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协同培养分析

2017-10-21陈艺萌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

陈艺萌

摘要:现阶段,由于协同培养能有效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其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它不仅满足了高校在实践教育资源上的需求,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基于协同培养的内涵,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协同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协同培養

前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途径。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多种因素,使得高校难以真正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协同培养可以通过整合各领域教学资源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因此本课题对于协同培养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协同培养的内涵

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就必须顺应时代变化不断转变自身培养理念,推动创业教育改革,优化培养模式。而所谓的协同培养,就是指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通过高校与其他国内外高校、当地企业、本地政府以及科研中心等机构开展积极合作,实现多因素和多环节的协同配合,从而实现校内外创业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形成具有开放性、集中性以及高效性的协同培养模式。通过协同培养方案的应用,能有效为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此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得到了较大程度地提高,从而在根本上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近些年来,协同培养模式由于自身强有力的资源整合能力,有效解决了高校目前所面临的教学资源短缺的难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其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些许问题,因此,下文要对协同培养方案进行详细分析。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协同培养方案

(一)高校协同培养。

高校应基于自身的优势学科,与其它各个高校开展积极的协同合作,通过共享师资力量、优势学科和创业基地等教学资源以及共同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实现合作,以此来激发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因素的活力,从而在高校之间建立起共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具体协同合作方案如下:第一,实现校内各优势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此来形成本校的特色学科;第二,实现与国内各大高校的协同合作,以整合和共享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如可邀请其它高校的教授在学校开办专题讲座,从而共同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实现与国外各高校的协同合作,与国际名校开展长期合作,通过相互访问教学的形式,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推动本校的人才培养以及创业教学方案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第四,鼓励学生走出去,引进来,让学生积极参加与美国、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国家地区的交换学习活动,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师生协同培养。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也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式,共同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具体协同合作方案如下:第一,利用复合教学模式,教师应增加创业课程教学中的启发式内容设置,重视科研成果,并将其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同时积极引入实际的创业案例,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第二,实施导师制度,由于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创业需求,因此针对该种情况,学校应挑选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导师,其后导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创业规划,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第三,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其中包括有创意设计大赛、模拟投资大赛、电商方案大赛以及营销方案设计比赛等等面向全社会的大型创业比赛,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创业实践教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学生能在实战中切实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校企协同培养。

高校应基于自身的优势学科,与当地企业开展长期的人才合作,以此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在实践过程中不自觉地提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具体协同合作方案如下:第一,建立创业实验室,高校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学校内部设立多个创业教育实验室,使得学生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实现无限制的全方位创业学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第二,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中特别要注重优势学科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共享企业的创业案例,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从而架构起由理论学习、实地学习以及实践提升三个部分组成的新型协同培养方案;第三,实行双导师制度,即同时设立学校导师以及企业导师,以此来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创新创业实践之间的有效衔接,并聘请知名企业家担当学校讲师,定期开展短期的创业培训课程或者专题讲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校政协同培养。

此外,高校也应与当地政府开展积极的协同合作,以此来实现共赢。具体协同合作方案如下:第一,可应用镇长团、教师挂职等方式,加强校政的合作力度,以此来创建全新的立体化校政协同模式;第二,高校可通过申报人才培训中心、研究生申报点以及实践示范中心等项目的方式,提高政府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的经费投入,从而在校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创业实践平台,既能为教师累积创业创新经验,又能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第三,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区,以为本校学生提供最为可靠的创业服务。

结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蹶而就,因此,高校必须不断转变创业教育理念,基于协同培养方案,与高校、企业以及政府等实现协作配合,以此为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满足当今国家和社会的创新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光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

[2]张锋.地方高职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

[3]郝建锋,吕文静.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32).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校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