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10-21王风旭

魅力中国 2017年40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王风旭

摘要: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的中小学生的想法也随之不断变化发展。小学教育不能一成不变,应当不断适应小学生的发展变化。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因此对于整个教育而言小学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创新教育的概念在近几年来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小学创新教育亦不断被提起。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教育中的实际教学案例来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笔者的相关意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

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传统小学教育的问题也愈发明显。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所以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在实际小学语文教育课堂中,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小学生的兴趣入手并且要注意小学生的道德培养。

一、将小学生的兴趣与知识进行科学结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先培养小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小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教学目标从三个方面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现在所注重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小学生只有将知识与技能掌握牢固后才能在创新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方面,小学生一定要掌握基础的字、词、句、段。只有将语文的基础夯实,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就会更加快速高效。

(一)多种方法激发兴趣

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常人相较,小学生的注意时间短。有了这样的规律发现,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难度就更高了。老师可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先声夺人来达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例如在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7课《小蝌蚪找妈妈》。在开课导入的时候,笔者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谁能告诉老师小蝌蚪的样子?”这时学生便会积极作答,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描述能力来表现小蝌蚪的样子。这时候笔者便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提问:“那同学们见过長大的小蝌蚪吗?小蝌蚪长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通过课堂与自然联系的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的调动起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兴起的兴趣进一步地指导小学生深入思考。这样的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而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这种课堂进行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励学生引起兴趣

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教师按照承认的思维来预想学生的答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奇思妙想,甚至与老师的课堂设计大相径庭。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或者质疑,教师切不可按照主观想法打击学生。否则这样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0课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兔子在接下来还会来吗?农夫能继续收获到兔子吗?”有的学生说:“可以的,或许农夫幸运呢。”这就体现教师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提出:“对啊,农夫或许会收获一只兔子,或许什么也收获不到。我们为什么不劝劝农夫将宝贵的时间用在耕种上,不要浪费时间在可能等不到的兔子身上。”面对学生不按常理出牌的回答,教师应当将此作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契机,切不可一味责骂。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容易,但是破坏却很简单。作为教育人士,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的兴趣与知识适当的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主观能动性就是提高小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小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参与课堂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启迪,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

与成人相较,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存在一个巨大的缺点。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薄弱,而且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例如在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这篇课文就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在讲到这样的课文时,教师要适时的传达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没有道德的创新能力对于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可怕的,未知的。所以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要尽量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三、打破传统模式,大胆实践教改

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作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向交流过程。(1)教师要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更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感兴趣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同时,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根据需要适当加以拔高引深或降低难度等等。(2)提问要有新颖性和多面性,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尤其是注意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使“一言堂””变为“群言堂”。(3)开放教学空间,要适时地运用一些电教器材,增加学生创新质疑的情趣。

当今国际局势变化多端,国家软实力也是国际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国际地位的高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今这个社会,创新人才奇缺。创新人才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通过一代一代的教育人探索科学的原理,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输在起跑线上,要从小学开始抓起。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耐心研究,掌握科学的方法并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