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平移和旋转教学浅析

2017-10-21李永红

魅力中国 2017年40期
关键词:对应点图形运动

李永红

平移和旋转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接触最初步的几何知识。二年级开始学习,一直到六年级都有类似内容。要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由于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找不到适当的教学方法,往往取不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应用经验。

最初步教学中,我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火车、观光电梯、风扇葉片、飞机螺旋桨运动的观察。使平移和旋转现象再现,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观察感知,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如:在引入“平移和旋转”时,出示四幅平移和旋转运动图片,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来演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而对不同的运动方式加以区分,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初步了解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紧接着有学生先想象再用手势演示,在头脑中构建起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然后判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这里我试从生活入手,出示身边的常见现象,(如:转门的旋转,车门的开关,方向盘的转动。)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引起浓厚兴趣。

这里我将书本例题中的钟摆图加入进来,不演示,直接让学生寻找,学生发现时针分针的运动是旋转,然后演示钟摆,部分学生认为是平移,我做了个简单的演示,使学生在演示中明白:旋转是围绕着一个点或一根轴做圆周运动,钟摆的摆动其实是圆周运动的一部分。最后安排了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的认识。创设情景,揭示特征。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创设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在故事中,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对应点,并得出“物体在平移时,各部分移动的距离是相同的”。借助课件演示,学生在轻松地故事中很快得出了结论,这为数平移情况或是画平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数和画的环节中,因为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很快归纳出:先在原图找点,再在平移后的图形中找对应点,接着数一数这组对应点中间隔多少距离。在画图时,更加容易的发现了绘画的技巧:先找点,再移点,最后将平移后的点连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材中给我们展示“游乐场”情境,但农村孩子并不一定有到过游乐园,亲身体验过。对有些玩具压根就不知道,不好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态的卷帘门、推拉窗、时钟、陀螺的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画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学生会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平移距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为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于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学生是很难想到只要去数某个部分移动的格数就可以了。为让学生主动学习,我创设“乖兔兔搬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移一移数出平移的格数,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假如不能动手移怎么办”让学生合作探究,最后交流验证总结出“找对应点”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探究的方法。我想这样上也许能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为了能让学生更清晰、准确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概念,有时我还分四步层层加深感知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一看:引导观察乖兔兔平移,发现在平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什么不变,从而找到平移的本质特点:“位置变化了,但本身的方向没变。”二动:放手让学生利用文具盒创造平移运动,然后同学用动作自由表演平移和旋转。三辩:观看“游乐场”各种器材的运动方式。四找: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平移和旋转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头、脑、手、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境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和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对平移、旋转有较深刻的理解。在学习平移距离时设计了“利用方格纸数平移格数”这些操作性强的活动环节,让学生深刻地建立起平移和旋转的数学表象,从而真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动”起来。

在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一环节中,深入的思考怎样学生才能很好的掌握画法。由于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很多孩子学习这个内容有难度。要画平移图形,也是先找到对应的点和线,画出点或线后,再画出整个图形。虽然学生在集体练习时都能较好的回答出平移的方法,正确数出方格数,但是通过测试,我发现平移仍然是难点。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如果课堂上能够提一些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说说准备画的想法,或者教师画一步学生跟一步。也许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

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示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能够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加深理解。这也是一个办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做一个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在班内汇报表演。

平移与旋转教学中,平移多少格总是难点,不易突破。先让学生观察,看题中的图形移动了多少格,然后由学生汇报结果,汇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观点,通过让学生发表观点,互相辩论后,最终得出: 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格,只需数图形上某个点移动了多少格。因此辩论能加深孩子们的理。平移距离是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为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对于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学生是很难想到只要去数某个部分移动的格数就可以了。让学生动手移一移数出平移的格数,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假如不能动手移怎么办?”让学生合作探究——最后交流验证总结出“找对应点”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探究的方法。我想这样上也许能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在最后教学画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这一环节中,由于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很多孩子学习这个内容有难度。要画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也是先找到对应的点和线,画出点或线后,再画出整个图形。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应点图形运动
三点定形找对应点
以“点”为核 感悟本质
“一定一找”话旋转
不正经运动范
比较大小有诀窍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