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电视美食真人秀节目的分析
2017-10-21胡雅倩
摘要:近几年,有关美食节目越来越多的和明星挂钩,比如《十二道锋味》、《星厨驾到》等,《中餐厅》首次把美食和投资商业交汇在一起的,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推广中华美食为己任,融美食、明星经营、合伙体验为一体,展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本文以该节目为例,通过对节目的传播内容、传播媒体、传播受众等几个方面进行传播学解读,展现该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中餐厅;美食真人秀;传播内容;传播媒体
一、节目传播内容分析
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节目内容主要包括其构成要素、如何选题和如何设置几个方面[1]。
(一)节目内容构成元素。
(1)节目的参与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参与嘉宾一般具有代表性和差异性两个标准,节目通常会有目标的收视群体,节目参与嘉宾往往需要根据这个群体加以设定,在节目中代表了现实中的一类人并具有他们的典型特点。这样参与者和目标收视群体之间就会有更为紧密的联系,在认知、选择和情感投入方面会有所共鳴。
《中餐厅》节目邀请的五位嘉宾赵薇、黄晓明、张亮、周冬雨、靳梦佳年龄层次也分居70后、80后和90后,每位嘉宾涵盖了不同的目标收视群体。其中赵薇和黄晓明出道时间早,知名度和的人气值是五位嘉宾中最高的,两个人深刻的友谊为各大媒体以及粉丝们津津乐道;周冬雨凭借《七月与安生》以及早前参加综艺节目《咱们结婚把》小黄鸭的人设,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张亮在《爸爸去哪儿》高超厨艺的发挥一直是他身上的亮点;靳梦佳虽然没有其他四位嘉宾的知名度高,但是正因为如此,她的人设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神秘感,在此后的节目中,靳梦佳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成功树立了一位勤劳低调的乖乖女形象。
(2)节目事件热点。
电视真人秀节目要具备话题性,参与者、主持人、嘉宾之间往往通过互动和对话来引发话题,这些话题通常是社会热点,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中餐厅》以传播中华美食为己任。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传,异国和中餐,本就是一个充满爱的矛盾体,如何在饮食文化同样丰富的泰国打造出类拔萃的中餐、打动他乡的味蕾,如何用朴实又醇厚的中华味道宽慰异乡国人对家的想念,如何以“一带一路”为思想指引,展现“源自中国,属于世界”的核心理念,《中餐厅》这是节目的看点,也是节目的难点。
(二)节目内容选题方面。
节目组根据不同类型的目标受众进行不同的选题策划,最终产生了如今众多类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然而这些选题都具有普适性。
自2015年政府号召国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众多创业者,响应政府号召,寻求自身发展。针对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状,《中餐厅》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中餐厅》的试水经营背后,是明星们对自主创业的一种切身体验,是节目组对综艺命题的社会化考量,也是文化工作者对时代使命的一次积极回应。
(三)节目内容的设置。
(1)悬念设置。
节目的整体结构中叙事的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平铺直叙的方式也许并不适合于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只有制造悬念激发观众的好奇心,才能保证节目的看点和收视率。
在第一集中,节目中设置的悬念就十分精彩。从黄晓明和张亮打赌节目组为给多少启动资金,所住的民宿环境以及餐厅的环境的状况,到第二天早起天气下雨,有多少人来关顾餐厅,做出来的菜肴是否符合食客们的口味等情节环环相扣,以及嘉宾们面对各种情况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都十分令人好奇。
(2)冲突设置。
电视真人秀节目整个过程中都会有冲突的存在,不管是参与者之间的冲突,或是参与者与嘉宾之间的冲突,参与者与支持人之间的冲突,嘉宾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让节目更具趣味,增加节目的戏剧性,也是整个节目的活力所在。
赵薇和黄晓明是娱乐圈众所周知的好友,两人在节目中因为一些经营理念出现的不和经常通过彼此之间的互怼展现在镜头面前,节目刚开始黄晓明要拿赵薇的海报做宣传,赵薇就一脸的无奈,到后面订菜价两个人总因为20泰币相持不下,黄晓明考虑到客人赶时间就主张帮客人定几个烧的快的菜,而赵薇则认为应该尊重客人的选择,两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十分有趣。而黄晓明的节俭则在超市购物体现的淋漓尽致,什么都要挑便宜划算的,靳梦佳和周冬雨买几瓶贵的水也担心被黄晓明发现,而因为黄晓明买便宜的砂锅导致锅在张亮的做菜过程中破裂的情节,也极具看点。
二、节目传播媒体分析
(一)传统媒体分析。
1997年,湖南卫视成立,“青春·快乐”的综艺理念定位诞生。《中餐厅》秉承了湖南卫视一贯以来的精神特质:青春。节目聚集中华美食和海外美景,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异国经营体验的前提下,众人团结一心,要将中餐厅的美食呈现给国外的朋友,充满着青春的热情,喜悦和心跳。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1974年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她认为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会产生共鸣效果、积累效果和普遍效果,受众容易把大众媒体的意见当作优势意见,从而导致舆论的形成[2]。
《中餐厅》中五位嘉宾齐上《快乐大本营》,各展风采,在节目现场赵薇宣布象岛"中餐厅”的所有盈利都将捐给V爱基金,和黄晓明因为老师的VCR而感性落泪,观众纷纷为赵薇在节目中展现睿智而感性善良的一面而圈粉。这不仅为赵薇的个人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塑造机会,同时也为《中餐厅》营造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舆论氛围。
大量媒体的不同报道形成一个信息漩涡,观众不论是否出于自己的意志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触到这类信息,媒体营造的意见环境越浓观众接触的机会就越大,因此节目制造组营造了一个强势的媒介环境,形成有关于节目的舆论。
(二)网络媒体分析。
在中餐厅第六期播出后,节目的网络播放量已破14亿,位列双周综艺榜榜首,#中餐厅#话题迅速发酵,在新浪微博中累计阅读量达到11亿人次,讨论量高达98.4万人次,位居微博话题总榜单第一名。“周冬雨 黄爸爸”、“周冬雨 西红柿炒鸡蛋”的话题词迅速引发网友热议,火速登上微博热搜榜。观众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讨论当前火热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互联网上的讨论和互动实际上是是现实社会人际传播的延伸,媒体可以通过引导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目的讨论,最终增强节目的曝光率和话题性,赢得了更多的观众。endprint
同时,网站的发展也促进了节目的传播。《中餐厅》除了了湖南卫视播出外,在节目播出阶段芒果TV与腾讯视频网站上也有同步直播和观众互动。这样在双方保证下让观众的粘性增加。
三、节目传播受众分析
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研究地位一直处于上升阶段,E.卡茨在上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在"使用"媒介的时候是有特定"需求"的,在接触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满足”[3]。观众通过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观看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本文将主要从电视美食真人秀節目中的受众从心理进行具体分析。
(1)娱乐心理。赖特在很早之前就认为媒介具有提供娱乐的功能,同时指出了媒体传播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受众精神层面的需要,并不都是务实的。大众媒体的娱乐功能让如今电视上的娱乐内容占了一半以上,进入了娱乐化的时代[4]。
《中餐厅》节目制作组也抓住了受众的娱乐心理,节目的定位之一就是给观众带来快乐,让他们在紧张的生活中放松下来。总体来说,《中餐厅》的整体风格是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年轻观众可以从合伙经营海外中餐厅的明星体验中,从小岛的美丽风光到明星的日常生活,轻松地捕获到能够让他们放松下来的看点。
(2)情感共鸣。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真人秀节目想要抓住和留住观众,就要跟观众有情感上面的碰撞和交流,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并打动他们的心。
《中餐厅》除了有经营餐厅的创业趣味,以及5位合伙人相处的生活细节来打动观众,节目中满屏的美食理所当然成为最让人无法自拔的理由。
节目以传播中华民族的美食为己任,在异国他乡,无论是在外旅游的中国游客对家味道的依恋,还是外国游客对中华美食的赞不绝口,都很好地激起了观众对于食物所蕴含的人文情怀的共鸣,都深深的激发起我们对祖国的荣誉感和依恋,嘉宾们在节目中的团结一致,认真付出的正能量与观众心理上的感动和契合,也是引起观众们情感共鸣的看点。
(3)窥视与好奇心。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具有积极探索环境的需要,他们对四周的环境充满好奇心,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由于明星往往具有神秘色彩,人们渴望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
《中餐厅》节目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中的餐厅经营活动转化成为明星经营餐厅的综艺节目,十分具可看性。节目融合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并且生动地集合了中华美食元素、户外生活体验、异国开店和明星真人经营四大模块,每一个模块都会展现明星嘉宾的不同方面,使观众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全方位了解明星的衣食住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语
总的来说,《中餐厅》这档集青春、经营、体验等多重定位于一体的美食类真人秀节目,不仅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民以食为天”的饮食理念,更展示出了中国文化最质朴、最具创造力和最有吸引力的一面,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值得其他美食类真人秀节目进行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姌 我国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J].2013年6月7日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袁立本. 真人秀的狂欢文化性[J].当代传播,2007(06)
作者简介:胡雅倩(1993-),女,汉族,江西省上饶人,学生,艺术硕士,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16级专硕专业,研究方向:影视编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