思维方式上不断探求的文化观点。关于韩愈的《师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例子,语文教师讲到韩愈的《师说》,教师可以从《师说》中提出的疑问作为此节课的入手点,从而使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从《师说》中提炼出的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学生应该从师求学的原则,进而让学生们学习到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又比如语文教师在关于司马迁的《鸿门宴》的教育教学中,课堂的开始教师们可以从《鸿门宴》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作为入手点,通过介绍《鸿门宴》中各个人物以及各个人物的相关历史,进而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内在涵义的具体感受,让学生们体会到审美情感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